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中,蘇氏父子就占了三席,這確實牛到了極點。而他們父子三人之中,蘇軾的成就又最高,今天咱們就來說說蘇軾。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 。北宋眉州眉山人(現在屬于四川),祖籍河北欒城,著名詩人、詞人、散文家、書法家、畫家、美食家、政治家。【能有如此成就者,五千年只此一人?!】 20歲的時候,蘇軾就中了進士,因為文章寫的好,還和主考官歐陽修留下了“出人頭地”這個成語。不過蘇軾這個人當官也不是很順利,雖然曾經短暫地獲得過皇上的信任,紅了一陣子,但更多的時候,還是被貶官到外地。他曾經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當過地方官,給當地的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1080年,有人舉報蘇軾的詩里面有謀反的嫌疑,于是皇上就要嚴厲處罰他,把他抓進了監獄,甚至要殺了他,這就是“烏臺詩案”。最終,蘇軾保住了性命,但是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蘇軾從省長級別的官員一下子變成了派出所的副所長,這相當于從喜馬拉雅山上面直接被扔到了地上,蘇軾受到的打擊可想而知啊。可是他并沒有一蹶不振,他心胸寬廣,這個時期寫下的大量的詩詞文章,代表了他的最高成就。
換了皇帝之后,蘇軾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王安石他們的新黨執政,蘇軾與他們不和,再次被貶官到了海南島。那時候的海南島,是蠻荒之地,去了十有八九會死在那里。不過蘇軾的豁達再次就了他,他在那里生活的很好,“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老先生總能找到快樂來安慰自己。再次換了皇上以后,蘇軾被赦免了,可惜,在回京城的途中于常州病逝。南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所以又被稱為“蘇文忠公”。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并稱“三蘇”,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法,為“宋四家”之一【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四位大書法家】;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散文代表作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黠鼠賦【據說為11歲時所作】 蘇子夜坐,有鼠方嚙。拊床而止之,既止復作。使童子燭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聲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發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童子驚曰:“是方嚙也,而遽死也?向為何聲,豈其鬼耶?”覆而出之,墮地乃走,雖有敏者,莫措其手。 蘇子嘆曰:“異哉,是鼠之黠也!閉于橐中,橐堅而不可穴也。故不嚙而嚙,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吾聞有生,莫智于人。擾龍伐蛟,登龜狩麟,役萬物而君之,卒見使于一鼠,墮此蟲之計中,驚脫兔于處女,烏在其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為多學而識之,望道而未見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嚙而為之變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無失聲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于蜂蠆,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覺。使童子執筆,記余之作。 詩歌代表作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飲湖上初晴雨后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詞代表作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水調歌頭 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浣溪沙 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1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書法代表作 寒食帖 繪畫代表作 美食代表作【東坡肉】 賦代表作 前赤壁賦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qǐng)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jiǎng),擊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yú)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hè)之潛蛟,泣孤舟之嫠(lí)婦。 蘇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wèi)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liáo),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zhú 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釃(shī)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侶魚蝦而友麋(mí)鹿,駕一葉之扁(piān)舟,舉匏(páo)尊以相屬(zhǔ)。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須臾(yú),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fú)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zhǎng)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fú)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gǒu)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shì)。”客喜而笑,洗盞更(gēng)酌(zhuó)。肴(yáo)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