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體檢或稱健康檢查是指對無癥狀個體和群體的健康狀況進行醫學檢査與評價的醫學服務行為及過程,其重點是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其風險因素進行篩查與風險甄別評估,并提供健康指導建議及健康干預方案。健康體檢是實施疾病早期預防和開展健康管理的基本途徑及有效手段之一。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和前國家衛生部頒布的《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體檢規定”),引領和促進我國健康管理(體檢)機構與行業規范有序地開展健康體檢服務。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自2009年初以來,在前期部分專家工作基礎上,組織全國相關領域專家進行健康體檢基本項目的調研、論證,在廣泛征求全國各級各類健康體檢機構和專家、學者及廣大健康體檢從業者意見的基礎上,經過反復討論和多次修改,形成了《健康體檢基本項目專家共識》(以下簡稱“體檢共識”)。該共識以國家相關政策和法規為基本遵循,以健康管理創新理論為學術指導,以循證醫學證據為基本依據,充分學習借鑒歐美發達國家開展健康體檢的成功經驗,緊密結合我國實際及行業/產業發展的緊迫需求,突出了針對性、實用性及指導性。健康體檢基本項目制訂遵循以下原則:(1)以健康評價和健康風險篩查為目的,重點掌握受檢者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疾病線索;(2)體檢采用的技術方法或手段要科學適宜并有很好的可及性和可接受性;(3)為保證健康體檢的質量和安全,體檢項目所采用的儀器、設備及試劑必須是經SFDA認證、有正式批準文號;(4)體檢項目要充分體現最佳成本效益原則,避免優先采用一些高精尖醫療技術設備,以免加重受檢者的經濟負擔。 本共識是我國健康管理(體檢)機構開展體檢服務的基本參考依據,適用于全國各級各類從事健康體檢的醫療機構和單位,對指導和引領我國健康體檢機構及行業規范有序發展,促進健康管理學科與相關產業進步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 共識形成的主要經過 本共識的形成主要經歷了以下3個階段。第一階段:2006至2009年,為本共識的調研論證及健康體檢基本項目目錄(以下簡稱“基本目錄”)框架提出階段。2006初針對我國快速興起的健康體檢行業及服務產業,為引導健康管理服務規范有序發展,前國家衛生部醫政司開始組織全國相關領域專家研究起草《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體檢規定”)及“基本目錄”,專家組經過三年的努力,完成了“體檢規定”的制定和“基本目錄”框架初稿,但由于對基本體檢項目內容上存在較大學術分歧,故國家衛生部醫政司與2009年6月致函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分會,委托由該分會組織專家重新起草制定與“體檢規定”相配套的“基本目錄”。第二階段:2009至2010年,根據前國家衛生部頒布的“體檢規定”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和《中國健康管理學雜志》(以下簡稱“分會”和“雜志”),共同組織全國健康管理、公共衛生、臨床醫學、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專家及健康管理(體檢)機構的部分代表,組成起草組,先后組織了4次專家討論會和專題研討會,并于2009年8月形成了“體檢目錄”的送審稿。2010年5月,在湖北武漢召開的“全國首屆健康體檢主任高峰論壇”上對“體檢目錄”送審稿進行了多層次溝通對話與討論,形成了健康體檢基本項目試行稿,并由“分會”組織全國部分健康管理(體檢)機構進行試行驗證。第三階段:2012年至今,在“基本目錄”的試行過程中,根據發現的問題和部分專家建議對體檢“基本目錄”的整體構架和主要內容進行了修改和擴充,增加了統一的健康體檢自測問卷和體檢報告首頁及相應內容,并于2012年12月在湖南長沙召開的“全國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建設研討會”上進行了廣泛討論,會后由共識起草組匯總各方意見形成了“健康體檢基本項目專家共識”初稿,并于2013年開始在全國更多健康管理機構和專家中進行推廣試用和意見征詢。2013年底,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40號)文件精神,結合一年來共識在全國部分健康管理(體檢)機構中推廣使用發現的問題和建議,起草組對共識進行了多次修改形成待發表稿。2014年1一2月,起草組將共識待發表稿正式提交“分會”和“雜志”編委會審查。