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陳氏家譜.各地陳氏家譜大全(之三)

     岑勞詩的書齋 2015-12-24

    (上接之二)

    陳氏族譜目錄(湖南)

    7556【湖南】陳氏環山支譜十二卷
    (清)陳伯梧 陳宜人纂
    清咸豐十一年(1861)環山祠刻本 十二冊
    廣東中山圖
    注:該族散居衡山、湘潭等地。
    7557【湖南】陳氏續修族譜五卷首一卷
    (清)陳閣連 陳惟賢等修
    清光緒十八年(1892)通邑蕭樂書堂印本
    湖南圖(存卷首)
    注:該族散居岳陽、臨湘、平江等地。
    7558【湖南】陳氏族譜十卷首四卷
    (民國)陳名獻 陳天權纂
    民國二十六年(1937)木刻本 二十冊
    河北大學
    注:該族散居長沙、益陽、瀏陽、平江等地。
    7559【湖南】陳氏三修族譜十一卷首一卷
    (民國)陳成叔修
    民國五年(1916)頒川堂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卷1)
    注:該族散居漢壽、益陽。
    7560【湖南】兩湘陳氏續修族譜七卷首三卷
    (民國)陳心珞總纂
    民國十九年(1930)穎川堂石印本 十冊
    歷史所
    注:該族散居湘潭、湘鄉等地。
    7561【湖南】陳氏四修族譜
    (民國)陳名士修
    民國二十三年(1934)相堂木刻本 四十四冊
    河北大學
    注:該族散居邵陽、湘鄉、永豐等地。
    7562【湖南】長潭陳氏三修族譜十卷
    (民國)陳朝傑修 陳邦徽等編
    民國二十九年(1940)木活字本 十冊
    湖南圖
    注:該族散居長沙、湘潭等地。
    7563【湖南】長沙檀山陳氏支譜
    (明)陳萃麓等修
    明萬歷間刊本
    美國
    7564【湖南長沙】陳氏族譜十七卷首三卷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2、3,卷1-17)
    7565【湖南長沙】陳氏支譜十卷首一卷
    (清)陳啟南等修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穎川堂刻本 十冊
    中央民院
    7566【湖南長沙】穎川陳氏續修支譜四卷首一卷
    (清)陳立鸞 陳立榮等纂
    清宣統二年(1910)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2、4)
    7567【湖南長沙】湘陜陳氏七修通譜□□卷
    (民國)陳樹藩 陳家厚纂
    民國九年(1920)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卷9上、19下)
    7568【湖南長沙】陳氏五修支譜□□卷
    民國十四年(1925)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6)
    7569【湖南長沙】梅谿陳氏四修支譜十卷
    (民國)陳正綱纂修
    民國三十六年(1947)穎川堂木活字本 十八冊
    湖南圖
    7570【湖南瀏陽】虎潭陳氏族譜十九卷首三卷末四卷
    (清)陳光榮纂
    民國九年(1920)星聚堂活字本 十二冊
    湖南圖
    7571【湖南寧鄉】陳氏三修支譜十四卷
    (清)陳福安等修
    清光緒間聚星堂活字本 十四冊
    中央民院
    7572【湖南寧鄉】陳氏八修支譜□□卷
    民國三年(1914)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2)

    7573【湖南湘鄉】陳氏重修分譜十卷
    (清)陳德輝 陳盛敬匯編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奎德堂刻本
    廣東中山圖(缺卷2-5)
    7574【湖南湘潭】旗頭陳氏七修族譜十八卷
    (清)陳大枚纂修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奎煥堂刻本 十八冊
    廣東中山圖
    7575【湖南湘潭】白汑陳氏族譜十六卷
    (清)陳祖群修
    清咸豐八年(1858)木刻本 十六冊
    河北大學
    7576【湖南湘潭】中湘白汑陳氏六修族譜二十卷
    (清)陳煜纂
    清光緒二十年(1894)德星堂活字本
    北圖 河北大學
    7577【湖南湘潭】中湘白汑陳氏七修族譜二十八卷
    (民國)陳培揚纂
    民國二十一年(1932)德星堂活字本 二十八冊
    北圖 歷史所 廣東中山圖
    7578【湖南湘潭】中湘下砂陳氏族譜六卷
    (清)陳家讓 陳家桂修
    清同治四年(1865)德星堂刊本
    歷史所 南開大學
    7579【湖南湘鄉】中湘下砂陳氏族譜九卷
    (清)陳煦初纂
    清光緒三十年(1904)德星堂活字本 九冊
    歷史所
    7580【湖南湘潭】中湘陳氏三修族譜十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陳春楷編
    清同治八年(1869)德星堂活字本 十二冊
    歷史所 河北大學
    7581【湖南湘潭】陳氏泉塘富房支譜十五卷首一卷
    (清)陳崇籃等修
    清同治元年(1862)聚星堂活字本
    北圖
    7582【湖南湘潭】陳氏泉塘倫房續修支譜十六卷首一卷
    (清)陳宣祚 陳宣畯編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德星堂刻本
    北圖 廣東中山圖
    陳姓家譜目錄(湖南)(2)
    7583【湖南湘潭】中湘陳氏四修族譜十四卷
    (民國)陳澍初等纂
    民國十三年(1924)德星堂活字本 十四冊
    北圖
    7584【湖南湘潭】繼爐陳氏四修族譜十二卷:
    (民國)陳景濤纂
    民國十七年(1928)德星堂刻本粉 十二冊
    廣東中山圖
    注:陳訓首撰於清乾隆二十六年。
    7585【湖南湘潭】中湘陳氏三修族譜十六卷
    (清)陳祖意 陳祖之等纂
    清咸豐二年(1852)穎川堂活字本
    歷史所 河北大學
    7586【湖南湘潭】中湘陳氏四修族譜二十二卷
    (清)陳顯坊纂
    清光緒十一年(1885)穎川堂活字本 二十二冊
    歷史所
    7587【湖南湘潭】陳氏族譜八卷
    (清)陳天陽 陳心盛等纂
    清光緒十九年(1893)穎川堂活字本
    歷史所 河北大學
    7588【湖南湘潭】陳氏五修族譜三十卷
    (民國)陳顯墀 陳達耀纂
    民國三年(1914)穎川堂木刻本 二十八冊
    河北大學
    7589【湖南湘潭】陳氏七修族譜二十四卷首一卷
    (清)陳營甲 陳石渠總纂
    清光緒二十年(1894)紹德堂刻本
    廣東中山圖
    7590【湖南湘潭】陳氏八修族譜二十八卷
    (民國)陳鑒庭 陳鶴年纂
    民國十五年(1926)紹德星木刻本 三十冊
    北圖 河北大學
    7591【湖南湘潭】中湘陳氏族譜八卷
    (清)陳才夫等修
    清道光十年(1830)務本堂活字本 八冊
    北圖
    7592【湖南湘潭】長豐陳氏續修族譜八卷
    (清)陳秀蕃修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務本堂刻本 八冊
    廣東中山圖
    7593【湖南】湘潭長豐陳氏三修族譜 八卷
    (民國)陳秀藻 陳益壽纂
    民國二十一年(1932)務本堂刻本 八冊
    北圖 廣東中山圖
    7594【湖南湘潭】中湘陳氏支譜十八卷
    (清)陳伯巍纂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福田堂刻本 十八冊
    廣東中山圖
    注:封簽作《陳氏環山續修譜牒》,版心作《中湘
    陳氏家乘》。
    7595【湖南湘潭】中湘陳氏族譜三十二卷
    (民國)陳伯巍纂
    民國九年(1920)敦本堂刻本 三十二冊
    北圖 廣東中心圖
    7596【湖南湘潭】中湘陳氏族譜六卷
    (清)陳添寶 陳邦嶸修 陳朝儀等纂
    清光緒八年(1882)聚星堂活字本 六冊
    河北大學 湖南圖
    7597【湖南湘潭】 畬陳氏四修族譜十卷
    (清)陳觀焜 陳國鴻纂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木刻本 十冊
    河北大學
    7598【湖南湘潭】白沙陳氏必元房譜七卷首三卷
    (清)陳鎰等修
    清宣統元年(1909)木活字本
    日本 美國
    7599【湖南湘潭】陳氏六修族譜三十一卷末一卷
    (民國)陳咸韻 陳文亮纂
    民國十年(1921)雙桂堂刻本
    河北大學 廣東中山圖
    7600【湖南湘潭】太陽泉陳氏五修族譜十八卷
    (民國)陳志瑛 陳發音總纂
    民國十八年(1929)楨華堂刻本 十八冊
    廣東中山圖
    7601【湖南湘潭】東霧山陳氏六修族譜二十二卷首
    一卷末一卷
    (民國)陳福綏纂
    民國三十八年(1949)道榮堂活字本 十二冊
    歷史所
    7602【湖南湘鄉】陳氏族譜□□卷
    (清)陳楫遜 陳維漢修 陳品端纂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本
    湖南圖(存卷首)
    7603【湖南湘鄉】湖南陳氏族譜□□卷
    清嘉慶刻本
    湖南圖(存卷27、28)
    7604【湖南湘鄉】石獅江陳氏家譜六卷
    (清)陳德顯 陳在瀛纂
    清嘉慶十一年(1806)聚星堂活字本 六冊
    湖南圖
    7605【湖南湘鄉】上湘石獅江陳氏族譜十卷
    (清)陳啟睿纂
    清道光四年(1824)聚星堂木刻本 十冊
    河北大學
    7606【湖南湘鄉】上湘石獅江陳氏三修族譜十九卷
    (民國)陳門篤 陳義近纂
    民國十五年(1926)聚星堂活字本
    湖南圖(一部存卷1-3,又一部存卷1)
    7607【湖南湘鄉】陳氏五修族譜十卷
    (民國)陳善主修
    民國二年(1913)聚星堂活字本 十冊
    歷史所
    7608【湖南湘鄉】陳氏六修族譜十三卷
    (民國)陳自修 陳道一等纂修
    民國三十一年(1942)聚星堂活字本 十二冊
    歷史所
    7609【湖南湘鄉】船下橋陳氏族譜五卷首一卷
    (清)陳開典 陳開祖等修 陳南湖 陳南仲等纂
    清道光七年(1827)德星堂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1、4、5,又一部存卷首)

