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合伙協議糾紛案件的處理

     四維空間809 2015-12-28
    四維空間按注:本人最為關注的并不是合伙協議中的實體權利的處理問題,而是與合伙有關的幾個案由的選擇,對我們案件處理的影響。即,合同糾紛項下的合伙協議糾紛、合伙企業糾紛項下的入伙糾紛、退伙糾紛及合伙企業財產份額轉讓糾紛之間的選擇與關系。  

     

      《民法通則》第三十條規定:個人合伙是指兩個人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伙經營、共同勞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以下簡稱〈合伙法〉)第二條規定合伙企業,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各合伙人訂立合伙協議,共同出資、合伙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并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營利性組織。因此,合伙和合伙企業,是近年來在我國的經濟活動中比較活躍的一種經濟成份。由于合伙和合伙企業由多人參加,合伙人處于一種平等的地位,有時經營策略和主張不同,加之爭盈避虧,易發生分岐。特別是有的合伙或合伙企業沒有合伙協議或合伙協議太簡單,許多重大事項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也易發生糾紛。審理合伙內部糾紛應適用《民法通則》,審理合伙企業內部糾紛應適用《合伙法》。《民法通則》沒有規定或規定不詳細的可以適用《合伙企業法》。無論是合伙的內部糾紛,還是合伙企業的內部糾紛,都可以稱之為合伙協議糾紛。在審理合伙糾紛時,應該突出注意以下內個問題。

      一、正確地把握處理合伙協議糾紛的幾個基本原則

    1、掌握合伙的最本質特征。

    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個人合伙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伙經營、共同勞動。并要求合伙人對出資數額、盈余分配、債務承擔、入伙、退伙、合伙終止等事項,訂立書面協議。合伙的債務,由合伙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這就是說,做為合伙,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擔風險、盈虧與共。這是《民法通則》對合伙的法律規定。《合伙法》的規定更為明確和具體。

    2、合伙協議不允許約定一部分人只享受利益,不承擔風險。

    《合伙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合伙企業的利潤和虧損,由全體合伙人依照合伙協議約定的比例分配和分擔;合伙協議末約定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比例的,由各合伙人平均分配和分擔。合伙協議不得約定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擔全部虧損。

    3、合伙人退伙,必須經過全體合伙人同意,如果不經同意,因退伙給合伙人造成損失的要賠償。

    《合伙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合伙協議未約定合伙企業的經營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給合伙企業事務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可以退伙,但應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伙人”;第四十八條規定合伙人違反前二條規定,擅自退伙的應當賠償由此給其他合伙人造成的損失

    4、全體合伙人對合伙的外部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也就是說合伙對外有債務時,以合伙財產承擔,合伙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全體合伙人以自己個人財產承擔責任。

         5、合伙投入合伙的財產和合伙積累的財產歸全體合伙人共有,共同管理,共同經營。

      6、合伙的經營活動由全體合伙人共同決定,合伙人有執行和監督的權利。

    7、合伙人散伙時在清理完各種稅款后,清理對外債務,仍有剩余時,退還各自投資,還有財產時分取利潤。

    《合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合伙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時,應當解散:

    ()合伙企業約定的經營期限屆滿,合伙人不愿繼續經營的;

    ()合伙協議約定的解散事由出現;

    ()全體合伙人決定解散;

    ()合伙人已不具備法定人數;

    ()合伙協議約定的合伙目的已經實現或者無法實現;

    ()被吊銷營業執;()出現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伙企業解散的其他原因。

    第六十一條規定合伙企業財產在支付清算費用后,按下列順序清償:

    ()合伙企業所欠招用的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

    ()合伙企業所欠稅款;

    ()合伙企業的債務;

    ()返還合伙人的投資。

    合伙企業財產按上述順序清償后有剩余的,按本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比例進行分配。

      二、如何認定合伙是否成立

      雖然《民法通則》和《合伙企業法》對合伙和合伙企業有明確的規定,要求無論是一般合伙還是合伙企業都要有合伙協議,并且在合伙協議中明確合伙人員組成,要向工商部門登記注冊,要在合伙協議中明確合伙的性質。但是在實踐中卻往往有很多與法律、法規規定不相符或不完全相符的事情。比如有的登記為純個人工商戶,卻有人爭議說是合伙,有的登記為集體企業,但實際上集體并末投資;有的是國家工作人員或者企業的負責人辦有企業,但國家不允許經商辦企業,就登記為他人的名字;有的登記的是一個或一些人,而實際上投資人或說了算的卻是另外的人;還有的登記的和實際上的人員不一樣。這些都給 合伙的認定造成了很多困難。而我們又不能僅僅根據登記和有無協議去簡單地認定合伙的有無。

