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中沖穴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中風昏迷、熱病心煩、舌強不語、頭痛、心痛等,中沖穴位的位置具體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圖解中沖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
【中沖穴位位置圖】

【圖解中沖穴的位置】
【中沖穴的位置】位于人體手中指末節尖端中央。一說在中指橈側指甲角旁約0.1寸處。
【取穴方法】仰掌,微屈指,在手中指尖端之中央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指腱鞘及鞘內指深屈肌腱、末節指骨粗隆。皮厚,富有汗腺,但沒有汗毛和皮脂腺。穴位皮膚由正中神經指掌側固有神經的指背支分布。該部位神經末稍非常豐富,角覺特別靈敏,可辨別物體的質地和形態。指掌側的皮下脂肪積聚成球,有纖維隔介于其間, 皮膚連于指骨骨膜及腱鞘,指掌側固有神經伴行的同名動脈,發出指掌支,在指端形成豐富的血管網,營養指骨、關節、腱膜和皮膚。

【穴名解說】
【中沖穴】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手厥陰心包經。井(木)穴。
(1)“中沖穴”?!爸小?,與外相對,指中沖穴內物質來自體內心包經?!皼_”,沖射之狀也。該穴名意指體內心包經的高熱之氣由此沖出體表。本穴物質為體內心包經的高熱之氣,在由體內外出體表時是沖射之狀,故名“中沖穴”。
(2)心包經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物質是來自體內心包經的高熱之氣,且由本穴的地部孔隙而出,故為心包經井穴。

(3)中沖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體內心包經外出體表的高熱之氣,此氣外出體表后急速散熱降溫,所行為天之中下部而不能上行天之天部,表現出木的生發特性,故其屬木。
【穴位含義】體內心包經的高熱之氣由此沖出體表。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高熱水氣。
【運行規律】急速散熱降溫而行于天之中下部。
【功能作用】發散內熱。
【按摩中沖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主治病癥】中風昏迷、小兒驚風、熱病心煩、舌強不語、頭痛、心痛等。
【作用功效】中沖穴,回陽救逆、醒神通絡
【臨床應用】中沖穴現代常用于治療昏迷、中暑、心絞痛等。
【中沖穴位配伍】中沖穴配金津穴、玉液穴、廉泉穴治舌強不語、舌本腫痛;中沖穴配商陽穴治耳聾時不聞音;中沖穴配內關穴、水溝穴、勞宮穴、曲澤穴治小兒驚風、中暑、中風昏迷等。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治法原則】寒則點刺出血(血必黑或稀淡),熱則瀉針出氣(莫出其血)。
【針灸療法】淺刺0.1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艾灸方法】中沖穴,艾條灸5-10分鐘,中沖穴,艾炷灸1-3壯。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壓中沖穴,力度要適中,每次5分鐘,每日2次。

【中沖穴治療便秘的方法】中沖穴位于雙手中指尖,是手厥陰心包經的一個穴位。掐按中沖穴,常用于心絞痛、昏迷、嚴重痛經等癥的急救。臨床發現,便秘時用拇指指端掐按點壓中沖穴,有緩解緊張、促進排便的作用。掐按中沖穴此法也可用于預防便秘,特別適應于老年人。
【中沖穴預防疲勞】人雙手中指的指尖是中醫經絡學上的中沖穴。中醫認為,此穴對疼痛較為敏感。人們若在困倦時揉捏此穴,能起到醒腦提神的功效。
操作方法:先用左手揉捏右手的中沖穴1分鐘,再用右手揉捏左手的中沖穴1分鐘,然后比較一下兩只手的疼痛感。哪一只手的疼痛感較明顯,就再揉捏那只手的中沖穴(那只手中沖穴的疼痛感明顯,說明這一側的肢體較疲勞),直到雙手的疼痛感相等時停止揉捏。
【免責忠告】此文章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