    陳姓家譜目錄(湖南)(3)
    7610【湖南湘鄉】上湘陳氏族譜五卷首一卷
    (清)陳義明修 陳作星 陳作典等纂
    清同治二年(1863)德星堂刻本
    湖南圖(存卷首)
    761l【湖南湘鄉】船下橋陳氏支譜四卷
    (清)陳詠笙修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德星堂刊本
    南開大學(缺卷2)
    注:譜始修於清雍正十年,此為四修。
    7612【湖南湘鄉】黃塘陳氏續修族譜十卷
    (清)陳廷柏 陳舉謙等纂
    清道光十四年(1834)介福堂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1-6)
    7613【湖南湘鄉】靈臺陳氏續譜□□卷
    清光緒十年(1884)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2、4-6)
    7614【湖南湘鄉】靈臺陳氏續譜七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陳徵堟纂
    清光緒十一年(1885)星聚堂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上)
    7615【湖南】湘鄉黃金陳氏續修族譜八卷首二卷
    (清)陳干倉纂
    清光緒十一年(1885)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上、卷2、4、7、8)
    7616【湖南湘鄉】陳氏三修支譜五卷
    (清)陳啟曉等纂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義門堂活字本 五十冊
    北圖
    7617【湖南湘鄉】上湘陳氏三修族譜五卷首二卷
    (民國)陳禮錦纂
    民國二十六年(1937)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
    7618【湖南湘鄉】陳氏四修族譜七卷
    (民國)陳梅秩纂
    民國三十七年(1948)穎川堂刻本 七冊
    北京大學
    7619【湖南衡陽】陳氏續修族譜□□卷
    (清)陳文堂 陳醴泉纂
    清道光三年(1823)活字本 一冊
    湖南圖
    7620【湖南】桂陽泗州寨陳氏宗譜三十七卷
    (民國)陳庭清 陳庭瑞等纂
    民國六年(1917)享庸堂活字本 三十七冊
    歷史所
    7621【湖南】桂陽泗洲寨陳氏續修宗譜四十一卷
    (民國)陳貽垠等纂
    民國二十六年(1937)享庸堂活字本 四十冊
    北圖
    7622【湖南邵陽】墨染里陳氏族譜二十卷
    (清)陳代修
    清光緒十年(1884)木刻本
    湖南溆浦縣檔
    7623【湖南邵陽】陳氏四修族譜十八卷
    (清)陳秉漍 陳玖德等修
    清光緒十三年(1887)穎川堂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
    7624【湖南】邵陽洞下陳氏六修宗譜□□卷
    民國三十四年(1945)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上、卷末、卷43、47)
    7625【湖南臨湘】陳氏宗譜□□卷
    (民國)陳貴安 陳文璧纂
    民國四年(1915)文崇堂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1、2)
    7626【湖南平江】義門陳氏族譜□□卷
    清同治五年(1866)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
    7627【湖南平江】義門陳氏族譜□□卷首一卷
    清光緒十三年(1887)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
    7628【湖南平江】義門陳氏族譜十二卷
    (清)陳順廷 陳德蒙纂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l)
    7629【湖南平江】朱霞陳氏二修族譜十六卷首一卷
    末一卷
    (民國)陳日新纂
    民國二十二年(1934)活字本 四冊
    湖南圖(又一部缺卷15、16)
    7630【湖南平江】義門陳氏通譜□□卷
    民國二十五年(1936)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4)
    7631【湖南資興】穎川陳氏重修族譜十卷
    (清)陳富有等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 八冊
    吉林大學
    7632【湖南江華】江邑陳氏族譜二十四卷
    民國二十三年(1934)木刻本
    湖南江華縣檔
    7633【湖南新化】陳氏復修族譜不分卷
    (清)陳代憲 陳世桂等修
    清道光四年(1824)敦本堂刻本 一冊
    湖南圖
    7634【湖南新化】陳氏續修族譜□□卷
    (清)陳令望序
    清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
    湖南圖(存一冊)
    7635【湖南新化】陳氏十三修宗譜三十一卷首三卷
    末三卷
    (清)陳明曦修 陳揚枚纂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德星堂活字本
    湖南圖(存首三卷、末三卷)
    7636【湖南新化】陳氏四俗族饞九卷
    (民國)陳順勇 陳順桌撰
    民國二十年(1931)聚星堂刻本 八冊
    廣東中山圖
    7637【湖南慈利】陳氏支譜十卷
    (清)陳炳仁修
    清光緒五年(1879)德星堂刻本 十冊
    中央民院
    7638【湖南益陽】陳氏三修族譜□□卷
    (清)陳寅修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
    7639【湖南益陽】陳氏八修支譜十四卷末一卷
    (清)陳三聘纂
    民國三年(1914)德星堂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
    7640【湖南桑植】陳氏族譜
    湖南桑植縣檔
    7641【湖南郴州】陳氏族譜不分卷
    (清)陳起孝修
    清同治三年(1864)郴州陳氏德星堂活字本
    十三冊
    北圖
    7642【湖南郴州】陳氏族譜不分卷
    清光緒十九年(1893)活字本 十二冊


    陜西勉縣黃沙鎮陳氏家譜

    陜西省勉縣黃沙鎮橋東營陳氏家譜
    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 陳明顯 、陳義元、陳桂芳三人商議新興
    十月一寒衣大節每年用邉(邊)紙六把大秀壹仟亡衣百件每家送紙十張 祀 祖 享 醋


    佟家譜序
    且古者慮帝王失其傳 於是國有史 史者所以詳世統而誌其盛衰也 慮祖先失其傳於是家有譜譜者所以序昭


    穆而正其宗派也 余遐稽往古博綜近今兒紳衿巨族皆有家譜 況我陳氏閥閱明門 克稱世家可家譜以爲繼往


    開來之垂留平然譜昔則無矣甞(嘗)考陳姓之始固周武王封舜之後於陳地子孫因以爲姓者也追昔 我 始祖


    起跡於江南廬州府合肥縣陳氏也 奉明太祖皇帝旨官鎮守禦沔縣 彼時人民稀少田地寬闊遷(遷)占其間有


    軍如陳官下者即其創治也 當起跡金陵之時 隨帶家譜留於子孫便興合陳氏認宗族通往來 其後有三門子孫


    屢挾家譜往合肥索盤費 所以本家厭其繁冗了 於醉後藏譜不還譜遂於此而失矣 故後之子孫或有犯祖先字


    諱者不知凡幾或有亂一本之正派者不知凡幾或有失人先之墳墓者更不知凡幾 此皆由於家譜之不存故耳 余


    鋻此欲整頓而復興者抑非一日 故嵗在辛酉(yǒu)季春之間偶值合長幼咸集余起而言修家譜一事鋻日善乃


    擇良辰共議修譜載歷代之祖考記後世之子孫 昔 高祖兄弟八人今止有五門嗣續其譜每門各録一卷 凡載在


    譜者皆屬一本 其不載諸譜者悉置而不認此實親宗族 正名分之要道也 後之子孫世世相繼敬守勿失謹序 嵗
    俚句七言一首
    木有本兮水有泉 年遙世遠恐失傳 綜爲家譜置爲卷 留輿子孫軰軰沿
    十三代孫邑庠(yi xiang)生員陳振肅沐手敬撰 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仲冬吉辰 十五代孫郡庠