“分會”和“雜志”于2014年2月27日發出通知,就共識中的三個附件及主要內容在“分會”全體委員、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部分編委、全國各省市醫學會健康管理分會及全國百余家健康管理(體檢)機構進行最后一輪的意見征詢,并依據征詢到的意見和建議進行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終稿。 2. 基本項目架構與主要內容 本共識包括健康體檢基本項目目錄、健康體檢自測問卷和體檢報告首頁三個部分,形成相互關聯的一個整體。其主要內容如下: 2.1 體檢基本項目目錄 該基本項目目錄的設置遵循科學性、適宜性及實用性的原則,采用“1 X”的體系框架,“1”為基本體檢項目,包括健康體檢自測問卷、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輔助檢查、體檢報告首頁等5個部分。“X”為專項體檢項目,包括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風險篩查及健康體適能檢查項目。備選項目提出了每個專項檢查的適宜人群和年齡范圍,以滿足當前我國民眾對健康體檢及健康管理服務多樣化的要求,為我國健康管理(體檢)機構的體檢項目及套餐設置提供了基本學術遵循,并為進一步研究制定相關技術標準與操作指南提供基礎。 “基本項目(必選項目)”與“專項檢查(備選項目)”的關系:“必選項目”是基礎,是開展健康體檢服務的基本檢測項目,也是形成健康體檢報告及個人健康管理檔案的必須項目;“備選項目”是個體化深度體檢項目,主要針對不同年齡、性別及慢性病風險個體 進行的專業化篩査項目(詳見附件1)。 必選項目主要內容包括健康體檢自測問卷、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輔助檢查、體檢報告首頁等五個部分。健康體檢自測問卷和體檢報告首頁的具體內容詳見附件2和附件3,其他三個部分構成了體檢基本項目的主要內容。(1)體格檢查:包括一般檢查和物理檢查兩個部分。一般檢査包括身高、體重、腰圍、臀圍、血壓、脈搏;物理檢査包括內科、外科、眼科檢查、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婦科等。體格檢查的內容設置依據為診斷學(第八版)[5],其中血壓、體重、腰圍及體重指數等指標均具有較高級別的循證醫學研究證據,是健康體檢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指標和數據。(2)實驗室檢查:包括常規檢査、生化檢查、細胞學檢查三個部分。常規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糞便常規 潛血,其中血、尿、糞便常規檢查是診斷學(第八版)規定的檢查內容,而糞便潛血實驗是直、結腸癌早期風險篩查指南161中推薦的篩查項目;生化檢查包括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尿酸,其中肝、腎功能是診斷學(第八版)規定的檢查內容,而血脂、血糖和尿酸等檢查項目具有較高的循證醫學證據并被國內外慢性病風險預防指南推薦PM;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是女性宮頸癌的早期初篩項目。(3)輔助檢查:包括心電圖檢查、X線檢查、超聲檢查三個部分。常規心電圖檢查和腹部B超檢查是診斷學(第八版)和《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中要求設置的項目,X線檢查項目的設置嚴格遵循了國家衛計委《關于規范健康體檢應用放射檢查技術的通知》1141要求,只設置了對成年人進行胸部X線正/側位拍片檢查,取消了胸部透視檢查。 備選檢查項目包括:慢性病早期風險篩查項目包括:心血管病(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外周血管病)、糖尿病、慢阻肺(C0PD)、慢性腎臟疾病、部分惡性腫瘤(食道癌、胃癌、直結腸癌、肺癌、乳腺癌、宮頸癌、前列腺癌)等,所有專項檢査項目均列出了相應的指南和重要研究報告。 2.2 健康體檢自測問卷: 該問卷基于現代多維度健康概念和健康測量指標體系,并學習借鑒了國內外相關問卷,按照問卷或量表研制經過與信效度要求而形成的[15-16]。內容除基本信息采集外,主要包括健康史、軀體癥狀、生活方式和環境、心理健康與精神壓力、睡眠健康、健康素養6個維度和85個具體條目。基本信息填寫項目與國家電子病歷及健康檔案相一致,符合國家衛生行業信息標準的統一要求。自測問卷的主體內容包括:(1)健康史:內容包括家族史、現病史、過敏史、用藥史、手術史、月經生育史等,除了按照診斷學要求的問診內容外,重點強調了對主要慢性病家族遺傳信息的詢問,如早發心血管病家庭史(男性55歲,女性65歲)等。(2)軀體癥狀:內容設置主要依據診斷學和有關慢性病預防指南,是對主要慢性病風險人群進行的癥狀與體征的系統詢問,包括循環、呼吸、消化、內分泌、神經、泌尿、婦科系統疾病以及視聽功能等。(3)生活方式和環境健康:該部分內容主要依據引起主要慢性病的生活方式與環境風險因素而設置,包括飲食、吸煙、飲酒、運動鍛煉、環境健康風險等,其中不健康飲食、吸煙、過量飲酒、體力活動不足和有害環境暴露均是具有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的項目及指標。