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一年前寫的一篇老文章,今天進一步做了修改充實,希望對大家所有啟發。那還是在自己剛開始進入秘書這一行,記得是一個冬天,元旦剛過,正是農口部門為農民開展農業技能培訓的時候,我接到任務,為區委副書記起草一篇在現代農業科技培訓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稿,大會參會人員是全區各村的村干部和部分農民,共有300多人。由于自己剛接觸秘書工作,這個材料加班加點寫了整整一個星期才完稿,材料近5000字(材料提綱附后)。 材料寫好后,交給辦公室領導改了4、5次就交稿了。那時還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寫的還不錯。后來要開會了,辦公室領導交待我去聽會。到會場一看,我就感覺氣氛不對。等會議開始后,前面的議程完畢后,副書記開始講話了,他完全沒有用稿子上面的內容,和下面的農民拉家常一樣講了一個多小時,他講了一些故事,講到了農民一些生活習慣,個別時候還引用本地的一些俗語、方言等,但主題思路卻不走調:希望農民朋友認真參加農業新技術的培訓,提升農業現代科技水平。一個小時時間里,全場的農民都伸著脖子聽他講,不時抱以熱烈的掌聲。
全場唯獨我坐在那里一陣冷汗,感覺無地自容,一方面,領導基本拋棄了這篇稿子;另一方面,即便是領導按照我的稿子講,下面肯定是東倒西歪,出現“領導上面大講,參會農民下面小講”的局面。因為那些官話老百姓都不愛聽的。這件事我一直難以忘記,雖然領導會后也沒說什么,但我感覺自己很失敗。
我把這次失敗的經歷寫下來,以告誡所有的秘書朋友們,講話稿要講聽眾聽得懂的話,講聽眾喜歡聽的話,講聽眾感興趣的話,秘書不但要變身為領導,還要換位思考,既要站在領導的角度,還要站在聽眾的角度來寫材料。尤其是這種直接面對群眾的講話是非常難寫的,我們秘書常常是閉門造車,很少和群眾打交道,這就要自己找機會和群眾交流,充分利用跟隨領導下鄉的機會,多聽多看多想,聽群眾想些什么,看群眾的生產生活現狀,通過聽到的、看到的,想群眾真正需要什么,這樣才能使自己起草的文稿接地氣。說到這里,我不得不提一提我自認為比較成功的講話稿《我的一篇比較成功的講話稿》做為大家的延伸閱讀。
附:
在全區現代農業科技培訓工作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提綱)
一、認清形勢,提高認識,不斷增強新形勢下做好現代農業科技培訓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首先,要提高一種認識,就是做好現代農業科技培訓工作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內在要求。
其次,要認清兩種形勢,就是當前我縣現代農業科技培訓工作面臨的有利和不利兩種形勢。
第三,要理解三種需要。一要理解現代農業科技培訓活動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需要。二要理解現代農業科技培訓活動是農民自我提升的需要。三要理解現代農業科技培訓活動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二、完善機制,創新方式,努力開創現代農業科技培訓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不斷完善培訓機制。一是形式要活。二是渠道要寬。三是針對性要強。四是作風要實。
二要進一步創新培訓方式。
三要積極培育先進典型。
三、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切實確保農民科技培訓工作取得實效
一要切實強化組織領導。
二要切實強化宣傳引導。
三要切實提高培訓質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