    (xiang)生員陳鈿沐手敬録


    家譜記
    先世居於金陵廬州府合肥縣東門之內 其族黨甚衆或爲顯宦或登科第紳儀衿士庶約萬餘家自 皇明太祖高皇


    帝洪武年間漢池犯順撥攫才能逐令我始祖陳公 陵者守禦沔州世襲忠武校尉以家焉 沿及八世 大倫 陳公娶


    誥命張李二太君夫婦起念乃於黃沙河修理石橋八洞幾濟弱扶傾 種種隂功不可勝數逐生我 高祖兄弟八人


    大高祖 思忠世襲忠武校尉之職即大門之祖焉 二高祖 思孝 即誥贈朝議大夫 爲二門之祖焉 三高祖 思亷


    四高祖 思湑皆為處士即三門 四門之祖焉 五門高祖思仁原任保府大使設於蜀川不知 繼續六高祖 思義中


    年早世子孫無傳 至於七門高祖 思禮止延三世 惟八門高祖子孫繁衍即 思智陳公也 幾次皆我始祖之福祉


    之庇廕也 獨至今日宗族之中污絮不分 清濁難辨使不立一家譜何以使后世子孫知其 誰真誰假誰正而誰附


    乎 茲者議定每門各存家譜一卷正 所以分邪正而清宗派也 異日者正派之中倘有不肖子孫譜中?不許載其


    名號異姓承挑難非正派 然古人亦有興滅繼之大義 即記於譜亦無妨也 至於不孝之子異種之徒其名也不正


    言也不順 詎不以他人遺種至亂正派也 幾同共祖之人甚勿以此為具文也 亗 乾隆六年(1741年)嵗次辛酉梅


    月之望 附俚言一首
    昭穆姓字古來香 家譜書存遠建章 俊子才郎世世首 宗功祖德倍增光
    十三代孫邑庠(yi xiang)生員陳實學沐手敬撰 十五代孫郡庠(xiang)生員陳鈿沐手敬録
    家譜賦
    橋東新號仙留舊址 南漾水而西黃沙 左射鴻而右白馬 始皆曠間田土 原為樹木原野盜賊夅起 土往者不過


    數家 自 黃明高帝御拯以來拔選才能 我始祖偹聼用起跡金陵守禦沔州帶合肥之家譜貽戶基於仙留為國為


    民出力 報效克勤克儉褒子廕孫 振綱扶紀依稀乾坤之正氣創業 垂統仿佛英雄之才華是以數老相傳 於今數


    百載有餘前者衣冠迭緬此風規已 為子孫立義表跡其形勢 當為子孫樹徽(酋犬)茲者少長咸集心意相投


    上須為祖宗正其本 下堪為子孫清其派 勿以呂政耦嬴氏之挑金牛承石馬之宗議立家譜傳於子孫萬代珍之合


    族長幼其以予言為然否 亗
    乾隆六年(1741年)嵗次辛酉麥(麥)秋之望 附黃鶯調一首
    代數已幾更 播美名 傳頌聲?緬想先人 家風貴比金陵 顯繼南京 到而今人文重疊興 羨羣英 議立家譜倍


    增氣象
    十二代孫邑庠(yi xiang)生員陳鵬飛沐手敬戩 十五代孫郡庠(xiang)生員陳鈿沐手敬録


    冬至祭祖目序
    禮重報本故有拜掃之規孝在追逺嵦(kǎi)缺冬至之祭自天子逺於庶人未有不盡物者 我陳氏稱為閥閱之家


    拜掃所費?有祭田祭地惟冬至祭 祖 正有焚紙而已 我陳氏中有十三代孫生員 振肅者約會本族一十八人數


    年積錢欲賣一地以作冬至永遠祭祖之費 於乾十三年秋幸逢團莊陳姓有指(足冬)碑北園基一叚二畆有零


    并無升合錢糧將欲賣與他人 我陳氏振肅用價遂買此地 其價共銅錢十千有零 自此冬至乃有祭地 於是言定


    每年管祭亡人約合分中一十八人設席祭儘地 所產作費不復 再湊錢文而十八人之外欲來祭奠者每名出錢三


    十文 此焉定例毋得抵賴混亂是序
    乾隆十六年(1751年)十一月冬至 開原分人
    生員陳九州 陳九官
    生員陳振肅 陳兆祥 陳素裕
    生員陳實學 陳孔學 陳又實 陳學 陳曾學 陳又馨 陳熙
    生員陳壯行 陳乾學 陳緬學
    生員陳雲龍 陳性學
    舉人陳國鰲


    祭祖田地數目
    地一坵五畆(坐落黃沙東門外)又地一坵三畆五分(坐落屠家墳)又地一畆田五畆莊基一叚(坐落在指碑


    西北) 以上田地并無升合錢糧如日後有出仕為官者再增益之 每年輪流祭祖費用物件單目
    祭豬一口 (稱用十八兩 重七十斤)祭盒一架 大紙八渠 金銀課 三十掛
    黃酒一缸(二十四 酒 長五)十壺 蒸餅足用(每四個重一斤) 豆腐豆芽小菜(足用)
    以上所開物件許增不許減 如有不數者罰之
    合族立家譜人等陳 舜璜 振肅 鵬飛 兆應 實學 作耾 九州
    國鰲 九功 道學
    前序三篇倂冬至祭祖序及田地物件數目均系先人手澤 所列於舊(jiu)譜者敬依原文原單抄而存之

    重修家譜序
    自宋歐陽氏蘇氏創爲家譜之法 所以尊祖敬宗收族者固不獨建祠一舉為妥侑先靈也 查我陳氏舊譜遺于江南


    之合肥縣 祠?經十三世祖綱紀公續修於乾隆六年(1741年)隨與蜀都一支聯屬斤又八十又一年矣 簡編剝落


    續纘(zuan)無人夫譜者 水原木本之意也 即無舊譜猶思創之 況有前人之墳蹟可考而顧聼其缺畧(略)


    而失傳焉 鈿屬後裔能不側往祠之建倡議 於嘉慶十二年(1807年)創立 於嘉慶十六年(1811年)迄今道


    光二年(1822年)而裝演始竣事也 既成建祠之謀遂肩修譜之任 於是世系之缺者補(補)之家傳之畧詳之


    支派之繁者添之 書成每門各給一冊俚之展卷了然上溯不忘尊祖之意 下考不忘收族之情 庶得使前者思繼


    也乎是爲序 亗
    道光二年嵗次壬午仲冬上浣之吉
    後裔十五代孫郡庠(xiang)生員陳鈿沐手敬撰
    擬祠堂豎碑大畧
    従古仁人君子無不欲考所自出追源於先祖則必有祠堂之建以序 昭穆以奉明裡?以聯宗族之情 以明尊卑之


    分典至隆也 意至美也歴稽我陳氏自 始祖於前明洪武年間起跡金陵守禦土占籍於此 至今族人眾 支派各分


    雖有舊譜可據而宗祠未立慮無以崇裡
    祀而妥先靈篤(du)宗支而明長幼 甚至有道路不相淺別者實非一大缺畧憾事哉 查祖遺祭地向側各門輪流管


    墳 輪流收租 其費用所余之資即爲己物鈿私心藕?欲議建祠非首倡義舉不能為功 時至嘉慶十二年適應我


    二門收租於來年管墳 因向叔伯兄弟議即以余資入公漸積三年正可舉事 於是詢謀合?同鳩工尼材相度地勢


    擇吉興工 工起於嘉慶十六年至道光二年而工始竣 自此春秋匪懈典祀常新即所以篤宗族昭雍睦者 患於是


    乎在矣 是舉也特量力而為之 地勢雖闊而堂構粗具若後之子孫有貴而為宦者有富而多材者或重起棟宇增建


    廊房以擴充 其規模實 鈿之所厚望焉 至於豎?垂久尚屬有待茲始記其大畧云
    大清道光二年(1802年)仲冬之吉 十五代孫郡庠(xiang)生員陳鈿沐手敬戩


    始祖陳公 陵
    前明高皇帝敕封
    威遠將軍闗南鎮撫
    生子二人
    長 陳顕基
    次 陳耀基

     

    七世祖 陳林 行一 生子三人 長 陳大倫 次 陳大儒 三 陳大化

    八世祖鎮撫陳大倫 行一 系林子妻誥贈安人 張氏 李氏 生子八人
    陳思忠 陳思孝 陳思廉 陳思潔
    陳思仁 陳思義 陳思禮 陳思智
    八世祖 陳大儒 行二 系林子
    八世祖 陳大化 行三 系林子

