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1922年,時任北京大學校長、54歲的蔡元培決定續娶,并明確提出自己的擇偶條件:1、具備相當的文化素質;2、年齡略大;3、熟諳英文,能成為研究助手。結果,蔡元培娶了比他小22歲的周峻——原來她是蔡元培在上海創辦的愛國女校的一位學生,她一直暗暗愛慕著蔡老師。 第二、第三是近代歷史上最著名的兩對:魯迅與許廣平,沈從文與張兆和。 1923年許廣平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讀到二年級時,因為學校請北大教師兼課,才得以目睹大文豪魯迅先生的風采,魯迅那時給她們講授《中國小說史略》。若干年后當許廣平回憶這第一節課的感受時,這樣寫道:“許久許久,同學們醒過來了,那是初春的和風,新從冰冷的世間吹拂著人們,陰森森中感到一絲絲暖氣……”魯迅給女學生們上第一堂課,并不僅僅給許廣平一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年后,許廣平終于主動給先生寫了信,當然是模模糊糊試探試探。先生是語言大師,又怎能從字里行間讀不出愛意?魯迅當晚就回信稱之“廣平兄”,一下子便讓26歲的許廣平失眠了。從后來出版的《兩地書》中可以看到,這一對可愛的師生,起初簡直就像是玩文字游戲,互相捉迷藏,最后才捅破那層紙,魯迅便娶了小自己18歲的許廣平為妻。 沈從文與其他師生夫妻有些不同,他完全是靠死纏軟磨得到學生張兆和的。如果他像魯迅那樣長期地玩文字游戲,他永遠不可能成功——因為追張兆和的男生有一個排。他也有自知之明,在女學生的眼里他只是一只“癩”,因為與那些留洋歸來的教授相比,他一點資本也沒有,只是一個來自湖南湘西的讀過小學的窮文人。要不是胡適愛才心切,破例讓他到中國公學教書,他永遠也不可能遇到“白天鵝” 張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