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料的鑒別,一聽,二看,三摸。一聽是聽壺蓋與壺口的磨擦聲,有沙沙的聲音,聲音質感清脆,帶有金屬感。二看,胎體有窯火,窯灰,比較暗沒有光亮。三摸,把手指按住壺表面,不粘手,有摸豆沙的感覺。掌握了這三點基本上可以分辨紫砂與非紫砂料壺的鑒別。好的紫砂料做出的紫砂壺非常透氣,一般來說在暑天可保茶湯一夜不餿。 現在黃龍山料價格昂貴,某些品種的泥料儲藏量很小,有些不法的商人,甚至使用高嶺土加石英砂、刨花水和致色金屬氧化物調制的化學泥。金屬氧化物往往超標添加,所以化學泥做出來的茶壺,顏色鮮艷,甚至有些妖艷。真正的紫砂泥色澤沉穩,就算是朱泥,也有一種厚重感,顏色正而不妖。經過人的長時間玩賞,顏色會發生變化,這就是愛壺人所說的“養壺”,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有一種金玉的潤澤之感,而化學泥則絕對不可能再有其他的變化了,且長期使用化學泥,超標的金屬物被溶解出來后,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在湖畔的巖石里可以看到,巖石與巖石之間的夾層里閃爍著的就是云母片。 據介紹,這些富含云母的片層經過風化后就是最好的紫砂礦料。其實歷史上紫砂礦的開采一直是夾泥的開采,而并非礦石。直到1960年代原料總廠成立,才設置分揀車間,將紫砂礦料從開采出來的夾泥中分檢出,供給紫砂工藝廠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