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果Tips:三年級數學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從代數到幾何,但難度不大,一二年級基礎好的小朋友可以輕松掌握。但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需要保持專注度,比如應用題中出現的單位換算,不要犯低級錯誤。對此,學生應養成整理錯題集的習慣。另外,草稿紙是你們的好伙伴,有些題目空想容易犯錯,紙上一畫就一目了然。 滬教版數學三年級第二學期總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1、遞等式 同級運算:符號都是加減或乘除的運算。 兩級運算:符號既有加減又有乘除的運算。 同級運算可以巧算。兩級運算不能巧算,只能按運算順序計算。 遞等式運算順序:先算括號,再算乘除,最后加減。 巧算(加括號:前面是加號,后面加括號,不變號。前面是減號,后面加括號,要變號。 移位置:符號跟著后面數字一起移動。) 2、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大于等于半個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舍去。 用滿格的格數加上大于等于半格的格數,就是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3、面積單位1dm2 (1)讀作1平方分米,寫作1dm2,表示邊長是1dm的正方形的面積 (2)面積單位有m2 dm2 cm2 (3)1 m2=100 dm2 1 dm2=100 cm2 1 m2=250000px2 4、組合圖形的面積用割、補的方法 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步驟(1)根據圖形選擇割或者補的方法,用尺畫出虛線(2)計算出和面積有關的邊的長度(3)計算面積,再相加或者相減(4)注意單位是cm2,dm2,m2(5)凸字形用割,凹字形用補 第二單元 1、速度 每分(每秒、每時)行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單位是復合單位。 例 寫作:85米/分 讀作:八十五米每分 表示:每分鐘行85米 2、速度、 路程、時間的關系(做題時請注意單位) 時間×速度=路程 路程÷時間=速度 路程÷速度=時間 3、用兩位數乘 (1)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估算 例:48×63的積在(2520)與(3150)之間,接近(3150)。 思考方法:48離整十數50更近,用48估算,估成40×63=2520與50×63=3150。 (2)兩位數與三位數的估算 用兩位數估算成相鄰的整十數 如152×56中,雖然152更接近整十數,但還是用56去估算。 (3)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分拆計算 參考書p14 ①可以把其中一個兩位數分拆成兩個一位數相乘。②可以把一個兩位數分拆成一個整十數加一個一位數,再分別與另一個數相乘。③或者可以一個兩位數分拆成一個整十數減一個一位數,再分別與另一個數相乘。 第②種方法最好。 (4)兩位數與三位數的分拆計算 把兩位數分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再分別乘以三位數。 (5)兩位數乘以兩位數,兩位數乘以三位數的豎式計算 數位對齊;多位因數放上面;下面因數從個位乘起,再計算十位,積相加;注意進位。 因數中的數字在十位上表示幾十,數字在百位上表示幾百 例:25×86中86的8在十位上表示的是80, (6)末尾有零的豎式計算 把零前面的數字對齊,畫虛線,先在虛線左邊豎式計算,再在虛線右邊加上0,兩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加幾個0。 注意300×120這類題目,0前面的數字對齊后,12的位數比3多,要把120放在上面,300放下面。 4、兩位數除兩位數,兩位數除多位數 (1)分拆計算(見書p31) (2)除法的計算方法 ①推算法 ②整十數試商法 ③首位試商法 ④同頭無除初商9 當初商乘以除數的積大于被除數,初商大了,要改小 當余數大于除數,初商小了,要改大 (3)豎式計算(商、乘、減、落) 先確定最高位的位置,以及幾位數 每次除得的余數要比除數小 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哪一位的上面 不夠商1用0來占位 驗算: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特別注意除數末尾、中間有零的情況 (4)三位數除以兩位數時,只要看被除數的前兩位,當前兩位小于除數時,商是一位數,當前兩位大于或等于除數時,商是兩位數。 四位數除以兩位數時,只要看被除數的前兩位,當前兩位小于除數時,商是兩位數,當前兩位大于或等于除數時,商是三位數。 方框不在首位,要考慮0。 例:1)□74÷57的□里填( ),商是一位數? 思考方法:只有□7<57,在十位上不夠商1,看前三位,最高位在個位上,商是一位數,所以□里填1—4 2)□74÷57的□里填( ),商是兩位數? 思考方法:只有□7≥57,在十位上夠商1,最高位在十位上,商是兩位數,所以□里填5—9 5、運動會上的小統計 條形統計圖要寫標題,單位,統計項目(橫),刻度(豎),長條 長條要用尺畫,斜線涂色 注意每一格的數量(根據數據和格子數,用數據÷格子數,合理安排每一格的數量,一般每格為1、2、5、10、100等) 第三單元 1、整體與部分 整體與部分是相對的。可以把一樣物體作為整體,也可以把多樣物體作為整體。 2、幾分之一 (1)一個整體平分成幾份,每部分就是整體的幾分之一。 寫作:1/2 讀作:二分之一 (2)會用p40-41的話填空(不要忘記后半句要有單位)。 (3)對于相同的整體,平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平分的份數越少,每一份就越大。 3、幾分之幾 (1)把一個整體平分成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幾分之幾。幾個幾分之一,就是幾分之幾。 (2)分數 分子 ----> 取其中的幾份 分母 ----> 平分成幾份 例: [ 5/8 ] 把一個整體平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就是5/8,讀作八分之五。5個1/8就是5/8 。 (3)當分數的分母和分子相等時(0除外),這個分數就表示1。(書p45) 第四單元 計算器(書p48—54)自己閱讀了解。 第五單元 1、周長 (1)繞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周長 (2)求圖形的周長①標出每條邊的長度②依次相加(或用移的方法簡便計算) 2、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與面積公式 長方形 周長=2×(長+寬) 長=長方形周長÷2—寬 寬=長方形周長÷2—長 面積=長×寬 正方形 周長=4×邊長 邊長=正方形周長÷4 面積=邊長×邊長 3、周長相等時,面積不一定相等。 第六單元 1、乘與除 給4張數字卡片,兩位數乘以兩位數,哪題積最大? 哪題比較小? 思考:先把數字大的兩張分別放在十位上,數字小的兩張放在個位。這樣,可以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再計算兩個算式的積,哪個比較大。 先把數字小(除了0)的兩張分別放在十位上,數字大(或者0)的兩張放在個位。這樣,可以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再計算兩個算式的積,哪個比較小。 2、周長與面積的關系 ①已知長方形周長、長,求面積 先用寬=長方形周長÷2—長,求出寬,再長×寬求面積 ②已知長方形周長、寬,求面積 先用長=長方形周長÷2—寬,求出長,再長×寬求面積 ③已知長方形面積、長,求周長 先用面積÷長,求出寬,再用2×(長+寬)求周長 ④已知長方形面積、寬,求周長 先用面積÷寬,求出長,再用2×(長+寬)求周長 ⑤已知正方形的周長,求面積 先用正方形周長÷4,求出邊長,再邊長×邊長求面積 ⑥已知正方形的面積,求周長 先想邊長是多少,再用周長=4×邊長,求出周長。 3、誰圍出的面積最大 周長÷2=長+寬 周長相等時,長、寬越接近,面積越大。 當長、寬相等,就是正方形時,面積最大。(有時周長不是4的倍數,那么只有長、寬接近的情況) 4、三種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例子
不重復,不遺漏地排列。 |
|
來自: 昵稱2995323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