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林 猶豫了半年多的菲律賓今天(12月30日)終于宣布,將正式簽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加入由中國牽頭和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至此,菲律賓也成為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中,最后一個簽署協議的國家。由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授權的菲政府代表將于31日前簽署協議條款。 分析人士認為,菲律賓之所以如此“謹慎”或“猶豫”,是因為一方面亞投行是美國領導的世界銀行和日本領導的亞洲開發銀行的強有力對手,另一方面菲律賓和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存在分歧,菲方擔心中國會利用亞投行對其成員國施加影響。 本來,菲律賓作為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是可以在今年6月28日于北京簽署亞投行協議的。但出人意料的是,菲方卻決定暫不簽署協議——暫緩加入。菲律賓財長財務官羅伯特·譚表示,菲律賓不會在6月29日北京舉行的《亞投行協定》簽署儀式上簽字。他表示:“我們會觀察該簽字儀式并參加部長級會議。” 菲律賓的這一舉動,與阿基諾三世所說的“菲律賓對加入亞投行‘非常、非常謹慎’”有關。6月初,他在日本訪問時表示:“我們對財政責任的理解應該基于亞投行的治理結構如何,可以負擔得起的濟援助不會受制于我們兩國間變化不定的政治關系和領導的支持。” 這番話是針對中國的。由于南海問題致中菲雙方關系緊張,菲要加入亞投行,感覺氛圍有些不對勁。菲律賓在是否加入亞投行上,與加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一樣,也出現了反復。不過,這次反復或許是美國在背后操作的結果。由于美國對中國主導亞投行很不舒服,巴不得菲律賓來攪局亞投行。 眾所周知,中國跟美國正在博弈兩個東西在臺面上,一個是TPP,還有一個就是亞投行,這亞投行本來是一個形勢一片混沌的,沒想到今年3月12日英國突然宣布要加入亞投行,之后整個形勢就急轉直下,其創始成員國達到了57個。至于菲律賓,如果真的要與中國作對,暫緩加入,甚至退出,也無關緊要,因為要加入亞投行的國家還有很多。 菲律賓這樣的國家,屬于自我錯位型,往往是螞蟻扮大象,害的是自身。而菲律賓不根據國內經濟需要,作出暫緩加入亞投行的決定,這說明,菲律賓而在關鍵時刻,要看美國的臉色行事,仍然沒有擺脫殖民地從屬心態。 如今菲律賓對加入亞投行的態度出現180度的轉彎,況且,美國也沒有攔住菲律賓加入亞投行。究其原因,主要是菲律賓基于獲取更多好處的國家利益至上的考慮的。就象英國不顧美國的反對也要加入亞投行一樣。菲律賓之所以在領土主權問題上存在對立的情況下尋求加入亞投行,是因為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于經濟增長。 據總部位于馬尼拉的亞洲開發銀行估計,2010年至2020年,菲律賓基礎設施融資需求將達到1271億美元,年需求約為115.6億美元。如果菲律賓進入了亞投行,即使短期內不能得到可觀收益,但是卻可以以較低利息得到貸款完善基礎設施,助推國內工業發展。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在菲律賓投資,為其注入“強心劑”。 其實,加入了亞投行,在亞投行投資基礎設施和其它項目過程中,可以方便菲律賓從中分一杯羹,對于菲律賓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基礎設施等項目是促進發展所急需的,又何樂而不為。而且參股亞投行,面對亞洲和世界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市場,可以說是一筆穩賺不賠的投資。 菲律賓暫緩加入半年,在南海問題上時不時地挑釁中國,給中國帶了很多麻煩,可美國除了向菲律賓提供了幾艘二手軍艇外,幾乎沒有得到什么經濟援助,反而喪失了與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進行合作的機會。 正如菲財政部長普里西馬在30日的公告中所說的那樣,由中國牽頭的亞投行是旨在解決投資需求的很有前途的機構,將幫助許多國家彌補融資缺口。菲律賓相信亞投行將與現有多邊機構相互補充,促進經濟增長。這說明,菲律賓并不傻,阿基諾三世也想通了,總算趕在2015年的倒數第二天完清了相關手續,搭上了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的最后“一班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