    九世祖世襲忠武校尉陳思忠 行一 系大倫子生子二人 長 陳紫宸 次 陳拱宸
    九世祖誥贈朝議大夫陳思孝 行二 系大倫子妻誥贈淑人牛氏生子二人 陳安國 陳定國
    九世祖陳思廉 行三 系大倫生子一人 陳輔宸
    九世祖陳思潔 行四 系大倫生子三人 陳覲jin宸 陳丹宸 陳相宸
    九世祖保寧府大使陳思仁 行五 系大倫生子 歿mo于蜀中
    九世祖陳思義 行六 系大倫生子 中年早世
    九世祖陳思禮 行七 系大倫生子一人 陳楓宸
    九世祖陳思智 行八 系大倫生子二人 長 陳奉志徙戎于雲南下戶
    次 陳仰宸 四川成都府新都縣
    九世祖陳思惠 陳宏謨 陳宏訓 陳宏誥 四人皆大倫侄子

    十世祖(二門)中憲大夫陳安國 字寧宇 行一 妻誥贈夫人王氏 張氏
    生子二人陳景熙 陳景虞
    生女二人長適杜門 次適吳門
    初任龍安府知府次陞守西道又陞直隷井俓提督三關兵部副使 後見江西督糧道左叅政復提陞巡撫因年老致


    仕 公平生好善樂施廣濟貧之修橋鋪路 如黃龍崗之昇仙通濟橋黃金峽之陳公崖類不可勝紀 公歸(歸)家


    務為遑先卜吉地于橋東營 培祖墓置祭業修福堂取黃經 又卜莊基于仙留鎮之北修宅一院 藏書幾樓置田百


    畆佔水一溝 置地近傾鑿井一眼 凡一切利用之物無不置之大備(備)俟(ci) 有干子高鏓(總)兵者 接


    下興安州正在舟中言有二黃衣道人前來引眾莫之見即沐浴端坐而化鼻中雙涕至地不斷 故人相傳以爲仙去



    公生于萬歷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午時終于康熙三年六月十一日午時
    張氏生于萬歷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戌時卒于康熙十八年四月十八日午時
    十世祖(二門)小河游擊陳定國(行二)系思孝無子生女一人適王門
    十世祖(大門)生員陳紫宸(行一)系思忠子生子三人 長陳景雲 次陳景星 三 失傳
    十世祖(四門)生員陳丹宸(行一)系思潔子無子
    十世祖(四門)陳覲jin宸(行二)系思潔生子一人陳景濟
    十世祖(大門)生員陳拱宸(行二)系思忠子生子一人陳京熙入二門
    十世祖(七門)陳楓宸(行一)系思禮子生子一人陳景隆
    十世祖(四門)陳相宸(行二)系思潔子生子二人陳景賢 陳景濟
    十世祖(三門)陳輔宸(行一)系思廉子生子一人陳景周
    十世祖(八門)陳奉志(行一)系思智子妻王氏生子三人 長陳懷德 次陳懷能三陳懷瑜
    十世祖(八門)陳仰宸(行二)系思智子妻皇普氏繼室柴氏(葬于土溝橋西)生子四人 長 陳景虞 次 陳


    景夏 三 陳迅發 四 陳穎發
    四子皆皇普氏所生 所生長子入二門
    公幼失怙侍勤儉成家仗大義立名節博覽群書 知人所不知時稱古人 公與柴氏合墓於黃沙窯西地名御家洿wu
    十世祖 陳楠宸 陳世勳xun 陳詣宸 陳過宸 陳欽宸 陳向宸 陳(贊力)宸


    十一世祖(大門)生員陳景云(行二)系紫宸子妻史氏(行一)生子三人 長陳舜祀
    次陳舜胤 少 陳舜嗣
    十世祖(八門)城守左營游擊陳奉志(行一)系思智子(行一)妻誥贈夫人王氏生子三人 長陳懷能 次陳


    懷德 少 陳懷瑜女二人

    十一世國學生陳懷能系奉志子(行一)妻王氏(行一)生子一人 陳讜
    十一世貢生陳懷德系奉志子(行二)妻黎氏生子五人 一陳諤 二陳諤
    十一世(三門)陳景周系輔宸子(行一)生子一人 陳九章
    十二世(三門)生員陳九章系景周子(行一)妻陳氏 李氏 湯氏生子一人陳道學
    十三世(三門)陳道學系九章子(行一)妻柏氏(行一)生子一人陳登鰲
    十四世(三門)陳登鰲系道學子(行一)妻王氏(行二)生子二人 長 陳玲 次 陳珍
    十五世(三門)陳登鰲系道學子(行一)妻王氏(行二)生子二人 長 陳玲 次 陳珍
    十六世(三門)陳東來系玲子(行一)妻歐氏(行一)生子二人 長 福元 次 一元
    十七世(三門)陳一元系東來子(行二)妻蔣氏、陳氏(行一)生子三人
    長 明光 次 明遠 三 明理
    十八世(三門)陳明理系一元子(行三)妻 生子三人
    長 陳自乾 次 陳自坤 三 陳自義
    十九世(三門)陳自義系明理子(行三)妻周氏(蔣家營) 生子四人 女四人
    一 陳建業 二 陳建文 三 陳建兵
    四 陳建忠 女一陳素萍 女二 陳桂明
    女三 陳素英 女四 陳素梅

    山東陳氏家譜錄

    [長清]陳氏族譜不分卷

    (清)陳自般等修。清光緒十年(1884)活字本,二冊,日本、美國。

    濰縣陳氏族譜

    (清)陳嵩安等序。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抄本,一冊,美國。

    濰邑陳氏族譜十二卷

    (清)陳翮纂修。清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十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藏。

    [昌邑]陳氏家乘

    陳明侯等修。民國三年(1914)山東印刷公司鉛印本,中國國家圖書館、美國。

    [壽光]陳氏宗譜四卷

    王昌榮輯。民國二十九年(1940)活字本,四冊,吉林大學圖書館藏。

    蓬萊陳氏十四世簡歷不分卷

    (清)陳駟門纂修,稿本,山東省圖書館藏。

    [曲阜]陳氏族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陳聚奎、陳良英纂。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本,六冊,河北大學圖書館藏。

    [曲阜]仙源百樾山陳氏族譜四卷

    陳家務、陳廷柱輯。民國十五年(1926)漸慶堂活字本,二冊,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書簽題:陳氏宗譜。

    [曲阜]陳氏族譜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陳之澍等修。民國十六年(1927)大字刻本,六冊,哈爾濱師范大學圖書館藏。

    [臨沭]陳氏支譜

    抄本,臨沭縣周莊鄉邢官莊藏。

    [臨沭]陳氏四言新譜

    抄本,臨沭縣曹莊鎮大哨村藏。


    全國各地陳氏族譜大全

    歷史以來,安溪陳氏編修了眾多的家譜、宗譜、族譜,保存著十分豐富的家族史料,現存多為清代以后編


    修的族譜。近年來,安溪各地陳氏紛紛續修族譜,不少已問世。現重點選介如下:
    1.《吾都陳氏族譜》
    鳳城鎮吾都村陳氏族譜,清康熙初由陳遷鶴始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由陳奇宗續修;雍正八年


    (1730年)由陳徽疇三修;乾隆三十七年(1772 年)由陳鐘姱四修;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由陳聯升、陳克


    綏五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陳希元六修;民國5年(1916年)由陳國璧七修;民國 17年(1928年)由陳昭


    珠八修。昭穆:
    維爾子嗣,克昭令德,孝友承先,文章華國。
    2.《美法陳氏族譜》鳳城鎮美法村、仙苑街陳氏族譜,現族譜為2000年編修。自13世起昭穆: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尊師重道,育德新民。景行維賢,克念作圣。
    承先啟后,丕振吾宗。世澤充吉,嗣續衍慶。毓秀垂芳,共進大同。
    3.《同美陳氏族譜》
    為城廂鎮同美村、勤內村等地陳氏族譜。始修于清咸豐八年(1858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修,民


    國11年(1922年)續修,1985年新加坡(同美)陳氏增修。昭穆自六世起編修字行22字,1985年新加坡裔孫修


    譜增編22字。
    子曰:學爾為公卿,文章自孔孟。世澤淵源厚,仁慈孝敬興。
    詩云:鐘斯同衍慶,南薰美瑞云。家聲顯駿德,閬苑福忠貞。
    4.《清溪南陳族譜》
    城廂鎮經嶺村西姑內陳氏族譜。昭穆:
    均德愷永文有宏,景開世宗振朝廷。浚材炳墀錄,清樹煌壁鐘, 
    質星存合志,修書典經綸,忠孝奮家聲,橙楠輝培炫,泰柏耀鏗錚。
    5.《魁斗涵陳族譜》
    魁斗鎮魁斗村、奇觀村陳氏族譜,歷經多次編修。明崇禎八年(1635年)由陳綸徽九修,清康熙元年