      1、登記為合伙,又有明確的合伙協議,且登記、協議和實際情況完全 一致的,認定為合伙,應是毫無疑義的;

    2、合伙法規定合伙要共同投資、共同經營這是一個總原則。

    實踐中有的不參加經營,有的以技術投資也應允許。最高院《關于貫徹民法通則的若干意見》第46條規定公民按照協議提供資金或者實物,并約定參與合伙盈余分配,但不參與合伙經營、勞動的,或者提供技術性勞務而不提供資金、實物,但約定參與盈余分配的,視為合伙人

      3、登記的是一部分人,實際是另一部分人,或者有個別人員不一致但互相均沒有爭議的,應該認定的為合伙成立,并應根據無爭議的意見據實認定。

         4、登記為集體企業但實際是個人合伙的應該按合伙處理。

    最高院《貫徹意見》第49個人合伙或者個體工商戶,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錯誤地登記為集體所有制的企業,但實際為個人合伙或者個體工商戶的,應當按個人合伙或者是個體工商戶對待。

    5、有兩人證明的口頭合伙。

    《貫徹意見》第50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伙協議,又未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登記,但具備合伙的其他條件,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有口頭合伙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合伙關系。

    6、后加入合伙是否認定為合伙人。

    最高院《貫徹意見》第51在合伙經營過程中增加合伙人,書面協議有約定的,須經全體合伙人同意,未經全體合伙人同意的,應當認定入伙無效。這就是說, 經過全體合伙人同意的認定有效。沒有經過全體合伙人同意的認定無效,不能認定入伙。

    7、在經營過程中退伙的人是否還認定是合伙人。

    《貫徹意見》第52合伙人退伙,書面有約定的,按書面協議處理;書面協議未約定的,原則上應予準許。但因其退伙給其他事伙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考慮其退伙的原因,理由以及雙方當事人的過錯等情況,確定其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也就是說按書面協議符合退伙條件的,在退伙前是合伙人,退伙前的事務按合伙處理,退伙后不承擔合伙人的責任。不符合退伙條件的自行退伙無效,其退伙前后均為合伙人,承擔自始至終的責任。沒有書面協議的退伙人提出退伙即可以認定退伙,但因其退伙造成的損失,要考慮退伙的原因、理由及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其在退伙后不再是合伙人。但其退伙前的糾紛仍然是合伙人之間的糾紛。

      三、常見的合伙糾紛的處理

      合伙糾紛的最本質的是權利和利益的糾紛。在盈利時一部分人想排除另一部分人的合伙人資格,或者一部分人想維護或者爭到合伙人的資格;在虧損時一部分人想否認自己合伙人的資格或想讓另一部分人與自己共同承擔虧損,確認另一部分人的合伙人資格。再就是在入伙或者退伙問題上,雙方或各個合伙人各懷心腹事。在入伙上,盈利時,入伙人想確認自己的入伙有效,虧損時想確認自己的入伙無效;原合伙人則相反;在退伙上,如合伙還有較大盈利,退伙人想確認退伙無效,要共享利益;虧損時,退伙人想確認退伙有效,不承擔虧損,而其他合伙人往往相反。

      1、確認合伙關系糾紛。

    有的人在辦理個體工商戶或者合伙時缺乏資金,向他人拆借一部分甚至全部資金,是完全的借貸關系;也有的時出資人局限于某種原因,如是在職職工、在職工作人員、國家干部以及怕露富等,在出資時口頭約定作為合伙人但在登記時不記名;也有的當時說法含混,說掙了錢不能白了你;還有的是出資人自己不便作合伙人便以自己親屬如夫、妻、子、女、父、母或其他人名字作為合伙,但不參加經營。在這些情況下雖然有時經營還在繼續,卻可能發生合伙確認的糾紛。合伙的確認關系到工商戶或企業的性質,特別是關系到相關人員的經濟權利和義務。如在一起合伙關系確認糾紛中,原告是某銀行的工作人員,他利用自己與某工廠熟悉的方便,讓工廠借給被告60萬元作為辦理出租車隊的資金,并讓自己的妻子參加合伙,后由于有人舉報,他個人用建筑材料給工廠抵了債,平了賬。由于出租車盈利頗豐,加之妻子與自己關系惡化,原告認為既然自己已經用建筑材料款將工廠的賬抵來,就等于自己投了資。因此,要求確認自己的合伙關系。在這起合伙關系確認糾紛中如果認定原告與被告是借貸關系,就不是合伙;如果認定是合伙,就不是借貸關系。合伙享受分紅,而借貸只能享有利息,其經濟利益的大小是不一樣的

