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厥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民族,是一群說突厥語的民族,現存40多個語種,總人數約有1.3億。盡管他們往往自稱是古代突厥人的后裔,但從來都不是一個民族,更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 強調了本文的反分裂立場之后,先挑個最不起眼的突厥語民族開下篇。 ![]() 說突厥語族語言的人口分布圖卡拉依姆人,一個只剩2500人的民族,還分布在世界各地,俄羅斯有600人、烏克蘭有900人,其余的定居在立陶宛、波蘭、美國等地。 有人可能說,人少算什么,門巴、珞巴、鄂倫春人也不多,那么,說突厥語、信猶太教,是不是新聞呢?更有趣味的是,他們也不認為自己是猶太人。 卡拉依姆人的信仰上承猶太教的異端——“卡拉派”,拒絕猶太經典《塔木德》(口傳律法或講解猶太教律法的著作,在猶太教傳統中的地位僅次于《圣經》),否定猶太口傳律法和傳統,只承認《圣經》的神圣地位。 和今天占據主流的“拉比派”不同,“卡拉派”幾乎禁止吃任何的肉類;安息日一律不許點燈或舉火;病人請醫生被認為是一種不恭。此外還有其他上百種不可思議的生活限制,都號稱引據自《圣經》。 這些戒律,自公元767年猶太人被阿拉伯人征服后,由卡拉派的領袖安南·本·大衛發揚光大,在埃及、北非、伊拉克、波斯和以色列的猶太人社區中廣泛傳播,直到16世紀后才逐漸衰落。 不過,對于相傳是哈扎爾汗國“達爾罕”武士后裔的卡拉伊姆人來說,重重戒律也不是都能守得住的,想想要真是連肉都不許吃了,怎么騎得了烈馬,開得了強弓?![]() 哈扎爾汗國戰士的復原概念圖,有阿蘭貴族、哈扎爾騎士、穆斯林武士,符合哈扎爾汗國軍事力量的結構,本族戰士和部落軍、雇傭軍的結合。 所以,卡拉伊姆人和韃靼人鄰居一樣,喜歡克里米亞羊肉餡餅,只是絕對禁止吃《圣經》中規定不得食用動物的肉;在居住上,他們的房子又和穆斯林類似,男女分開住,各占一半;對于宗教的理解上更是奇特,他們甚至將耶穌和穆罕默德都視為先知。 這些表現都把卡拉伊姆人與猶太人,甚至是“卡拉派”猶太人區別開來。 眾所周知,基督教世界對于猶太人的排斥和歧視政策由來已久,而在18世紀末,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的沙俄,卡拉依姆人被免去了雙倍賦稅,并獲得了一些優待,條件是禁止接納正統派猶太人。 1840年,卡拉伊姆人獲得了和穆斯林同等的地位,獲準建立2個主教區。12年后,卡拉伊姆人的居住范圍限制被取消,到1863年,終于獲得了與俄羅斯其他民族同等的權利。 在擺脫了受歧視身份后,卡拉伊姆人的經商天賦得以舒展,俄羅斯第一家制表廠、第一家卷煙廠都出自他們的手筆,尤其是后者,自從1861年3個卡拉伊姆人在莫斯科開廠生產“伊娃”牌香煙,一直到十月革命爆發,廠長都是卡拉伊姆人,整個俄羅斯2/3的煙草業都被這個民族所控制。 進入蘇聯時代,商人的時代結束了,馬刀的血統又該發揮作用了,卡拉伊姆人又出了一位大人物——蘇聯元帥、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1945年進軍東北的蘇軍統帥,險些在古巴導彈危機中毀滅世界的“猛將兄”。 ![]() 蘇聯元帥羅季恩·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在巴黎首腦會議期間的新聞發布會。1960年5月。你問這些事兒和猶太人的祖先有什么關系? 其實沒什么關系,有關系的是卡拉伊姆人曾經的國家,哈扎爾汗國。 哈扎爾汗國是中世紀唯一一個信奉猶太教的國家,擁有300多年的歷史(650年—1016年),疆域約占整個東歐領土的1/3,西起第聶伯河,東至咸海,控制著黑海和里海的大部分沿岸地區,當它滅亡時,哈扎爾猶太人的社區已經遍布東歐,足跡甚至遠達中國。 與卡拉伊姆人追溯祖先到亞歷山大大帝時代的猶太人相似,12世紀意大利猶太作家耶拉罕米爾·本·所羅門在編年史里,給哈扎爾人也安排了古代以色列十二部落的祖先,即諾亞(就是造方舟的那個)之子“閃”的后裔。 一篇說是猶大部落和一半西緬部落的成員居住在“Khasdi”的領土上;另一篇則說是以法蓮和一半的瑪西拿部落成員,兩者的共同點就是,都曾經向25個王國收取貢品。 更細致的說法來自公元948年,一位名為約瑟的哈扎爾可汗寫給西班牙猶太外交家哈斯代·伊本·沙普魯的信件,可汗宣稱哈扎爾人是陀伽瑪(諾亞的曾孫、雅弗的孫子、歌篾的兒子)第七個兒子“Kozar”的后裔。 看起來是不是很完美的“猶太復國記”故事? 問題是,現代的歷史學家不太同意這個神話,普遍結論是“哈扎爾人起源于突厥民族”,唯一比較糾結的就是,他們屬于突厥的哪一支,所以才提出了九姓回紇“葛薩”部落起源說、烏古爾起源說、匈人起源說、保加利亞起源說、阿卡提茲爾起源說和西比爾起源說。 非主流的、否認“突厥起源”的還有“斯基泰起源說”和“北高加索土著起源說”等。 不了解這些民族概念的讀者,可以直接看結論: ![]() 哈扎爾帝國的疆域圖。 這些民族和《圣經》神話肯定貼不上。 無論哈扎爾人的起源究竟是不是漢文史料中的“葛薩”回紇,在唐朝,由于絲綢之路的交流愈見頻繁,中國人的眼界,早就不再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了。 在《舊唐書》、《新唐書》還有《經行記》(作者杜環參與怛羅斯之戰被俘后撰寫的阿拉伯帝國游記)中,以“可薩”為名,敘述了一系列哈扎爾汗國的地理、風土。 所以,哈扎爾汗國也被為可薩汗國,一個曾經多次挽救基督教世界的“異教徒”。 為什么這么說?請聽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