    (1662年)與二十三年(1684年)由陳懋莊兩次編修,康熙六十年(1721年)由金谷陳道岸十二修;乾隆二十一


    年(1756年)由陳興三、陳興文十三修,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陳振科十四修;嘉慶十九年(1814年)由劉


    宗哲十五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余本春十六修,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孫玉嶙十七修,民國17年


    (1928年) 由曾端英十八修,1999年由謝明考第十九次編修。魁斗鎮魁斗村、奇觀村、蓬萊鎮鶴前小路、


    湖頭鎮湖三村站前路陳氏自九世起昭穆為:
    字行:義禮傳家淑德長垂奕祺,文章華國蜚聲遠播芳洲。 
    諱行:夢國元士掌,經邦任履亨,萬世介景福,丕克晉朝廷。
    1999年續修族譜時新編字行、諱行各20字:
    字行:慧眼觀今古,修譜溯先祖。弁倫修敘時,光孝悌張祜。
    諱行:才情立事功,讀書臻碩儒,學海深淵處,探驪龍得珠。
    蓬萊鎮美濱村路尾陳氏昭穆為:永久傳家訓,詩書識谷生。
    6.《云山堂陳氏族譜》
    魁斗鎮大嶺村陳氏族譜,共六冊。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由陳承臺始修,清康熙三十六年
    (1697年)由陳聚賢二修,咸豐五年(1855年)由陳元士三修,光緒十六年(1890年)由陳奕讓五修,民國


    22年(1933年)由陳高提等六修。前七字昭穆為:圭玄廷祖幫敦日。后諱行、字行為:
    諱行:元殿啟光奕,獻騰其際克,嘉彬鳴煥輝,丕迪茂芳式。
    字行:西侯卿子伯,仲甫世鐘人,元文君壇錫,臧孫偕淑臣。
    7.《鳳山陳氏族譜》
    魁斗鎮鳳山村陳氏族譜,始修不詳。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重修,肖捷芳作序;民國15年
    (1926年)由陳邦英續修。昭穆:
    維其德尚厚明文克紹,有世孝忠賢義禮傳華。
    宗業重光,永昌厥緒,蜚聲丕振,光耀門庭。
    8.《南陳周堂坂頂族譜》
    蓬萊鎮嶺東村周堂、新坂村坂頂和科港、新林村田尾洋、磜內村墓庵等陳氏族譜,12冊手抄本。明萬


    歷二十九年(1601年)由陳月波始修;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由陳元經二修,乾隆十九年
    (1754年)由陳克清三修,嘉慶四年(1799年)由陳習候四修,咸豐六年(1856年)由陳志賢五修,光緒十


    六年(1890年)由陳禮庭、陳惟郊六修;民國11年(1923年)由陳聯升、陳德開七修,1994年由陳完全、陳黎


    金、陳德再進行第八次重修。昭穆:
    世系:良祖祥光鸞朝鳳,肯斯伯元亨克貞。望庭日添俊秀士,榮昌家乘世有聲。
    啟瑞陽和呈福景,華貴文雅慶衍銘。
    字行:振宗憲祖惟明德,泰運時鐘本豐功。仁敏智聰紹繼美,禮崇義正永傳長。
    9.《中芹芹山陳氏族譜》
    清宣統三年(1911年)陳紹善重修。昭穆:積、廷、必、于、肅、元、良、宗、定、昆、衷、為、懋、


    伯、定、志、啟、振、文、國、世、隆、士、典、德、紹。
    10、《彭格陳氏族譜》
    現有族譜編纂于民國37年(1948年),昭穆:
    字行:鐘淑標煌址,鎮汭植煒基,鉅源材焯埃,錫汝楨燎墀。
    名行:孟仲季傳世,詩書禮謹敦,孝悌慈大順,福祿壽長春。
    11.《加曾坑黃宅林陳氏族譜》
    蓬萊鎮竹林村黃宅林陳氏族譜。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修造譜序,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嘉慶十


    九年(1814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民國33年(1944年)五次續修。昭穆名行同


    彭格陳氏。
    12.《金谷涵陳族譜》
    金谷鎮金谷村、金東村陳氏族譜,肇修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道光三年(1823年)、咸豐八年


    (1858年)、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民國17年(1928年)四次續修。自第七世起昭穆:
    德世奕錫以景福,仁居稠綿其榮昌。
    13.《后溪陳氏族譜》
    湖頭鎮后溪、埔美、高山、前溪、前山等村陳氏總譜。族譜歷經十次編修。始修于明洪武二十五年


    (1392年),成化十一年(1475年)、清順治十三年 (1656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咸豐九年(1859年)、光緒五年(1879 年)、民國17年(1928年)八次續修,


    1990年進行第十次續修。昭穆名行,原25字,后增編25字,具體為:
    懋宣玉樹中,遠謀昭正大,衍派景偕融,毓起連標選,芳徽紹永昌。
    嘉鐘經世臣,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
    14.《湖頭前山陳氏族譜》
    始修年代不詳。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由陳華親重修,黃廷莊主修;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由陳國


    臈再修,咸豐七年(1857年)陳義繹重修并志諱行、字行。昭穆:
    諱行:景德乃啟,文章華國。孝敬忠誠立,經綸處世良,光明延道學,永保祖宇芳。
    字行:大開才宇孔,賢居仁由義,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
    15.《御上陳氏族譜》
    為白瀨鄉下鎮村待御潭陳氏族譜,1990年編纂。昭穆與湖頭鎮后溪村同。
    16.《飛亞田中陳氏族譜》
    湖上鄉飛亞村陳氏族譜。原族譜始修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道光十四年


    (1834年)兩次續修。后因火焚,前部分由陳以寧、陳榮銘回憶編修,后部分由陳萬慶、陳世圭繼修。昭穆



    字行:孔以必廷榮,萬世時友成。宗子良高大,惟嘉會永興。
    名行:嗣次具譜中,汝士志朝鴻。秉義章新范,遺書啟后光。
    17.《沙堤村陳氏族譜》
    湖上鄉沙堤村陳氏族譜,始修于清初,原譜被火焚。咸豐九年(1859年)補修,宣統二年(1910年)續修


    。1994年重修。自九世起昭穆:
    名行:志侯明德在,心泰體仁尊。建業思賢祖,添成有善孫。
    字行:肇世文章顯,名揚伯仲分。榮華維子淑,孝友萬年存。
    18.《南斗陳氏族譜》
    長坑鄉南斗村陳禮派下族譜。始修于明崇禎五年(1632年),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共編修五次。


    咸豐八年(1858年)新訂字行,自十三世起:
    敦肇鼎盛啟侯卿,世紹延孫謨烈昌。孝悌為仁勤本務,詩書舉業得名揚。
    家傳禮義知規矩,志念祖宗守典章。文獻輝承卜鳳兆,賢良瑞繼聚星堂。
    19.《珊格陳氏族譜》
    長坑鄉山格村陳智派下(包括桃舟金鉤派)族譜。始修于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至光緒二十六年


    (1900年)歷經七次編纂。自十四世起字行為:
    儒朝卿伯仲叔季,世紹延孫謨烈昌。孝悌為仁勤本務,詩書舉業得名揚。
    家傳禮義知規矩,志念祖宗守典章。文獻輝承卜鳳兆,賢良瑞繼聚星堂。
    白瀨鄉下鎮村日月星陳氏九世起延用珊格陳氏舊字行:
    長發洪積時,儒朝卿伯仲,叔季世紹延,孫曾乃孝友,克建奕丕前。
    龍涓鄉安美村陳氏十二世起自編字行為:
    天子重英元,文章教士全。中和經國本,孝悌紹宗傳。
    20.《南斗東山祖陳氏族譜》
    長坑鄉南斗、山格陳氏在民國26年(1937年)前因昭穆異代雁行,故于民國27年(1938年)在東山祖舉行


    冬祭時,曾掌惠安縣正堂的陳朝棟倡議南斗、山格包括霞鎮、桃舟派下陳氏合修族譜,而后并主編《南斗


    東山祖陳氏族譜》,共28冊。自二十五世起新訂昭穆:
    諱行:
    派丕隆望溢聲名,事業殷勤有志成。蘭桂馨香呈俊秀,椿萱和靄溢崢嶸。
    文華端視精心造,實質惟求勉力行。溯仰高飛占鳳日,耀輝宇宙自他征。
    字行:
    謀合編修尊祖訓,式承昭穆等綱常。家傳禮義忠倫序,氣展經綸輔國光。
    孝悌敦仁原本性,詩書敬業永流芳。德星環聚賢良宅,瑞啟東山百世昌。
    2002年,南斗東山祖陳氏譜志編委會繼前賢,為該派下的南斗、云集、云一、玉南、山格、月眉、桃