(4)心理健康與精神壓力:該部分內容包括情緒、精神壓力、焦慮抑郁狀態等。該部分內容主要用于篩查精神心理問題的初篩和精神壓力的評估。(5)睡眠健康:包括睡眠時間、睡眠質量、睡眠障礙及其影響因素等內容。由于睡眠一方面影響人的健康狀況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睡眠問題容易引發多種身心疾病,特別是與心血管系統、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密切相關,故該量表中專門設置了有關睡眠健康的條目內容。(6)健康素養:包括健康理念、健康意識、健康知識和健康技能等內容,是該量表區別與國內外相關或類同量表的創新之處。國內外研究證明,健康素養不但反映了國民的健康基礎水平,而且健康素養低可以增加慢性病發生率及疾病負擔,應該作為健康體檢問卷調查的必須內容。 2.3 健康體檢報告首頁: 根據國家衛生信息標準化要求,參照電子病歷首頁和居民健康檔案首頁的設置格式,依據現行健康體檢基本項目目錄和健康體檢自測問卷的主要內容而形成的體檢信息摘要[17]。內容除基本信息外,包括健康自測問卷結果以及發現的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健康體檢基本項目結果摘要、已明確診斷的主要疾病和異常、健康風險評估與風險分層等。該體檢報告首頁是健康體檢基本項目與健康體檢產出的統一要求,是未來將健康體檢納人國家健康信息統計的基本途徑。通過規范體檢報告首頁和體檢信息收集與統計標準,為開展檢后管理和體檢數據的挖掘利用提供基本依據。 3. 使用建議與注意事項 該共識的形成與發表凝聚了我國廣大健康管理(體檢)領域專家、學者及從業者的集體智慧及心血,體現了我國十年來健康管理學術理論研究與健康體檢服務實踐的最新成果,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開展健康管理和健康體檢服務的基本學術遵循。為了在體檢服務實踐中更好地使用推廣本共識及健康體檢基本項目目錄、健康體檢自測問卷和體檢報告首頁,特提出以下實施要求及注意事項。 3.1 一般要求: 開展健康體檢基本項目的機構和人員必須符合前衛生部《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的要求,具有相應的執業資質并持證上崗,并具備完成健康體檢基本項目(健康體檢基本項目、健康體檢自測問卷、體檢報告首頁)內容所規定的場地、儀器設備、質量控制及信息化要求。 3.2 體檢基本項目目錄的使用要求: 該目錄是開展健康體檢服務的基礎,健康管理(體檢)機構,必須在保證完成基本項目目錄的前提下,方可根據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和健康管理機構具備的人員、技術設備等條件選擇開展備選項目,特別是推薦開展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惡性腫瘤相關的風險篩查與監測項目。考慮到我國體檢機構設備條件及發展的不均衡性,允許對體檢項目目錄中的具體指標及內容(三級指標和內容)適當放寬,如血脂四項(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A、高密度脂蛋白)中不一定均要做高密度脂蛋和低密度脂蛋白,只要求完成總膽固醇和三酰甘油兩項即可。 特別說明:進行備選項目檢查時必須首先參考基本項目內容,以避免項目的重復檢查(如:血壓、體重指數檢查為基本項目,在冠心病、腦卒中風險篩查套餐中未再列人);按照衛計委有關規定,基本體檢項目不包含“乙肝五項”及除X線胸片外的有關放射檢查;本體檢基本項目適合成人健康體檢,不包含婦幼保健、職業病、人職(人學)體檢,不涉及疾病的診斷與治療評價。 3.3 健康體檢自測問卷的使用要求: 健康體檢自測問卷是開展健康體檢基本項目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問卷獲取的健康信息及數據與醫學檢查設備獲取的健康信息同等重要,是形成健康體檢報告首頁的重要內容和開展檢后健康評估與開展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提供基礎信息。因此,各級各類健康管理(體檢)機構必須將體檢自測問卷納人開展健康體檢服務的必備項目及體檢套餐。該問卷主要適用于18歲以上成人。問卷采用多樣化采集方式,包括電子問卷、紙質問卷、面對面問答、遠程移動終端等。答題前先仔細閱讀問卷引導語與答題要求及注意事項,建議每個被檢者必須完成自測問卷后方可獲取健康評估及健康指導報告。對自測問卷填寫不合乎要求或存在漏填、錯填、誤填者要及時剔除,以免影響體檢報告首頁質量。 3.4 填寫體檢報告首頁的注意事項: 體檢報告首頁是基于健康體檢項目和健康自測問卷信息采集基礎上形成的個人體檢信息摘要。體檢報告首頁的內容應突出重點,體現規范化和個性化要求。所謂突出重點即突出體檢發現的主要疾病及異常,指出健康風險分層及健康走向。所謂規范化即指按照體檢報告首頁的統一格式及要求進行填寫,以便于體檢信息的互通、互享、統計分析及交流。所謂個性化即要反映每一個受檢者的實際情況和體檢結果的針對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