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新視野號宇宙飛船發回了冥王星表面最有趣的圖像之一。它展示了一個似乎在表面滑動的神秘物體。美國宇航局專家認為這個物體可能是“一塊臟兮兮的水冰”。他們表示它漂浮在密集的固態氮上,此外冥王星表面還有上千個凹陷點清晰可見,科學家們認為是升華作用產生的。 由新視野號宇宙飛船的長距離偵察成像儀(LORRI)拍攝的這張圖片于2015年12月25日發回地球,它將新視野號對冥王星的高分辨率觀察延伸到心形區域史潑尼克平原(Sputnik Planum),后者是一個并非完全平坦的低海拔地區。它的表面被分離成多個16至40千米寬的小室或多邊形,當在低太陽角時觀察,這些小室中央略微凸起,有著山脊一樣的邊緣,項目科學家認為這種小室樣式源于充滿史潑尼克平原的以氮為主的冰的緩慢熱對流。“冥王星這部分地區就像一個和哈德遜灣一樣寬甚至比它還深的熔巖燈,” 新視野號地質、地球物理和成像小組的副首席科學家威廉·麥金農(William McKinnon)這樣說道。 新視野號小組建立的計算機模型顯示這些固態氮斑點在幾百萬年的時間里緩慢進化和合并。山脊邊緣標志著冷卻氮冰滑回底端。 此外,美國宇航局還發布了冥王星尚未正式命名的維京特拉地區的圖片。結合的數據包括宇宙飛船長距離偵察成像儀2015年7月14日拍攝的圖片,展示了小至480米寬的特征。科學家們發現的特征中,尤為有趣的是凝結在很多隕石坑邊緣的明亮的甲烷冰:在低地區例如隕石坑底部的暗紅色的索林斯(tholins)(一種相當大且相當復雜的有機分子),以及隕石坑邊緣和陡峭懸崖邊緣的色層。 這些最新圖片以前所未有的細節展示了冥王星心形區域里的神秘凹陷點。項目科學家認為它形成于冰裂和蒸發的結合過程。這片區域缺少重疊的撞擊隕石坑也讓科學家們總結稱這些幾百碼寬、幾十碼深的凹陷點是近期形成的,它提供了冥王星表面和大氣層之間冰的流動,以及氮和其它揮發性物質交換的線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