    舟、霞鎮、安美等村陳氏重編《南斗東山祖陳氏族譜》(壬午版),共12冊,70余萬字。
    21.《珍山陳氏族譜》
    祥華鄉珍山村、福田鄉豐田村等地陳氏族譜。民國元年(1912年)編纂。昭穆:
    諱行:遷世萬捷源,樹勛均鑒淵,果然培鐘注,榮耀增錦泉。
    字行:士初志可立,文章乃華國,延澤子孫增,詩禮自傳家。
    22.《潁川衍派陳舍坪族譜》
    原稱《潁川清溪陳氏族譜》,乃祥華鄉舊寨村、后洋村陳氏總族譜。始修于明正德至嘉靖十五年間


    (1506~1536年),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民國8~10年


    (1919~1921年)四次續修。現正進行重修。昭穆自二十五世起:
    諱行:瑞文朝清,克成爾志,自貽多福,詩禮傳家,文章華國。
    字行:緝維耿祖德,永烈振孫謀,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23.《清溪福洋陳氏宗譜志》
    祥華鄉福洋村陳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續修。昭穆:
    光振奕文郁煥延,詩書顯耀福傳綿。芳徽里鄰長垂裕,寵錫綸音報捷聯。
    24.《祥華西公陳氏族譜》
    祥華鄉祥華村西公陳氏族譜,民國38年(1949年)編修。昭穆:
    諱行:意元廷昌,榮敏政忠。文武振起,再加永長。
    字行:伯子世肇,芳茂應成,建開高耿,延綿馀慶。
    25.《倉美陳氏世襲祖譜》
    虎邱鎮文美村倉美陳氏族譜。歷經七次編修。其中,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四修,嘉慶十八年


    (1813年)五修,民國32年(1943年)六修,1983年第七次重修。自十四世起昭穆為:
    徽文肇興起,科甲自聯捷,世代總傳芳,人品東西晉,器宇南北唐。
    26.《芳亭陳氏族譜》
    虎邱鎮芳亭村陳氏族譜,編修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陳振沃作序。昭穆:
    宜宗振朝廷,浚材炳墀錄,清樹煌壁鐘,維新興文化,忠孝奮家聲,橙楠輝培玄,泰柏耀鏗錚。
    27.《竹園陳氏族譜》
    虎邱鎮竹園村陳氏族譜,修于清嘉慶六年(1801年),宣統元年(1909年)續修。昭穆同前洋香村陳氏前


    20字。
    28.《雙卿陳氏族譜》
    虎邱鎮雙都村陳氏族譜,編修于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自第六世起昭穆:
    鐘汝植尡圻,錫洽榮燦坦,釗治架炳城,鎡源樹燭基。
    29.《百尺陳氏族譜》
    西坪鎮百福村陳氏族譜。清光緒年間續修。昭穆:
    明朝振緒基,永世開弘國,忠孝行先志,詩書啟后人。
    30.《清溪尤俊陳氏族譜》
    尚卿鄉尤俊村陳氏族譜,始修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民國24年(1935年)重修,1989年續修。自


    十七世起昭穆:
    名行:文武丕平富,克引驥周家,序本宗昌運,獲福壽齡遐。
    字行:昭祖德承烈,振業裕孫謀,淵源道禮義,經書步云樓。
    31.《清溪真山陳氏族譜》
    尚卿鄉中山村陳厝前陳氏族譜。歷史上曾兩次編修,1989年續修。昭穆:
    諱行:奇文章光奕,獻勝其際克,嘉彬明煥輝,丕迪茂芳式。
    字行:伯世卿子德,仲甫維鐘人,允文君亶錫,宗孫偕淑臣。
    32.《蘆田福嶺陳氏族譜》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由梁丕卿、陳孟學重修。昭穆:
    字行:明朝振緒基,永世開弘國,忠信承先志,詩書啟后人。
    諱行:文章自孔孟,世澤淵源厚,見全再必老,人慈孝敬興。
    33.《南陳芳春陳氏族譜》
    大坪鄉前洋村香村陳氏族譜。編修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2003年重修。昭穆:
    均德愷永文有宏,景開世宗振朝廷。浚材炳墀祿,清樹煌壁鐘,
    維新興文化,忠孝奮家聲,橙楠輝培炫,泰柏耀鏗錚。 
    34.《同安丙洲陳氏家譜》
    承編龍涓鄉長新村后格仔、長岸、下林、水路后陳氏等族譜。昭穆:
    承、雄、伯、大、全、乃、世、國、長、孟、仲。
    興詩立禮傳家盛,說孝言中教子方,里化仁忠稱美厚,為梁作棟振群英。
    龍涓鄉舉溪村陳氏同上。
    35.《帝舜派下陳姓譜牒之一》
    官橋鎮吾宗村虞宗陳氏族譜。1993年重新編修。昭穆原編修28字:
    盈、庭、元、夫、子、僉、懷、若、建、彰、亨、君、臣、智、
    仁、性、義、忠、和、孝、友、睦、淵、任、恤、禮、樂、射。
    民國32年(1943年)與南安霞美等地同宗議定再續56字:
    汝潁開基譽鳳城,綿延蘭桂慶敷榮。家傳詩禮尊謙讓,學紹箕裘毓俊英。
    垂裕后昆培植遠,仰承先德本涿清。文章華國多才士,炳耀星云瑞泰平。
    官橋鎮官郁村曾郁陳氏昭穆同上。
    36.《筍山陳氏宗祠重修志》
    龍門鎮和平村陳氏族譜。昭穆:
    懋、愈、廷、明、仁、仲、以、克、全、世、汝、仕、慎、伯、甫、奕、
    亨、君、臣、智、仁、性、義、忠、和、孝、友、睦、淵、任、恤。 
    龍門鎮山頭村、洋坑村陳氏昭穆同上。
    37.《槐山陳氏族譜》
    感德鎮槐川村、槐東村陳氏族譜。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陳謂直始修,同治八年(1869年)由副貢


    生吳有聲二修,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由衡山生員蘇希賢三修,四修不詳,民國34年
    (1945年)由楊遁軒五修,2003年由陳賓疊為主六修。自十一世起昭穆:
    知子克孝友,世卿揚令名。疊錫昌和淑,安邦允丕承。
    貽謀宏志遠,毓德偉業長。文華膺景瑞,翰苑昭書香。
    38.《蓬萊聯中田后陳氏族譜》
    始修年代不詳,清光緒二年(1876年)、光緒七年(1881年)重修。昭穆:
    先人承世澤,歷代種書田,禮樂超今古,文章慶后前。
    39.《寮內陳氏族譜》
    蓬萊鎮聯中村寮內陳氏族譜。明萬歷十年(1582年)始修,清雍正三年(1725年)、道光四年
    (1824年)、光緒八年(1882年)三次續修。現存為清光緒版,民國29年(1940年)重抄。昭穆:
    振弘光,承大業,舉芳正,立賢哲,欽天良,會帝德,紹舜祖,尚允吉。
    40.《東溪陳氏族譜》
    金谷鎮東溪陳氏族譜。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由九世陳司憲參修,民國4年(1915年)十五世陳錚


    主持,十五世陳秀卿、十六世陳忠賢、十七世陳孝朱重修,“十年動亂”時遭毀,現已失傳。昭穆:
    名行:唐虞世觀瑞,九鴻啟承寅,士式維盛大,傳芳耀國禎,
    經書崇賢德,廉清重乾綱,良才功垂成,成基丕振同。
    字行:毓孕欽興溪,堯治徽炳坦,子孫受尚卿,忠孝嗣文簡,
    仁讓培善慶,信義綿熙雍,伯仲敦詩禮,成家兆吉祥。
    此外,龍門鎮洋坑村油坑陳氏昭穆為:
    佛、揚、天、欽、仙、良、忠、曰、鼎、舜、文、鴻、相、炳、
    墀、鈺、淮、桂、榮、培、錦、江、梅、烻、填、錫、汝、桃。
    尚卿鄉灶美村神湖陳氏昭穆:
    威文朝興起,科甲自聯捷,世代總傳芳,仁品東西厝,起雨南北堂。
    龍涓鄉內灶村陳氏衍派昭穆:
    益國世承祚延長,萬邦作孚家有慶,仁敬孝慈昭祖德,
    詩書禮樂裕孫謨,念切本源方肖子,名垂策譜廼鴻儒。
    龍涓鄉莊灶村陳氏衍派昭穆:
    崇祥昺朝文,鐘潤標輝埏,錫沃植煙基,欽澤榮煥莊,錄汝榜耀墀。
    金谷鎮深洋村陳氏昭穆:
    紀引欽興溪,堯治輝炳洞,子孫壽上筐,忠孝嗣文簡,
    經書崇賢德,廉清重乾綱,良才光茁裕,繩基丕振同。
    福田鄉雙垵村陳氏昭穆:
    遷、永、大、寬、元、體、一、經、昭、文、起、盛、長、延、萬、世、
    令、德、加、謀、厥、祖、垂、芳、胤、從、天、賜、紹、先、維、敬、
    和、應、運、有、功、績、保、佑、富、尊、榮、傳、徽、載、衍、澤。
    城廂鎮墩坂村陳氏昭穆:
    南朝拱震于,登玉有文章,富貴萬年春,奕世永傳香,孝悌惟敦本,詩禮慶熾昌。
    官橋鎮碧二村城林陳氏昭穆:
    積建文忠新,兆為國家瑞。公侯伯子男,卿夫奕世貴。
    智仁信儀禮,孝友兼睦淵。傳芳有善寶,曰啟自多賢。
    官橋鎮碧一村、碧二村衙口陳氏昭穆
    原有:克達昌朝。后新編:潁川源遠世澤綿長,后園蘭馥衙口培育。

