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飛速發展,中國航空運輸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機場作為航空運輸業的主戰場,作為現代化城市的標志,為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舒適與便捷。 近日,隨著甘肅省制定了《甘肅省通用航空“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意味著甘肅的航空產業建設有了重大突破,此次規劃預計在五年時間(2016-2020年)里在甘肅全省總計布局200個通用機場,這標志著蘭州航空交通網絡體系越來越完善,同時也對蘭州人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改變。 本規劃立足于甘肅省的經濟社會發展、城市規劃、產業布局和資源分布等條件,提出甘肅省通用機場及配套設施規劃及建設方案、通用航空產業規劃與發展方案及相關運營保障措施。 此次規劃結合全甘肅省地域范圍,構建了甘肅省通用機場“341”總體布局,包括35個一類通用機場,45個二類通用機場,120個三類通用機場。 甘肅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20年) 按照《通用機場建設規范》和《民航西北地區通用機場建設管理程序(試行)》,結合各類通用機場功能定位,布局規劃形成以一類通用機場為骨干、二類通用機場為支撐、三類通用機場為有力補充的功能完善的甘肅省通用機場體系。此外,全甘肅省既有和規劃運輸機場,均提供通用航空服務。一類通用機場(35個) 一類通用機場主要滿足甘肅省及周邊區域基本航空服務、航空運動、通用航空產業園及社會公共服務的機場構成。原則上在通用航空服務需求較強、既有和規劃運輸機場服務覆蓋較弱、空域條件相對較好,以及優先保障支線機場和通用航空產業園布局規劃的區域進行布局。 具體分布在榆中、九州、會寧、景泰、白銀水川、平川、張家川、武山、麥積、肅州、肅北、阿克塞、玉門、瓜州、甘州、民樂、臨澤、涼州、民勤、漳縣、岷縣、渭源、安定、康縣、宕昌、涇川、靜寧、環縣、華池、正寧、廣河、積石山、臨潭、瑪曲、迭部。其中,平川、安定、涼州等區預留支線機場建設條件。 根據規劃布局的35個一類通用機場的功能定位,主要服務于各縣市(區)城區或通用航空產業園,參照機場場址基本要求,結合其所在縣城發展現狀與規劃、經濟發展、資源分布、綜合交通等情況,初步確定上述35個一類通用機場場址范圍。 一類通用機場功能定位及場址范圍二類通用機場(45個) 二類通用機場主要承擔農牧業作業、航空護林、低空旅游、應急救援等服務。在通用航空服務需求次強、通用航空服務覆蓋薄弱的區域進行布局。 具體分布在紅古、皋蘭、永登、峪泉、永昌、白銀銀西、靖遠、甘谷、秦安、清水、金塔(航空城)、敦煌雅丹、肅南、山丹清泉、高臺、山丹馬場、古浪、天祝、通渭、隴西、文縣、兩當、西和、禮縣、徽縣、武都、崇信、莊浪、靈臺、華亭、崆峒區、鎮原、寧縣、慶城、合水、康樂、和政、永靖、臨夏、東鄉、舟曲、卓尼、夏河、碌曲、合作。 根據規劃布局的二類通用機場的功能定位,考慮與現有運輸機場和規劃的一類通用機場相互,參照機場場址基本要求,結合其所在區城市發展現狀與規劃、經濟發展、資源分布、綜合交通等情況,初步確定上述45個二類通用機場場址范圍。 二類通用機場功能定位及場址范圍三類通用機場 三類通用機場是除一類、二類外的所有通用機場,主要為直升機臨時起降點、臨時停機坪等。主要滿足低空旅游、醫療救援、高速公路事故救援、城市消防、緊急事件處置、水上起降點、商業和個人使用等提供臨時起降服務,以按需設置原則進行布局。 根據全省醫療資源、高速公路、重要建筑物、旅游景區(含房車露營地)及河流水庫等資源的分布情況,共布局120個。 具體為:在全省醫院布設三類通用機場15個(蘭州市2個、其余市州各1個),在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布設三類通用機場28個(全省28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均布設),在重要建筑物布設三類通用機場20個(全省摩天大樓、政府重要辦公場所等),在適合低空旅游的3A級以上景區(含房車露營地)布設三類通用機場45個,在大型酒店及個人設施等布設三類通用機場12個。 甘肅省旅游景區三類通用機場分布 甘肅省作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以及我國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業基地,是西部最具有潛力的發展地域之一。