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堤春曉呂志強(qiáng) “西湖窈窕三十里,柳絲含煙拂湖水。”正是“湖上春來似畫圖”的旅游旺季,我隨紛至沓來的游人,來到西湖蘇堤玩湖賞春。蘇堤,為被十三世紀(jì)時(shí)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推崇是“世界最美麗華貴的天城”杭州增色不少。 九百多年前,這湖中長堤上站著一位被貶的官員,他就是北宋元四年(公元1089年)出任杭州知縣的大文豪蘇東坡。蘇東坡橫溢的才思是因西湖的美景油然而生,還是因謫居而有所感懷?思索著他筑起的長堤,我常想到蘇堤上去尋找詩人沉思時(shí)留下的行蹤。終于有機(jī)會游西湖,步蘇堤,佇立堤上,我仿佛聽見蘇東坡吟詩的聲音在西湖上空回響。 漫步蘇堤,最能觀賞湖光山色。放眼望去,六橋臥波,碧水蕩漾,畫橋煙柳,如詩如畫。蘇堤南起南屏山,北接岳王廟,全長2.8公里,像彩虹橫貫西湖中。堤上建有六座雄奇高聳的石欄桿虹形拱橋,人行其上,如步凌虛,移步換影。這些橋名也充滿詩情畫意: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多美麗的名字!這些橋名,據(jù)說是蘇東坡自己命名的。蘇東坡開浚西湖,修筑長堤這兩件事很得民心,他自己也很滿意。在湖堤筑成之日,他高興地賦詩志慶道:“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卷蒼云空。”蘇堤處處是詩情畫意,是古今搜集匯攏的一本最豐厚的贊美詩集。我沉醉于這“蘇堤春曉”美景中,已分不清究竟是人在鏡中,還是人在畫里了。真不知道是否還有什么地方,能像西湖這樣的“淡妝濃抹總相宜”,也不知道還會有什么地方,能像蘇堤這樣誘人遐想。這里有“斷橋相會”的傳說,有“梅妻鶴子”的佳話,有“風(fēng)波亭”上的故事,有“三吳都會”的遺跡……這里的山水真有幸,留下了歷代那么多騷人墨客的蹤跡和詩文,引來了海內(nèi)外如此眾多的游人和深情。 漫步蘇堤,我想起明代王瀛《蘇公堤》中“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fēng)花逐馬蹄”的詩句。詩句集中描寫了蘇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風(fēng)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每到陽春三月,柳絲輕揚(yáng),翠浪翻空,碧桃吐艷,紅霞滿地,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張寧《蘇堤春曉》詩道:“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cè)枕聽鶯啼。”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詩云:“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陸游也有“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可見,寫蘇堤都離不開煙柳、紅桃、歌鶯。 漫步蘇堤,兩邊都是湖水,遠(yuǎn)水如煙,近水藍(lán)綠。憑欄遠(yuǎn)眺,恍若置身于彩云碧水之間。漫游之際,路旁夾堤垂柳給人一種莽莽蒼蒼的感覺,似從樹兜一直綠到樹梢。走近一看,原來是樹身上長滿了綠茸茸的青苔,那樣鮮嫩,那樣有趣,使得綠蔭蔭的蘇堤,更增加了幾分綠意。有的青苔,形狀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童,如花卉,如云霞。有的整片看去,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山綠水畫卷。蘇堤四時(shí)景色不同,晨昏各異,特別是春晨,晨曦乍露,宿露未收,六橋煙柳籠紗,桃花含笑,幾聲鶯啼,報(bào)道蘇堤春早,薄霧輕罩湖面,賦予西湖一種朦朧美;黃昏,霞光輝映,滿湖金碧,千山暈翠,煙水空,令人心醉神迷;麗日下,水紋漾漾,碧波粼粼,水鳥雙雙,游船點(diǎn)點(diǎn),如詩如畫;雨天里,空懸銀絲,珠濺湖面,煙霧繞堤,水天一色,真是“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蘇堤,是西湖十景中最?yuàn)Z目的明珠,正如宋代章子厚詩中所描寫的那樣:“天面長虹一鑒痕,直通南北兩山春”了。 我邊觀賞邊漫游,身影斜映在蘇堤上。走得靠近堤邊一些,影子便半截掉進(jìn)水里。水里還有山的倒影,天空云彩也在水里晃動(dòng)著,打著皺褶向四周擴(kuò)散,像飄浮的一首抒情歌。蘇堤是多情的堤,她以煙柳畫橋、花簾翠屏的旖旎風(fēng)光,感染著歷代文人的靈思,蘇東坡、陸游、柳永、吳唯信、袁宏道、張寧……為之溢文流采,留下了許多韻味無窮的吟唱。 蘇堤是詩人用心血和靈感筑成的,詩人生命中的許多都與長堤、六橋連在一起。自杭州有了蘇堤,民田滋潤,湖水瀲滟,岸柳多姿,風(fēng)光無限。我漫步蘇堤上,腦子里幻影疊出:蘇東坡或迎著晨風(fēng),對湖吟詠,或踏著夕輝,構(gòu)思新作,或長袖垂落,感嘆人生道路坎坷……蘇堤橫臥在西湖上等待著。至今,蘇堤仍在盼望著,盼望詩人能突然出現(xiàn)在游人面前。我漫步在蘇堤上,似乎感觸到了那幽深的等待感了。那塊寫著“蘇堤”的石碑,已明確告訴人們,那已是歷史的記載和永久的紀(jì)念了。 千年沉浮,蘇東坡情思未歿,熏染著遠(yuǎn)近空山色,瀲滟水光。我驀然想到這獨(dú)特的地方如海灘一樣,吸引著歷代許多好奇的目光向這里投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面對西湖默想,我似看見美麗詩句的背后。 堤下碧水蕩漾,堤上綠柳婆娑,婆娑綠柳間游人如織,笑語逐波,蘇堤確實(shí)美麗極了。 漫步蘇堤,舉目環(huán)顧,晴空朗朗,青山巍巍,西湖麗麗,蘇堤綿綿。我心里驟然涌起對詩人的思念,在“跨虹”石欄桿拱橋上,我似看見蘇東坡背著雙手,面對西湖在沉思。此時(shí),我什么都不想說,只想能聽到詩人對湖吟唱,只想能尋到詩人留在堤上的腳印。那細(xì)浪拍岸,是否就是九百多年前詩人吟唱的余音? 啊,蘇堤真是一首優(yōu)美動(dòng)人的抒情詩,是一幅色彩斑斕充滿詩意的山水畫,是一部歡歌笑語槳聲鳥鳴的交響樂,是一本社會人生的教科書。難怪明代王瀛游蘇堤后發(fā)出“坡公遺惠今猶在,薄暮歸來醉欲迷”的感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