    陳氏兆祥宗譜

    《江州義門陳氏世系表》詳細記載了陳朝滅亡之后,陳叔明隨其兄陳后主(叔寶)一起遷往長安,其后世


    陳伯宣遷往江西德安縣太平鄉常樂里,成為江州義門陳氏開山始祖,繁衍生息了19代的大致情況。

    《陳氏兆祥宗譜》,修于明代。


    《始興(今屬廣東)篤慶堂陳氏五修族譜》

    臺灣臺中縣后里鄉舊社村《舊社暮江頃川族譜》 修于1952年

    廣東梅縣《陳氏族譜》


    陳氏大成宗譜八卷首一卷

    (明)陳(臨玉)纂修明嘉靖間歙西仇氏刻本 四冊 書名據譜序標目題。 上圖:917874—7


    陳氏族譜民國三年(1914)聚星堂木活字本一冊

    存卷3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6429

    河北阜平陳氏宗譜(清)陳嘉謨修清嘉慶十一年(18%)鈔本 一冊國圖

     

    河北阜平·陳氏宗譜不分卷

    (民國)陳繼(王宣) 陳繼秸等修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 歷史所 人民大學 遼寧圖 日本 美國


    河北清苑·陳氏家乘搜遺不分卷

    (清)陳永壽輯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陳氏鉛印本河南圖


    河北故城·甘陵陳氏族譜二卷

    (民國)陳裕平纂民國二十一年(1932)石印本河北故城縣檔


    河北冀縣·陳氏乘七卷

    (清)陳茂桂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木刻本 四冊 河北大學


    山西忻州·陳氏族譜二卷

    (民國)陳敬棠修民國七年(1918)文蔚閣排印本 三冊 吉林大學


    山西靈石·陳氏家譜不分卷

    (清)陳允中等重修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 四冊 人民大學


    洪洞陳氏宗譜不分卷

    (清)陳汝楫等纂修清道光十三年(1833)木活字本 一冊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926589


    遼寧鳳城·陳氏譜書序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寫本 遼寧鳳城縣圖


    上海嘉定·南翔陳氏宗譜二卷

    (民國)陳家棟等修民國十三年(1924)永譽堂鉛印本 遼寧圖(存卷1)始遷

    上海(陳氏)支譜一卷

    (清)陳汝馨纂修清鈔本 一冊 記事至清光緒間 上圖:JPll01/B


    上海·崇明陳氏宗譜不分卷

    (清)陳步梯纂修清道光年二十一年(1841)怡怡堂刻本 五十四冊 殘本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了P1104


    上海·崇明潁川西洲陳氏重修宗譜不分卷

    (清)陳瓚等纂修民國元年(1912)怡善堂刻本·三十二冊 書名據譜序題 版心刻陳氏家乘 上圖:6306/A


    上海·崇明陳氏宗譜不分卷

    (清)陳瓚纂修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怡善堂刻本四4冊 殘本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6307/A

    上海·崇明陳氏宗譜不分卷

    (清)陳瓚纂修清光緒七年(1881)怡善堂刻本 一冊 殘本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6297/A


    上海·寶山羅溪東陽陳氏支譜不分卷

    陳祖衡纂民國二十五年(1936)敦誼堂稿本一冊 上圖:了P1085


    江蘇南京·金陵陳氏譜略四卷附言一卷藝文略一卷藝文補遺四卷光譽集十四卷

    (民國)陳作儀 陳詒紱同編民國間稿本 十四冊國圖


    江蘇溧水·琿山陳氏宗譜不分卷

    (清)陳錫祺纂清光緒二十年(1894)聚星堂木活字本

    江蘇溧水縣石漱鄉山口村


    江蘇溧水·環步陳氏宗譜十八卷

    (清)陳傳富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聚星堂木活字本

    江蘇溧水縣云合鄉孔家白石觀


    江蘇溧水·陳氏宗譜 (民國)陳尤傲纂民國十一年(1922)刻本

    上海圖(缺卷2、3、5、7、8、11、15、24—26)


    江蘇贛榆·陳氏家譜

    江蘇贛榆縣贛馬鄉陳三莊


    江蘇淮安·淮山陳氏族譜不分卷

    民國鈔本 江蘇淮安縣圖


    江蘇阜寧·陳氏宗譜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國)陳為軒 陳伯盟修民國二十二年(1933)揚州犁頭街浦聚成齊刊本科圖 美國


    江蘇揚州·濰邑陳氏族譜十二卷

    (清)陳翮纂清道光十一年(1831)祠堂刻本 十二冊國圖


    江蘇揚州·維揚安阜洲陳氏重修族譜十卷

    (民國)陳廣淵等修 劉嵩泉輯民國六年(1917)活字本 國圖 吉林大學 注:書口題《陳氏宗譜》


    江蘇揚州·維揚陳氏重修族譜口口卷

    (民國)陳萬林修 陳耿耀纂民國八年(1919)活字本湖南圖(存卷1、2)


    江蘇揚州·陳氏家譜

    (民國)陳延(礻+翼-羽)修民國十六年(1927)北京和濟印刷局鉛印本 一冊 國圖 吉林大學 廣東中山圖


    日本 美國


    江蘇揚州·維揚江都陳氏重修族譜八卷

    (民國)陳世(火文)等修民國十六年(1927)德星堂活字要本 國圖 河北大學

    哈爾濱師大


    江蘇泰州·陳氏家乘十一卷

    (清)陳安策修清嘉慶十一年(18%)刻本 二冊 吉林大學


    江蘇泰州·延令陳氏族譜四卷首一卷

    (民國)李小山輯民國十二年(1923)刻本 四冊 南開大學


    江蘇泰州·陳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清)陳安策纂修清嘉慶十一年(18%)刻本 四冊 上圖:923747—50


    江蘇·高郵奉西陳氏家譜不分卷

    (明)陳學禮修明天啟七年(1627)寫本 二冊 美國


    江蘇高郵·平江繼禹堂陳氏宗譜二卷

    (清)陳大武修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木刻本 江蘇高郵縣一溝鄉佛塔村


    江蘇·句容達鄉遷居潤陳氏支譜四卷

    (清)陳桂琛等修清光緒十一年(1885)德星堂活字本二冊 美國


    江蘇·句容陳巷張巷陳氏家乘七卷首一卷

    (清)陳會璋修清宣統元年(1909)慎達堂活子本八冊 吉林大學


    江蘇泰興·陳氏族譜 (民國)周定三重整民國十二年(1923)尚義堂刻本

    江蘇泰興縣珊瑚南洋村


    江蘇泰興·陳氏族譜

    清木活字本 二冊 存卷2、6 書名據版心題 記事至清道光間 上圖:6232


    江蘇如皋·縣東石家旬陳氏增輯宗譜二十八卷

    (清)陳樹獻 陳其壟等修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活字本遼寧圖 美國


    江蘇如皋·陳氏宗譜二十六卷

    (民國)陳桂林等修民國二十四年(1935)如皋新明印刷社鉛印本 二十六冊 國圖


    江蘇·如皋縣東石家甸陳氏增輯宗譜二十六卷

    陳桂林等纂修民國二十四年(1935)如皋新明印刷社鉛印本二十六冊 八修本

    上圖:了P1062;又一部900843—868,26冊


    江蘇鎮江·京口陳氏五修家譜二卷

    (清)陳夢原等撰清嘉慶九年(1840)刊本 二冊 美國


    江蘇鎮江·京口朱方陳氏續修族譜八卷

    (清)陳昌煥修清嘉慶十六年(1811)活字本 國圖 美國


    江蘇鎮江·京口朱方陳氏宗譜八卷

    (清)陳逢柱修清光緒十一年(1885)活字本日本 美國


    江蘇鎮江·潤州氏宗譜四卷

    (清)陳培富等修清道光十一年(1831)紹武堂活字本日本 美國

     

