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文化分型及年代的修正 關于齊家文化的分型及年代在學術界分歧比較大,有些專家學者認為齊家文化早于仰韶文化,仰韶陶是由齊家陶演化而來,還有些專家學者認為齊家文化晚于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和辛店、寺洼文化同期。從陶器方面來講,齊家文化與仰韶文化是屬于兩個系統,不能說齊家文化是由仰韶文化演化而來的,也不能說仰韶文化是由齊家文化演化而來的。當時的情形似乎是這樣的:齊家文化抵達隴南的時候,甘肅仰韶文化的極盛時代已經過去。在有些地方,齊家文化便取而代之;在另外一些地方,齊家文化并沒有侵入,當地的仰韶文化仍保守傳統,但逐漸各自演變,并且有時候與齊家文化相混合,相摻雜。因為在齊家坪及朱家寨二處,齊家陶片與晚期的仰韶陶片混合在一起,但是齊家坪以齊家陶為主,而朱家寨以仰韶陶為主。這兩種陶器,在旁的遺址也有混在一起的。 至于齊家文化的絕對年代,安特生最初估計它很早,以為是公元前3500年——3200年。后來有人將齊家陶與歐亞北區晚期新石器陶器作比較,推論齊家坪及朱家寨的文化,不會比公元前2000年早過許多。安特生也重新估定它為公元前2500年——2200年,換言之,比他從前所估計的移晚1000年。同樣的,他也將仰韶文化移晚,以為是在公元前2200年——1700年。但是前中央研究院在河南幾個史前遺址發掘的結果,由地層上證明在仰韶文化層和殷商文化層之間有一層龍山文化的堆積。這龍山文化是一種新石器文化,其特征是細薄光亮的黑色陶器。安特生的最新所估計的仰韶文化年代,似乎沒有替這龍山文化保留余地,因為據傳說殷商開國是在公元前1766年。但是我們又不能將齊家文化移早。前面已曾說過,齊家文化不會比公元前2000年早過許多。如果我們根據新證據,將齊家和仰韶文化的相對年代加以修正,互相倒轉,這些困難問題便迎刃而解了。河南區域的仰韶文化一定比殷商期早過許多,至少是隔離一個黑陶文化期(即龍山文化)。甘肅地區的仰韶文化的年代和在河南區域的大致相差不遠。至于齊家文化,不會比公元前2000年早過許多,但是也許是比之晚過許多。研究陶器形制的結果認為仰韶文化要比齊家文化早得多。仰韶文化文化中的無彩陶器,其制作的技術是比齊家陶器幼稚拙劣,紋飾也沒有齊家陶器精致。但這是技術的“退化”現象,并不能說明齊家文化比仰韶文化早。1945年在齊家坪的一次試掘中,曾在齊家文化層深達1米處掘到一片仰韶彩陶,這次發掘所得地層上的證據,可以證明甘肅仰韶文化應該較齊家文化為早,這些事實已被很多學者所認同。 后來有些專家學者又將齊家文化放在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的后面,認為與辛店、寺洼文化的時代相關聯,這種觀點在學術界流傳了很長時間。偶然一次機會,中央電視臺3套節目播放“喇家村史前部落的最后瞬間”的專題片(北京科影廠《發現之旅》欄目供稿),影片反映的是位于青海省和甘肅省交界處的一個村落,名叫“喇家村”在距今約4000年的一次大地震中覆滅的情景:一夜之間巖漿噴發,泥石流奔瀉,房屋倒塌,人員失蹤,遍地都是陶罐,而且這些陶罐大部分是齊家喇家文化類型。在距今約4000年已有齊家文化類型存在,那么有些專家講齊家文化和辛店、寺洼文化放在一起顯然是不合適的,筆者認為:根據考古遺址中齊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的疊加關系分析,齊家文化與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屬于同一時期,或者稍早于馬廠類型。年代大約在距今4400年。 2000年,青海省考古所在喇家村進行了挖掘考古,才揭開了喇家村史前部落最后瞬間的謎團,也搞清了齊家文化與喇家文化的關系和先后順序。 請告訴您身邊的小伙伴們,學習更多的彩陶知識,關注蘭州彩陶藝術博物館公眾微信哦,可以直接搜索“蘭州彩陶藝術博物館”或者“lzctysbwg”,也可掃描二維碼哦!動動手指點擊右上角分享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