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大部分投資都在P2P里面,一年下來也有1W+的收益,今年換了一份工作之后也進入了互聯網金融公司從事程序開發,對P2P平臺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里我總結一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1、仔細審查平臺資質、規模和注冊資本 選擇平臺第一件事就是要審核其基本證照,包括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等,同時還可查詢團隊成員、主要股東在法院否有被執行的情況。主要方法是在相關政府網站和法院系統網站查詢。 雖然注冊資本與跑路與否并不存在實質上的關系,但是平臺的注冊資本多少體現了平臺的資金能力。此外,P2P市場也對監管表現出了極大的期待,紛紛要求設立P2P準入門檻,必要時甚至可以設置明確的注冊資金要求。對于平臺自身來說,注冊資本越多,就具備越強的風險抵御能力,不管是從風控體系的搭建還是風控團隊的建設上來看,資金實力都是至關重要的。但是,P2P的現狀就是低門檻進入,絕大部分平臺的注冊資本都只有千萬級別,以P2P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一個平臺只要正常運營一段時間,資金存量基本都能做到上億。當極低的注冊資本無法應對不斷擴張的業務規模時,就意味著風險在聚積,一旦某一項目或是環節出現問題,對于平臺而言幾乎是滅頂之災。 我們都說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注冊資本對于平臺而言就是一條起跑線,那些注冊資本遠遠不如他人的平臺,且不論步伐是否能跟上,總歸是還沒開始跑就落后了的。因此,投資人在選擇平臺的時候,至少應該將平臺的注冊資本列為投資參考指標之一。 2、看團隊成員 核心成員是否有五年以上金融經驗。對于互聯網金融這個新興的行業而言,潮涌的進入者也使得行業人員魚龍混雜。就老投資人談及的經驗來看,大多數從業人員來自于傳統金融機構,少部分來自互聯網行業。對于團隊人員的斟酌,首先要看團隊的高管們,以前是否從事過金融行業、是否有專業的學科背景……在網絡中可以多維度的搜索其信息。 不過現在很多平臺都沒有團隊的介紹,這個可以向客服要求展示出來,只要是正規的平臺一般都會展示團隊信息的。如果沒有就只能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股東、總經理等信息。 3、排除合作機構"水分" 選擇平臺的第一條“金規玉律”莫過于有“親爹”或者“干爹”的平臺。這類平臺可以分為銀行系P2P、國資系P2P、上市公司系P2P、獲得風投的P2P。如果這類平臺一旦發生逾期,公司有充足的資本保證投資者資金安全。這類平臺由于“背靠大樹”,因此安全性更高,但收益會相對減少,大約6%到10%。如果你是高風險愛好者,那不妨繞道而行。 提醒大家,有一些機構自稱“國金”、“中銀”,與一些國企和上市公司拉上關系,企圖欺瞞投資人,可以直接向這些股東公司電話咨詢是否有關聯,必要時可扮演借款人向合作機構了解借款方法或直接投訴,一定要多注意虛假信息。 4、考察平臺曝光度 上網搜索平臺信息,在網上曝光率越高,持續時間越長、形象正面的平臺,付出的成本就越高,安全度相對較高。但也不能偏信這些信息,要排除“軟文”的干擾。 5、從借款數據考察平臺 一些問題平臺的平均貸款額明顯偏大,甚至可以達到人均借款超過2000萬元,而正常經營的平臺的借款額普遍較低。如果看到平臺上的借款人不多,但是每個人借的金額特別大,貸款頻率高,缺乏抵押物、擔保措施的平臺,要格外謹慎。如果是企業頻繁、大額度的借款也要小心。 6、考察平臺存活時間 大部分問題平臺都撐不過半年,有的詐騙平臺只存活幾個小時,問題平臺中能堅持一年以上的不足10%。新手在沒有足夠投資經驗的時候,可以先選擇歷史比久遠的平臺,這樣可以大幅避開平臺倒閉、跑路的危險。但并不絕對,長久的平臺也可能倒閉。 7、收益率太高的平臺不要投 據第三方統計,28家典型問題平臺中,承諾年化利率超過40%的高達18家。低利率不一定低風險,高利率卻一定有高風險。一般民間借貸是月息3%,P2P借貸平臺向借款人收取的咨詢、管理費用折成利率一般在1%-2%.如果p2p平臺給出的月息收益還高達3%,則年化利率達45%-60%.投資者就要先思考:借款人如何能負擔得起這么高的資金成本、平臺怎么能找到這么多負擔得起高利息的借款人。正常年化利率在6%-13%,高于這個就要注意了。 當然事事無絕對,我就接觸過一個利息比較高的平臺卻非常安全,不過對于新手來說還是不要投利息高于12%的平臺。 8、風控:是否有資金托管 資金托管是個一直被熱議的話題。專家曾提出P2P十大監管原則時,就明確強調“P2P平臺應當對投資人資金進行托管,不能以存管代替托管”。資金托管對平臺而言,最大的意義是將信息流與資金流嚴密地隔絕開來。首先,平臺無法擅自挪用資金,因為投資人的資金會在投標完成后,直接進入獨立的第三方托管賬戶,而不經由平臺賬戶;其次,平臺無法歸集資金形成資金池,資金托管下的平臺,對資金沒有調配權,平臺項目與每筆資金一一對應,不存在資金沉淀的情況。 投資人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投資首要的追求應該是本金安全,其次才是收益需求。細數過往的跑路平臺,不難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沒有對資金進行托管,因而跑路成本極低,平臺所有資金都直接流入平臺(負責人)的賬戶,不受任何第三方監督,平臺能夠對資金進行絕對調配,從而上演了一出出“攜款潛逃”的戲碼。 9、看標的 具體項目是否透明、規范。相對靠譜的平臺,每個借款標的的信息都是公開的。投資者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錢借給了誰,投向哪里。在具體項目判斷中,要仔細查看融資者的借款資料是否齊全,包括借款人身份證、抵押物相關證書、征信報告、住宅照片等等。這個一定要看仔細,很多人覺得麻煩,投標前從來不看標的,這是很不好的一個習慣。 結束語網貸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謹記莫要太貪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