          2、確認是否退伙、入伙的糾紛。

    如前所述,在合伙的經營過程中,如果盈利,則往往會發生一方認為另一方已經退伙或將其排除在合伙之外,或認為其入伙無效;而另一方則千方百計要求認定入伙有效、沒有退伙,應該享有合伙人資格。如果是虧損,雙方的態度和請求則往往與此完全相反。而法院的認定不能為某一方的請求所左右,而應該根據事實和法律去判斷。

    如在一起所謂退伙糾紛中,被告與原告雙方約定,由被告投資40萬元承租一處房屋做為場地,26萬元進行外裝修,10萬元進行內裝修,并借給原告8萬元做為自己的股份,這樣一共58;由原告投入17張臺球桌(19.6萬元),扣除8萬元作為11.6股,雙方盈利后股份分紅,經營期限暫定1年,由每方各派一名收款員,在有收入后先返還外裝修款。而在經營兩個月后,發生糾紛,原告撤走了收款員。在經營期間,原告又投入10張臺球桌作價7.5萬元,被告又買13張球桌,8萬元,使雙方的股數變化為64萬元和19.1萬元。此間原告在收款處拿走2萬元(被告稱其拿走2.9萬元)。在原告看到不盈利便將自己的收款員撤走,要求被告返還自己投入的19.6萬元投資,并讓被告承擔利息。被告答辯稱由于經營一段時間后原告見不到盈利,出現虧損,便要求退伙拿走所有的臺球桌。因自己投入巨大,內、外裝修和40萬租金都已經付出,自己又買13張球桌。如原告將投入的臺球桌都拿走,自己損失太大,因而沒有同意原告退伙,自己繼續經營。因被告認為前兩個月的賬都在原告處不提供,無法提供是否盈利及盈利多少的證據,自己的賬只是流水賬,根本不盈利。如果原告要求退伙不應予以支持,如果進行清算,那么現在只有這些臺球桌,應該按雙方的投資比例去分,自己應占大多數。一審法院審理后對是否盈利未予認定,對雙方的投入按雙方約定認定。與此同時認定原告退伙成立,判決被告按原告投入折成現金返還原告30萬元。被告不服,提出申訴,中院將該案發回重審。一審法院又判決被告返還20萬元。在這起案件中,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否認定原告的退伙成立。一是雙方有合伙協議,協議約定經營1年,在協議的約定期間,沒有對方同意一方不得退伙。二是原告以臺球桌投入,如果退伙將臺球桌全部撤走,合伙將無法經營。三是原告曾從收入款中拿走2萬元,如認定是盈利,更不能退伙。一方當事人怎么能只享受利益而不承擔虧損呢?所以一審判決認定原告退伙是錯誤的;第二,即使認定退伙,判決被告返還現金也不妥。雙方經營的時間僅一年多,投入的實物還在。最高院貫徹民法通則的意見第54條規定合伙人退伙時分割的財產,應當包括合伙時投入的財產和合伙期間積累的財產,以及合伙期間的債權和債務。入伙的原物退伙時原則上應予退還;一次清退有困難的,可以分批分期清退;退還原物有困難的,可以折價處理。這個規定十分清楚,首先應該清退原物。因為原告撤走收款員不應該認定為退伙,所以當時也不應該進行清退。只有在經營結果后才存在清退問題。那么這時的清退應該是按法律規定的順利進行清算,就是對雙方當事人的財產進行清退,也應該首先分共同的財產。即先按比例分臺球桌。從另一個角度看,原告只投入19.1萬元,已經拿走了2萬元,法院判決再拿回20萬。其利潤比為14%。而做為被告,投入租金40萬,內裝修10萬,借給原告8萬,外裝修還欠18.6萬,買臺球桌8萬,計80余萬,幾乎沒有任何收益,凈虧60-70萬。如此判決,幾乎沒有公道可言。因此,該案實際應該做為投資款的清算處理,在認定雙方投資比例的基礎上,如果不能認定盈利情況,即應對經營結束時的雙方財產(實際上就是幾十張臺球桌)按投資比例分。如果被告使臺球桌損毀來失,應該折價賠償。也就是說如果認定退伙不成立,那么該合伙人應該對合伙的盈虧均承擔責任。

