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力拉升、主力對敲
一、主力拉升的技術特點 1、拉升是指股價主升的階段,行情誘人且升幅可觀。 ① 經常走出獨立于大盤的走勢,一般發生在大勢樂觀之時。 ② 強調快速,具有爆發性。 2、在拉升初期,經常出現連續軋空的走勢。 ① 經常呈現漲時放量、跌時縮量的特點。 ② 具有良好的技術形態,均線系統呈典型的多頭排列,主要技術指標處于強勢區,日K線連續收陽。 3、在同一交易日開市后不久或收市前幾分鐘,最易出現拉升現象。 ① 在剛開市后和閉市前,散戶并不知道自己所持的股票會上漲和上漲多少,所以此時掛出的賣單較少。 ② 莊家在這兩個時刻只需動用很少的資金就可將散戶的拋單統統吃掉,從而輕易達到拉升效果。 ③ 在尾市時拉升經常帶有刻意成分。 a、為了顯示莊家的實力,吸引散戶注意和跟風。 b、為了做K線圖,維系良好的技術形態,以達到騙線的目的。 二、主力拉升的技術形態 1、夾板式 ① 在當日上攻時,經常在“買三”和“賣三”位置上同時掛出大單子,之后把買賣價位不斷上移。 ② 與此同時,在分時曲線圖上經常沿45°角的斜率上推。 2、直拉式 ① 此類莊家一般實力強大,喜歡急功近利式的短線兇悍炒作。 ② 做期貨的資金在殺入股市時,多采用此種手法。 3、臺階式 ① 此類莊家往往不具備控盤的實力,或者由于關聯單位涉及面廣,無法保證絕對保密不走漏消息。 ② 采用此手法,可盡量減輕上行時的壓力。 4、波段式 ① 此類莊家一般較具耐心,多為中長線做莊。 ② 采用此手法,可采取循序漸進、穩扎穩打的手法。 三、主力拉升過程 1、一個完整的拉升過程含有兩個部分:買入拉升與對敲拉升。 ① 買入拉升在拉升的初期,目的是吸貨。 a、買入拉升是主力在收集籌碼階段必然要采用的手法。 b、任何一只股票都是從拉高吸貨開始。籌碼經過拉高買入及長時間的整理已高度集中,主力靠買入拉升地手法控制了盤中相當多的籌碼。 c、買入拉升階段,股價上漲緩慢;如果能清楚地判斷主力采用買入拉升手法吸貨,就可以大致估計出主力的持倉成本,今后股價出現任何變化,投資者都可以從容應對。 ② 對敲拉升在拉升的中、后期,目的是推高股價。 a、主力控盤以后,再度拉升的問題是沒有拋盤。沒有拋盤,買單就無法成交,股價就無法上漲;此時想推升股價,只有采取對敲拉升,即預先埋好賣單,再用買單消化,買價不斷上推中節節升高。 b、對敲拉升,因為上檔拋壓輕,漲勢必然輕松,這是投資者獲利最快地階段;持有這種股票,只要成交量不發生異常變化,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取最多的利潤。 2、對于吸貨階段來說,持續的打壓會讓散戶投資者持股信心越來越堅決,因為大家都知道沒有只跌不漲的股票,即已跌了這么多,就索性持股;為使吸貨成本盡量低,主力采用橫盤整理的手法,也一樣拿不到多少籌碼,沒有大幅的波動,投資者的操作策略不會輕意改變。 3、有效地吸貨手法只有緩緩地、持續地拉升股價,離底部有一段距離后,投資者如果再割肉出局,心理也會坦然許多,畢竟沒有賣在最低點,這一點充分體現了溫柔勝過暴力地哲理。當然,也有一些投資者認為這類持續弱勢表現的股價出現上漲就要適可而止地離場,也為主力吸貨帶來了便利,可以說:拉高是必然地,也是很有效地吸貨手法。 4、面對主力運作買入拉升或對敲拉升的手法時,只要股價在相對低位區域,就不要懷疑主力吸貨的本質,只要股價還保持著原有的上漲節奏,就不要懷疑主力推高股價的目的。 四、主力拉升手法 1、壓單對敲 ① 主力經過試盤后,覺得盤面較輕,浮動籌碼較少,可在賣一、賣二或賣三上壓上大筆賣單;然后,再分批快速買進。 a、此舉的目的是誘導多頭主動性買盤出現,刺激市場人氣,促進股價上漲。 b、如果在第一波壓單對敲的過程中,發現沒有跟風盤的話,主力應適時停止無謂的對敲,以免形成自拉自唱的局面。 ② 當股價輕松上揚到另一個臺階時,再次壓單對敲買進。 a、所不同的是,第二次壓單數量應高于第一次壓單數。 b、當再次分批買進時,在分時線上就會呈現出價漲量增的良好局面。 c、第三次也是如此,壓單的數量應一次比一次更大,從而促進成交量一波比一波放大,股價也一浪比一浪升高。 ③ 當日股價完成操作計劃之時,主力可適時拋出一批籌碼,打壓住升勢。 ④ 當股價向下回落時,又分批小單買進,控制股價走勢,引導和掌握股價。 ⑤ 在股價拉到當日操作既定目標時,也可在賣三或更上方掛出較大的賣單,壓制股價,在買三或更低一點價位掛上較大的買單,利用夾板的方式控制股價,促進股價在該區域內充分換手。 ⑥ 在壓單對敲的過程中,跟風盤蜂擁而至,很容易造成籌碼分流,喪失廉價籌碼。 ⑦ 壓單對敲拉升往往是先放量后漲價,而且股價分時線向上的漲勢較為緩慢。 2、直接對敲 ① 主力在賣一、賣二或賣三上掛單后,一般掛單量適中,主力迅速地一筆買走,股價隨之走高,成交量的放大和股價的漲升同步進行,這樣就避免籌碼被其他機構或投資者買走的可能性。如此反復,股價迅速推高。 ② 直接對敲拉升是成交量的放大和股價的漲升同步進行,而在分時線上的漲勢速度明顯要比壓單對敲的拉升速度快的多。 ③ 直接對敲拉升和壓單對敲拉升比較起來,更為隱蔽和安全。 3、梳式對敲拉升 ① 這種拉升方式,往往是主力實力較弱時采用的一種。 ② 主力手頭資金緊張,或者可用來對敲的籌碼較少,而大盤人氣較好,個股浮碼較小,在如此成熟的時機下,主力為完成操作計劃而采取的拉升方法。 ③ 由于主力手頭資金緊張,如果頻繁采用直接對敲拉高的方法,一旦股價做高,資金用完,彈盡糧絕時,就再也沒有資金護盤了,可是拉升時機又很好,那該怎么辦呢?主力只好利用有限的資金,每隔一分鐘或幾分鐘進行一次直接對敲拉高,成交量也逐步放大,股價穩步盤升,所不同的是成交量看起來每筆間隔都留有空隙,好像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梳子。 ④ 經過這樣運作,既拉高了股價,又不耽誤良好的戰機,還能護盤,第二天又可以運用前一天賣出的股票的資金進行周轉,也算識時務的明智之舉。 4、哄鴨子過河 ① 哄鴨子過河是指主力在下檔掛上一個大買單,通過不斷變幻買單的數量和位置,促進多頭人氣,促使股價上漲。 ② 這種拉升,不包含任何對敲成分,只是采用掛單上的微妙關系,給關注該股的投資者施加思想上的壓力,改變或進一步刺激其固有的思維定勢,從而贏得主動,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良好效果。 ③ 比如某股浮碼穩定,大盤又人氣高漲,可是該股缺乏主動性買盤,股價紋絲不動,關注該股的多頭都在等待逢低買進的機會,而欲賣出的空頭都在等待尋找高點拋出。 a、這時,主力只要在買一、買二或者買三上掛上虛張聲勢的大買單,并且頻繁向上移動該買單,促使一直關注該股的多頭按捺不住,恐怕等不到逢低買進的機會,只好主動向上買進上方的賣單。 b、這樣一來,股價不斷上漲,散戶多頭奮勇買進,多頭實力大增,而原來處于觀察的空頭逐漸心虛,漸漸產生惜售心理,主力只要在下檔不斷變換買單的價位和數量就可起到煽風點火的效果。 5、推土機式拉升 ① 推土機式拉升主要出現在行情上漲的末期 ② 推土機式拉升是指在下檔連掛三檔大買單,而在上檔則掛上均勻而較小的賣單。 ③ 通過這種掛單上的虛張聲勢的做法,誘導散戶和其他不明真相的投資者買進上方主力掛出的小批量賣單,股價在分時線保持一定角度的緩步上漲。 ④ 這種拉法雖然也有一定的上漲,但是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并不是拉升,而是主力出貨的一種手段。 6、釣魚竿式拉升方法 ① 此拉升方法和推土機式拉升方法在掛單上恰恰相反。 ② 釣魚竿式拉升方法是在賣一、賣二、和賣三上連掛三張較大的賣單,下檔則不掛或少掛買單。自己又通過不斷的對敲買進上檔之賣單的方法,促進股價上漲,引誘多頭買進,由于下檔買單極小,所以想賣出的空頭又無從下手。 ③ 從成交來看,外盤和內盤成交懸殊極大,外盤有時甚至大出內盤幾倍甚至十幾倍;但股價上漲的幅度卻與此不成比例,這也是一種邊拉邊出的方式。 ④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釣魚竿式拉升和推土機式拉升有著主力相同的出貨意圖。 a、兩者又同時出現在行情的末期。釣魚竿式拉升,可能出現的更晚一些。 b、釣魚竿式拉升比推土機式拉升主力顯得更為心虛一點。 c、推土機式拉升包含的對敲成份要比釣魚竿式拉升包含的對敲成份要少得多,也有可能不包含對敲成份。 d、推土機式拉升如果是出現在低位,也有可能是實力較弱的主力在虛張聲勢的造高股價,并不完全是出貨,而出現在高位則另當別論。 五、吸籌完畢后,拉升盤口分析 1、吸籌完畢是指股票經過一段時間下跌后,高位上的套牢散戶籌碼在低位割肉出局,主力在低位收集廉價籌碼的過程;散戶割肉越徹底,主力吸籌就越充分,控盤程度就越高,后期拉升的力度就越大。 2、拉升掛單、成交密度及漲速盤口分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① 掛單成交及漲速決定分時圖走勢,分時圖走勢決定K線形狀,多根K線決定K線形態,K線形態決定波浪的規律,波浪的規律決定股價的趨勢。 ② 通過拉升盤口分析就能準確的判斷主力拉升的欲望強烈程度和拉升力度的強弱。 3、拉升盤口掛單、漲速模式 ① 逼空式脈沖型拉升。 a、逼空式掛單是指在委賣五檔中連續有大賣單掛出,這些大單一般以遞增、遞減或一巨單的形式掛出,其中有主力掛單,也有散戶掛單;而委買五檔中的掛單卻很少,大有給人無法參與的假象,一旦主力把委賣盤中的掛單全部通吃掉,股價很快就會沖擊漲停,不給場外資金任何買入的機會。 b、成交密度越大,說明主力做多意圖越堅決,主力實力越雄厚。 c、脈沖型拉升是指股價在分時圖上表現為短時間內直線拉升,中途幾乎不停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