大力發展通用航空,將有利于推進甘肅省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壯大文化旅游業、強化公共服務保障能力。以通用機場和通用航空產業為抓手,積極發展通用航空,有利于甘肅更好地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實現全省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對強化連接歐亞大陸橋的戰略通道及其交通、商貿物流的重要樞紐地位,意義重大。 甘肅省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區位優勢突出,在通用航空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方面已有初步發展,目前現有通用機場均為三類通用機場(臨時起降點),分別為位于蘭州軍區總醫院和蘭州市公安局的直升機停機坪;籌建中通用機場有三個,分別為酒泉肅州通用機場、武威通用機場和白銀通用機場;持有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共有7家。目前,甘肅省主要依托蘭州中川國際機場、敦煌機場、嘉峪關機場、金昌機場、慶陽機場等運輸機場開展人工降雨、飛行訓練、航空運動、空中游覽等通用航空業務。 甘肅省持有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的通用航空企業概況 甘肅省通用機場以服務甘肅、輻射西北為出發點,按照“層次分明、合理分工、聚集發展”的原則,構筑甘肅省通用航空服務圈,打造“三大通用機場群、五大通用機場體系”的服務體系,同時與運輸機場相輔相成,與其他交通方式有效銜接,助推全省綜合交通體系建設。一、構筑三大通用機場群 根據甘肅省各市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在統籌全省現有運輸機場基礎上,按照通用機場功能和建設條件,構建以運輸機場聯合保障為基礎,綜合型通用機場為重點,專業型通用機場和起降點共同發展的通用機場群。《甘肅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重點打造中部城市群、河西走廊城市帶、隴東隴南城市帶三大城鎮區域。因此,甘肅省通用機場體系,應面向中部城市群、河西走廊城市帶和隴東隴南城市帶等不同服務需求重點,構建三大通用機場群。 甘肅中部城市群,城鎮密集,經濟社會發達,公商務活動頻繁。該區域對航空服務的個性化、多樣性需求急迫。大型都市城市管理問題將隨著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日益突出。 中部城市群通用機場(不含起降點)的功能定位二、河西通用機場群 河西走廊城市帶位處“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通道,力求通過發揮酒嘉、張掖、金武等城市組團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同城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以形成河西走廊城市帶發展新格局。該地區旅游資源豐富,且具有獨特的航空體育運動地理和氣象優勢,低空旅游、航空運動、飛行培訓、應急救援等通用航空服務需求強烈。 河西走廊通用機場(不含起降點)的功能定位三、隴東隴南通用機場群 隴東隴南城市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的重要門戶,力求通過天水及平慶城市組團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區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鎮建設,加強資源整合和產業集聚,推進形成特色鮮明的隴東隴南城市帶。該地區空域條件較好,旅游資源豐富,飛行培訓、低空旅游、應急救援等通用航空服務需求強烈。 隴東隴南通用機場(不含起降點)的功能定位 綜合考慮布局結果及甘肅省各市縣的實際情況,按照通用航空需求強烈程度、是否有意向投資建設,以及重點向老少邊窮地區、各市州所在地及通用航空產業園等傾斜的原則,制定甘肅省通用機場建設時序。 