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說的上焦熱下焦寒如何理解
很多人看中醫都說“上熱下寒”,因為現在人們的生活飲食習慣,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的人越來越多,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體質呢?對于這種癥狀,應該如何調理呢? 上焦有火下焦有寒是什么癥狀? 上焦熱,心、肺都屬于上焦,這樣的人經常容易口干口渴,手心發熱,心煩著急,會有口腔潰瘍的問題,下焦寒,下焦下腹部,包括腎、膀胱、小腸、大腸,簡單來說就是腳冰涼,下肢怕冷。 為什么會“上熱下寒”? 這個就要從生活習慣說起,現在的人啊,好多病都是自己“作”出來的,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我們中醫認為,油炸、燒烤這些食物都是熱性的,吃了容易導致上火,但是現在很多女生就是喜歡吃炸雞、烤串、麻辣燙,本身就是熱性的,再加上辣椒,那是火上澆油,到了夏天,女孩子們都喜歡穿短褲、涼鞋、漏肚臍,有點陽氣都給損耗了,腎屬水,寒氣順著腳尖進來,積在下焦,可不就是上熱下寒了 。 那么如何治療“上熱下寒” 一些醫生一遇到這種“上熱下寒”的問題就覺得很棘手,面對患者就說不好治啊,按照一般的思路,有寒有又熱,清熱吧容易傷者脾胃,溫熱散寒吧,上焦的火就更厲害了,其實這是用錯了方法。《類經·藏象類》所說:“上焦不治,則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則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黃帝內經》其實早早就告訴了我們治療的方法,上焦要升清,下焦要降濁,中焦要活通。 “上熱下寒”上面火太旺,下面太寒,若我們能把上面的火給下面來點,這樣上焦就沒那么熱了,下焦也沒那么寒了,但是怎么過來呢,就是要疏通中焦,“上熱下寒”這類人中焦一般都於堵的厲害,打通了中焦,上下焦就慣通起來了,氣血也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回路。要疏通中焦,可以選用木香、沒藥、桔梗、枳殼之類的中藥。 最后,還是提醒女孩子們,夏天即使再熱,也不要穿的太露,最好是不露腳趾,也盡量不要吃冷飲,太過寒涼的東西容易把中焦的氣血給凝滯了。麻辣燙、烤串也要少吃,可以多吃點蔬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