          3、正確區分合伙的解散和退伙。

    合伙的退伙只能發生在合伙解散之前,不能發生在合伙解散之后。退伙和解散在不同情況下適用不同的法律。合伙人的內部糾紛,不能對抗外部債權人。

    (1)合伙人因對外債務發生糾紛。

    合伙人在合伙解散之前退伙的,有時對外部的債務如何承擔可能有一些約定,但這種約定不能對抗外部債權人,最高法院《貫徹意見》第53合伙經營期間發生虧損,合伙人退出合伙時未按約定分擔或者合理分擔合伙債務的,退伙人對原合伙的債務,應當承擔清償責任;退伙人已分擔合伙債務的,對其參加合伙期間的全部債務仍負連帶責任。因為對外債務是合伙與其他債權人的關系,單純這個問題不是合伙糾紛。但在外部債權人起訴而部分合伙人承擔債務的情況下,則會發生已退伙的合伙人是否承擔債務的問題,因而已退伙的合伙人與未退伙的合伙人之間就可能發生糾紛。

    (2)注意正確處理合伙的解散問題。

    合伙在一定情況下會發生解散。關于合伙解散的條件,《民法通則》規定由合伙協議規定。在合伙法對此有明確的規定。關于合伙的解散,《合伙法》五十七條規定了合伙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時,應當解散:

    ()合伙約定的經營期限屆滿,合伙人不愿繼續經營的;

    ()合伙約定的解散事由出現;

    ()全體合伙人決定解散;

    ()合伙人已不具備法定人數;

    ()合伙協議約定的合伙目的已經實現或者無法實現;

    ()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出現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伙企業解散的其他原因。

    在合伙解散時應當進行清算。清算人由全體合伙人承擔或者指定一人或數人進行。清算人的任務是:

    ()清理合伙企業財產,分別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

    ()處理與清算有關的合伙企業未了結的事務;

    ()清繳所欠稅款;

    ()清理債權債務;

    ()處理合伙企業清償債務后的剩余財產;

    ()代表合伙企業參與民事訴訟活動。

    合伙企業財產在支付清算費用后,依次支付合伙企業所欠招用的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合伙企業所欠生產者欠款、合伙企業的債務,最后返還合伙人的出資。但是在返還出資問題上,因各人投入的標的不同,可能發生糾紛。比如有的投入的是房屋,如散伙時房屋還在,且沒抵押等事項,就比較容易返還。有的投入的是金錢,都在產成品或者外部的債權中,就比較難返還。在這些情況下應該執行約定和法律。合伙法第32條規定合伙企業的利潤和虧損,由全體合伙協議約定的比例分配和分擔;合伙協議未約定利益分配的虧損分擔比例的,由各合伙人平均分配和分擔。合伙協議不得約定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擔全部虧損。如在一起合伙中原有8個合伙人,先有2個提出退伙,因其投入的是房屋,同意退還,大家沒有異議。后其他6人過了一個月,決定解散合伙。約定:因投入的本金及利潤全部在外部債權中,因此決定由其中兩個合伙人進行清理。收回款項后按個人投入資金比例先還本金,再還利潤。如在清收債權中還有支出,由大家按比例承擔。而在合伙解散后,其中兩人逼迫清算人寫下字據,稱該兩人從某年某月正式退股,本金和利潤在某年某月前還清。清算人無奈將清回的款項先支付給這兩人,因其他款項沒有收回,有的僅是僅債文書,兩人起訴法院。法院認定所寫字據已經轉變為債權債務關系,判決承擔還款責任。在這起糾紛中,就出現了一個十分明顯的問題,既然合伙已經解散,合伙人已經簽訂了散伙協議,而且約定了收回款項按投資比例先還本金后還利潤,為什么將此協議撕毀?在民法原則中確實有個處分原則。就是當事人可以對自己的權利進行處分。但是,應該注意的是任何人處分自己的權利不得侵害他人的權利。一是兩個清算人是違背意志的情況下被脅迫所為,二是其行為侵害了其他合伙人的權利。別人本金一點都沒有收回而這兩個合伙人卻不但收回了本金,而且利息還要一點不少的收回,顯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法的。退一步說,就是兩清算人自己可以放棄自己先收回本金的權利的話也不可以將他人的權利一并放棄

