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壓盤相對應的是下托盤,就是在下檔委買處出現大量的買單,這通常就是我們所說的買盤踴躍,屬于一種后市向好的征兆。
下托盤通常也被業內人士稱為下托板。當行情在下跌的過程中,遇到此種形式的買盤掛單時,行情往往會在巨大的買盤推動下遇阻反彈。所以,下托盤在實際交易中,屬于抑制行情下跌的信號。出現這種委買形式的主要原因就是過多的買方積聚于某一價格區域,導致買盤過分集中,多方力量占據絕對優勢,削弱了股份下跌的力量,阻止了股價持續下跌。但這種形態理論往往也會被一些股市莊家所利用,他們為了抑制股價的過分下跌,達到隱蔽出貨的目的,通常也會采用大單托盤的方法,來穩定股價的走勢,以便自己能夠在更高的位置賣出股票。
不僅如此,他們還會在即將收盤時,利用下托盤來控制收盤價,比如如果他們發現尾盤市場中的賣盤較大,為了防止那些流動賣盤干擾自己的做盤計劃,他們通常都會采用下托盤來托住股價,抑制股價下跌,從而讓股價收于自己計劃中的收盤關口。
下托盤之所以能夠抑制股價下跌,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股票交易時的高價優先買入原則,即在當日開市之后,如果有很多交易者要買入股票,交易所通常都會把握“出價高者優先成交”的原則,讓那些出價高的交易者優先買入股票。在這個時候,普通交易者若想及時買人股票,就必須要出更高的價格,否則你的委買單就會被掛在別人的后面排隊等待。這時,如果上面的委賣盤中的出價沒有達到你的委買價,你的單子就很有可能很長時間成交不了,甚至錯過最佳買人機會。
所以那些看好后市,希望自己即刻成交的交易者,其掛單中的出價就必須要高于市場現價的1—3分錢(高價股有時候要高出市價5分錢)才可以立刻成交,這樣就無意中增加了買方的力量,進一步推升了股價。
所以那些市場中的莊家,有時候會為了抬高股價,讓自己的賣價更高,往往就會采取用連續的大委買單托盤的方式,制作出巨大的下托盤,讓那些急于買人的交易者,在更高的價格時買人股票。
與上壓盤一樣,在現實中,下托盤不但能夠阻止股價的下跌,也可以掩飾股價下跌。有些莊家在出貨的過程中,為了達到低成本運作和輕松出貨的目的,通常會采用在下檔買盤處掛出大量買單,制作出明顯的下托盤形態,讓很多經驗不足的交易者誤認為下方買力較大,行情看多氣氛濃厚,從而買人股票。
所以有時候,交易者會看到股價下方的買盤雖大,呈現下托盤狀態,但股價卻在上方隱蔽的主動賣盤大單的不斷成交下(隱蔽委賣大單是指那些并沒有在上檔委賣欄中拄單,但卻能夠在成交欄中看到的成交賣出大單,這種隱蔽賣出大單,通常都是交易者或莊家隨機低價打出的單子,這些單子因為出價低于市價,所以可以優先成交,而又不會出現在委賣欄中)緩緩下挫,當市場中的買盤消失之后,他們就會立刻撤掉下方的下托盤,繼續觀察買盤中的買人力度,當他們發現買盤中的買人掛單又重新出現之時,就會再一次在其他買單的下方掛出大單,托住股價,然后再采用隱蔽賣單,賣出自己的股票,這樣他們既賣出了自己的股票,而且也沒有引起股價下跌,達到隱蔽出貨的目的。
所以有時候,交易者會看到股價下方的買盤雖大,呈現下托盤,但股價卻在隱蔽賣單的不斷成交下,不斷下跌,這通常都是莊家偷偷出貨的征兆。
同理,如果你發現股價下方雖有大單托盤,但隨著股價的下跌,下托盤也在逐步下移,甚至有撤掉高位買單而往下掛的現象,這通常都是莊家隱蔽出貨的跡象。反之,若下檔買盤出現大單,但很快就被上方的主動賣盤打掉,并且其下方買盤處再也沒有其他的大單托盤,而且其上方的賣盤處又出現了大單壓盤,推動股價不斷下移,這通常都是賣方猖狂,股價將會出現短時間走低的征兆。相對于那些追波踏浪的短線交易者而言,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加強風險意識,隨時準備抽身出局。
(責任編輯:瘋狂的小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