甘肅省通用機場規劃實施時序 近期實施計劃通用航空產業基地情況 蘭州通用航空產業園:目標定位——輕型飛機制造、飛行員培訓、航空體驗中心。占地約800畝,項目總投資約4.6億元,預計2020年實現產值20億元。 白銀通用航空產業基地:目標定位——輕型運動飛機、直升機、試驗機、滑翔機等制造與維修,低空旅游等。占地約400畝,預計到2020年實現年產量500架,產值約15億元。 張掖通用航空產業基地:目標定位——輕型飛機整機及零部件制造、滑翔機、熱氣球制造,金融租賃、保險等。占地約500畝,預計到2020年實現年產量500架,產值約18億元。 武威通用航空產業基地:目標定位——輕型通用飛機組裝、制造。占地約180畝,項目總投資約3億元,預計到2020年實現年產量200架,產值約9億元。 酒泉通用航空產業基地:目標定位——熱氣球制造、輕型運動飛機和滑翔機維修,同時開展通用航空金融租賃、保險、航空會展業務,預計2020年實現產值5億元。 嘉峪關通用航空產業基地:目標定位——航空小鎮、通用航空維修基地、航材物流及航空會展。占地面積3500畝,預計2020年維修通用飛機160架次,航材物流1.8萬噸/年,產值約5億元。 甘肅省通用航空產業空間布局圖麥肯錫預言 根據麥肯錫報告統計,截至2007年,中國民航市場的消費者大約有1.07億人,其中,“繁榮大城市”(定義為已經擁有每年旅客吞吐量600萬以上人次的大型機場的城市),提供了這1億多旅客中的8%;“穩步增長城市”(擁有100-600萬人次的中等規模機場),以及“跨越式增長城市”則分別貢獻了16%與15%的旅客數量,剩下的旅客,是由眾多小城市機場所帶來的。 到2020年,使用中國機場的乘客數字將上升至3.75億,但屆時“繁榮大城市”的機場將運送高達26%的乘客,“跨越式增長”城市會運送33%的旅客;同時,那些中等規模的“穩步增長城市”,旅客量份額將被攤薄至12%,至于小規模機場,份額更縮水一半至29%。 城市化的進度不同,帶來航空運輸量的差異。一些甚至從未想過要成為區域樞紐的城市已經擁有了與其人口和收入不成比例的航空乘客人次;另一方面,有些城市的航空客運量和人均GDP水平都較低。因此投資錯誤的城市會導致不佳的回報。 機場建設短期生財模式的風險 目前我國機場建設項目的資金來源主要有財政撥款、專項基金(機場建設費、民航建設基金)、銀行貸款、外資及機場自籌,融資缺口較大。因此較低的土地購置費用一來節省了機場開發建設的成本,二來為機場運營帶動周邊土地升值創造了較大的預期空間。但是這種短期的生財模式并不適用于所有機場區域的開發,在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風險: 風險1:對土地成本的低估導致投資加大,盲目浪費增加; 風險2:機場本身運營回收周期過長,土地升值杯水車薪; 風險3:城市化進程無法確保土地升值收益大于機場建設初始投資。 總之,機場城市的規劃與建設應符合相應區域的經濟發展階段及城市發展規律,單純的大投入或許為城市運營的經濟性和集約性留下隱患,應該引起城市運營者的反思。 縱觀大都市城市形態歷程表明,伴隨交通運輸形式的發展與改變,城市形態最終進入“機場城市”時代,辦公物業、零售商業、娛樂設施等綜合性功能充分結合,被戰略性地分布在機場的周邊,創造性地形成了一個“機場城市”而非僅僅為“城市機場”,由航空后勤不斷衍生和豐富的功能創造了一個新的城市形態——機場城市。 大型綜合空港都市的形成,通常是建立在三個因素的基礎之上:首先要具有機場引擎,體現為樞紐機場帶來的龐大的客運量和貨運量;其次要有區域支撐,背靠都市經濟圈及發達區域,同時已經形成臨空指向型產業;最后,要有機遇的推動,承接經濟全球化分工、產業升級轉型、城市郊區化發展的戰略機遇。 機場形成了新的中央商務區,航空指向型商務匯聚和集中的輻射范圍超過25公里,聚集發展、豐富航線、迅速移動是最佳的發展方式,著名的商業地產組織定律中的3L(區位、區位、區位)法則已經被3A(可達、可達、可達)所取代,人和貨物往返于機場的時間和成本(而不是距離)成為決定產品開發價值的最關鍵因素。 機場的建設對城市經濟有著顯著的拉動作用,本規劃的制定與實施,有利于整合甘肅省現有通用航空資源,搭建通用航空發展的基礎平臺,實現甘肅省通用航空產業良性互動發展,隨著甘肅200個通用機場的布局,蘭州這座城市也即將起飛進入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同時也將近一步邁進“機場城市”的時代。 機場就像翅膀,可以看做是甘肅當地經濟發展強有力的空中羽翼。最新機場規劃建設的熱潮將來會把蘭州城市的建設帶入了一個全新的航空時代。 更多詳情請關注“蘭州方程式”官方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