          4、合伙解散財產的處理。

    總體說,合伙解散時應該按前述合伙法的規定順利處理財產。但到具體處理時還應該掌握:

    (1)合伙解散,如何處理財產首先要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

    所謂符合法律的規定,就是按照《民法通則》和《合伙法》的規定方法、規定順序。這些方法和順利是不允許顛倒的,比如必須先支付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這是我國的憲法的原則,再清繳稅款,這是國家利益的需要;后清算對外債務,這是維護經濟秩序的必然;最后才能返還合伙人的出資。決不能不管什么順序不順序,只顧惡意逃債。

    (2)處理財產要符合合伙協議的規定。

    合伙協議是合伙人共同制定的,就屬于合伙人的小憲法。最高院《貫徹意見》第55條規定,合伙終止時,對合伙財產的處理,有書面協議的按書面協議處理。

    (3)如果沒有書面協議按多數人或財產多數額處理,但要保護少數人的利益。

    同上意見55條規定,沒有書面協議又協商不成的,如果合伙人的出資額相等,應當考慮多數人的意見酌情處理;合伙人出資額不等的,可以按出資額占多數的合伙人的意見處理,但要保護少數人的利益。怎么保護,應該是適用公平原則。

    (4)無論是退伙還是合伙解散,合伙人既應享受權利也必須承擔義務。

    對外要承擔合伙的債務,對內要公平地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絕不能把自己的風險都加到其他合伙人身上。如在前述有的案例中,有的合伙人在退伙解散時,把外部債權都推給他人而讓其他合伙人直接返還自己現金。自己的是本利分文不少地請求而讓其他合伙人卻只能得到一些收不回的債權。本金搭上還不算,還要承擔合伙人的本利,就太有失公平了。

    (5)退伙對合伙債務的承擔。在合伙經營的過程中,有的合伙人可能中途退伙。

    那么他對合伙的債務如何承擔,在兩人合伙中一方退伙應該取得對方的同意,退伙后合伙等于解散,退伙人應該對退伙前的債務承擔責任。留下的合伙人應該重新登記,變為個體工商戶。在多人合伙中一人退伙應該娶得多數合伙人的同意。在退伙時原合伙人與退伙人合伙債務達成一致意見的按合伙意見辦理,但不能對抗外部債權人。如果退伙未經過合伙同意,私自退伙,仍應該對外部債權承擔責任。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合伙人互相合謀逃避債務的行為無效。

    (6)對因部分合伙人占用合伙財產產生糾紛的處理。

    在合伙期間,由于有的合伙人在合伙中的地位(如大家選他負責)、職責(如負責銷售和回收貨款)和權利不同,可能出現個別合伙人占用合伙財產的現象,如構成犯罪,就同有關部門聯系按侵占罪處理。如不構成犯罪,其他合伙人起訴法院的應予受理并依法處理。對于應該返還的應該判令其返還,實物存在的返還實物,實物不存在的返還金錢。

         (7)對合伙人合謀逃避外部債務的處理。

    有時合伙人在拖欠大量外部債務的情況下自己約定私分財產,但可能因分配不均或不兌現,而訴至法院。對于此類案件,法院對其訴訟請求應該駁回起訴,在其已經資不抵債情況下應判令其進行清算。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毛片不卡免费观看视频| 人妻少妇不满足中文字幕|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动态图|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二页| 亚洲色在线V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欧美老少配性行为| 香蕉伊蕉伊中文在线视频| 成年女人喷潮免费视频| 欧美人成精品网站播放|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深夜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av中文字幕有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不AV麻豆| 人妻中文字幕不卡精品|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XXX| 日韩精品国产二区三区|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蜜芽久久人人超碰爱香蕉|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软件| 国产白嫩护士在线播放| 肉大捧一进一出免费视频| 性欧美老人牲交XXXXX视频| 亚洲AV国产福利精品在现观看|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性无码AV在线欣赏网| 50岁熟妇的呻吟声对白| 亚洲偷自拍国综合|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精品999日本久久久影院|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一二三四免费中文字幕| 日韩V欧美V中文在线| 国产强奷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揄拍自拍|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