    江蘇鎮江,京江陳氏宗譜四卷

     

    江蘇鎮江·陳氏宗譜十二卷

    (清)陳兆侖修清乾隆十二年(1747)星聚堂刻本北京大學


    江蘇鎮江·陳氏宗譜云柯云宅 (清)陳兆侖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鈔本臺灣

     

    江蘇鎮江·潤東圇南陳氏重修族譜二卷

    清道光十一年(1831)木活字本 二冊 國圖(二部)


    江蘇鎮江·陳氏宗譜十卷

    (清)陳兆祥 陳兆侖等總修清同治八年(1869)活字本 十冊 歷史所


    江蘇鎮江,京江陳氏族譜六卷

    (清)陳善之纂輯清光緒十九年(1893)活字本 六冊 國圖


    江蘇鎮江·潤東當江沙陳氏宗譜六卷

    (清)陳學昌等修清宣統元年(1909)木刻本蘇州大學


    江蘇鎮江·陳氏宗譜七卷

    (民國)陳聯第重修民國八年(1919)清江江 國圖書公司鉛印本 國圖 科圖 遼寧圖

    日本 美國


    江蘇鎮江·潤州陳氏宗譜七卷

    (民國)陳聯第等修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 三冊 美國


    江蘇鎮江·開沙陳氏九修宗譜十二卷

    (民國)陳云輝等纂民國三年(1914)木活字本

    江蘇鎮江市博


    江蘇·長洲陳氏世譜四卷首一卷

    (清)陳宗浩纂修清光緒十四年(1888)刻本 六冊書名據版心、目錄題 書名頁題潁川世譜 上圖:910197—


    202


    江蘇常州·陳氏宗譜十八卷

    (民國)陳壘纂修民國二十九年(1940)常州陳氏訓行堂木活字本江蘇常州市圖(存卷4、8、10、18)


    江蘇常州·陳氏宗譜十二卷

    (民國)陳振翰主修 民國二十九年(1940)常州陳氏星聚堂鉛印本

    江蘇常市圖(存卷1—8、12)


    江蘇常州·皇村陳氏宗譜四卷

    (清)陳銀皋等修清光緒八年(1882)星聚堂活字本六冊 美國


    江蘇常州·篁村陳氏宗譜八卷

    (民國)陳茂皋等修民國七年(1918)星聚堂活字本 八冊日本 美國


    江蘇·武進張墅陳氏宗譜十二卷

    (清)陳正大主修 (清)陳培全纂修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源遠堂木活字本 十二冊 書名據版心題 九修本


    上圖:912251—62


    江蘇·武進陳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陳體仁主修 (清)陳洪疇纂修清光緒三年(1877)星聚堂木活字本十六冊 書名據版心、目錄題 上圖:


    徐匯

    江蘇·武進陳氏家乘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陳榮海等主修 (清)陳祺明等纂修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聚星堂木活字本 三冊 存卷3—5,卷首 書名


    據書名頁、版心題 上圖:6263


    江蘇·武進儒慕陳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陳金根主修 呂律和纂修民國七年(1918)崇本堂木活字本七冊存卷2、3、5—8、12 上圖:6189


    江蘇·武進西林陳氏宗譜八卷

    陳天榮主修 陳如玉纂修民國十二年(1923年)良善堂木活字本 八冊 書名據目錄題 上圖:JP1075


    江蘇·武進高梅陳氏宗譜陳德章纂修民國十九年(1930)追遠堂木活字本一冊存卷5 書名據目錄題 上圖:


    6198


    江蘇·武進陳氏宗譜十八卷

    陳季朝等主修 陳俊清等纂修民國二十九年(1940)訓行堂木活字本 十八冊 書名據書簽、版心題 上圖:


    JP1053


    江蘇·武進陳氏家乘六卷首一卷

    陳全泰等主編 陳尹清等纂修民國三十三年(1944)延慶堂木活字本 六冊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JPl065;又


    一部900883—88,6冊

     

    江蘇·武進陳氏續修族譜陳繼燦主修 陳體佩纂修民國三十六年(1947)廖佑成木活字本 一冊存卷首 書名


    據版心題 版心下戶潁川堂 上圖:6157


    江蘇武進·石橋里陳氏宗譜六卷

    (清)陳翰等重修清光緒六年(1880)潁川堂刊本日本 美國


    江蘇武進·毗陵陳氏續修宗譜三十卷

    (清)陳祖海纂清光緒二年(1876)映山堂活字本三十冊 歷史所 美國


    江蘇武進·毗陵陳氏續修宗譜三十二卷

    (清)陳耀宗修清光緒三十年(1904)映山堂活字本 國圖 江蘇常州市圖


    江蘇武進·毗陵陳氏續修宗譜二十六卷

    (民國)陳熙民 陳仲之等修民國三十七年(1948)映山堂鉛印本 人民大學

    江蘇常州市圖


    江蘇武進·毗陵小南門陳氏宗譜十卷

    (清)陳庚耀續修清光緒元年(1875)德星堂活字本十冊 歷史所


    江蘇武進·毗陵西灘陳氏宗譜十卷

    (清)陳得寶修清光緒八年(1882)德星堂木活字本日本 美國


    江蘇武進·毗陵陳氏支譜八卷

    (清)陳瑞國等修清光緒十四年(1888)德星堂活字本十冊 美國


    江蘇武進·毗陵小南門陳氏宗譜十二卷

    (民國)陳宗麟等修 民國元年(1917)德星堂刊本 十二冊 美國


    江蘇武進·毗陵小南門陳氏宗譜十二卷

    (民國)陳宜仁續修民國五年(1916)德星堂活字本 國圖

     

    江蘇武進·毗陵陳氏續修族譜十二卷

    清光緒五年(1879)訓行堂活字本歷博


    江蘇武進·毗陵雙桂里陳氏宗譜三十卷

    (清)陳茂和監修清光緒六年(1880)忠節堂活字本 歷史所 美國


    江蘇武進·晉陵陳氏家乘六卷首一卷

    (清)邵之俊纂清光緒七年(1881)延慶堂活字本 歷史所 河北大學 哈爾濱師大


    江蘇武進·晉陵陳氏續修宗譜十二卷

    (清)陳須大 陳敘大主修清光緒十九年(1893)馀慶堂活字本十二冊 歷史所


    江蘇武進·毗陵陳氏續修宗譜十二卷

    (清)陳宜南等修清光緒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十二冊

    上海圖


    江蘇武進·橫林陳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國)陳書生纂民國四年(1915)星聚堂活字本 十六冊

    上海圖 歷史所 美國


    江蘇武進·毗陵陳氏譜八卷

    (民國)陳綿文修民國六年(1917)木刻本 八冊 河北大學


    江蘇武進·毗陵陳氏宗譜六卷

    (民國)陳羲培 陳羲林等修民國十一年(1922)星聚堂刊本 六冊 南開大學


    江蘇武進·毗陵陳氏宗譜八卷

    (民國)陳川麟等修民國二十四年(1935)星聚堂活字本日本 美國


    江蘇武進·毗陵陳氏宗譜八卷

    (民國)陳禮賓等輯民國十七年(1928)忠節堂刊本 八冊 國圖 南開大學


    江蘇武進·晉陵陳氏宗譜三十卷

    (民國)民克明編民國二十二年(1933)官梅堂活字本

    三十一冊 歷史所


    江蘇·無錫陳氏宗譜

    (清)陳肇基等纂修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德星堂木活字本 十八冊 存卷5、8—10、14、18、19、21、25—


    27、29、37、38、42、46、49,另1冊無卷

    次標識 書名據版心、書簽題 上圖:6255/A


    江蘇·無錫陳氏宗

    譜清德星堂木活字本 一冊 殘本 書名據版心題 記事至清同治間 上圖:6255/B


    江蘇·無錫陳氏宗譜八卷

    陳興祖等主修 陳鴻富等纂修民國二十二年(1933)衍慶堂木活字本 八冊 上圖:JPl052


    江蘇·無錫錫山陳氏宗譜八卷

    陳肇圻等纂修民國十七年(1928)詒(轂-軍+禾)堂木活字本七冊存卷1—6、8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


    JPl074


    (下接之四)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7人人添人澡人人爽超碰| 黑森林福利视频导航| 十八禁午夜福利免费网站|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极品粉嫩国产18尤物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人人人澡人人肉久久精品| 国产午夜手机精彩视频| 国产999久久高清免费观看|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免费第一福利|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A|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亚洲AV国产福利精品在现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二区|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懂色|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人人做爽综合|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国产精品SM捆绑调教视频|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软件|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特级毛片在线大全免费播放| 十八禁午夜福利免费网站| 国产卡一卡二卡三无线乱码新区|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巨爆乳中文字幕爆乳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久女女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伊|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国产999精品2卡3卡4卡|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小说|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