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望不到邊的竹林中醒來,露臺的一步之遙是清澈見底的小溪,郁郁蔥蔥的草地,感覺自然會比在鋼筋水泥中要心曠神怡些。 過去的一年中,我們采訪體驗了無數小酒店、精品民宿,為你挑選出的這十家,自然都是最值得一睡的:或者窗外門前景色絕美,或者室內美好得教人不舍得出門,亦或兩者都是。 去過也值得一睡再睡,譬如帶上喜歡的人,久違的朋友,愛碎碎念的爸媽。 紅塵不露面 隱居繁華最美的,是無處不在的露臺。 有一個房間是女主人來時,必定要選擇下榻的。房間有著兩面窗,一個露臺,淡雅的風格,人人都愛。據說前段時間,林志玲來見了,也大愛,想著冬日再來。她惦記著房間里的壁爐。 豬欄三吧院落外有一條山泉小溪,踩著鵝卵石小徑過去,那幾塊整齊的菜地是主人寒玉的寶貝,還有一處涼亭,坐在那里喝茶,和溪對岸的田野山丘相互映襯,是渾然天成的自然與野趣。 它的前身是碧山油廠,后來是人民公社,跟隨著歷史改換了幾重身份。占地十幾畝,最終只做了20間房,有小巧精致的單間,也有獨門獨院的兩層別墅。有一個牛棚改成的別墅套房,帶前院、后院、陽臺、一張徽式老床、兩張單人床。每間房都置于田野之上,都能看到無敵的田野風光。 最難得的是室外浴室,天為蓋地為毯,站在青石板上,望著星空洗澡,該是多么難忘的回憶啊。 西坡提供的,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簡單喜悅的生活方式。 村莊、稻田、牧場、莫干山古道,山頂那一片老別墅,它們都不是景點,而是你的鄰居、你的庭院,和自家窗外的風景。 康敏家在村子的角落,身后是茂密竹林。老房子保留了許多時代的記憶,挑高天花板,堅實老梁木,層層夯筑的土墻,用當地石材砌出的外墻——在這里,你能享受到五星級水準舒適度的度假生活,也能看到,很久以前,康敏家留下的居住痕跡。 到目前為止,西坡山鄉度假村共有7幢獨立別墅,除了各種大露臺、獨立庭院、公共空間、功能齊全的廚房,最能確保玩得開心盡興的,莫過于西坡獨有的,“萬能管家”。 每棟別墅都會安排一個多才多藝的管家,據說這些擁有不同技能的“功夫管家”“戶外生存管家”“本地通管家”,能夠用各種方式滿足大家的需求,完全不用擔心沒有樂子。甚至,在入住之前,管家們就會幫你定制設計私人的活動方案。 碧塢龍潭是莫干山南麓一處被遺棄的前景區。 大樂之野是莫干山腳最熱門的新生代民宿。 大樂之野就在碧塢龍潭里,它們合作得低調而巧妙。 自春天起,我來了大樂之野十數次,每次來,總能看到他們在玩新花樣。戶外瑜伽、小型婚禮、泳池派對、咖啡館的手沖比賽、溪邊下午茶、露臺烤羊腿、捉螢火蟲、看雪景……快一整年了,都不重樣,這讓我尤其生氣。 從最初只有4間客房的小民宿,大樂之野不緊不慢地發展成6棟建筑,包括3棟客房別墅,一棟二層小樓做餐廳,另有一間豬舍改建的森系咖啡館。 過云山居 到了過云山居,才明白,原來,看云這件事,可以這么美妙。 過云山居的8間客房也叫8朵云,戶型與風格各有特色,鄉村民宿的外表之下是一顆“野奢精品酒店”的良苦用心。或許是主人足夠了解,翻山越嶺來這里的人,想舒舒服服地看云,也并不想將就著。 入夜后,峽谷里的夜空是一種深沉的墨藍,星空清晰可見,偶爾被幾團更深的藍色遮掩了,那便是愛熬夜的云,站在露臺,面前的峽谷盡頭是交錯縱橫的燈火,那是松陽縣城,幾重大山過濾掉了城市的嘈雜和浮躁,遠眺那些人間煙火,好似紅塵在另一個世界,你看得見它,它看不見你。 龍井之下,九溪之源,滿覺隴有很多四季桂,全年綻放,是徐宛君和崔超喜歡的杭州模樣。這里的村落安靜自然,他們隱于其中,開出了一家有態度的小酒店——山舍。 三幢民宅打造出了15個房間和一個咖啡廳,望出去的景致各有不同,有南高峰,有楊家山,還有山景之間點綴的民居。” 莫干山有很多每個細胞充滿設計感的民宿,而頤園的主人對這棟房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不設計。 頤園在半山風景絕好處,1930年代的老別墅,闊大敦實的石頭房子抱山而建,是群山最華麗開闊處。老房子讓它老派,年代感是它最好的面貌。 氣質老派,細節卻摩登。除了中央空調,頤園的室內有暖氣片,餐廳有壁爐;浴室的衛洗麗是自動感應的;每間臥室配了膠囊咖啡機。客人入住時,進屋的第一秒就是暖暖的。 頤園只有6間房,露臺套房占盡整棟樓的福氣,打開落地窗,群山是你的、山茶花是你的、竹林是你的、劍池的潺潺水聲是你的,清晨和傍晚漫山遍野飛鳥的歌聲是你的......怎么舍得與它們隔絕。 在舒適地享受鄉村生活這件事上,翠域發揮了無限創意。 請來國內外不同設計師打造風格迥異的小樓,花半年時間海運澳洲進口家具,勝在搭配完美,氣質出眾,讓人沒法聲討這種奢侈的行為。 翠域的混搭是機智而有趣的:午后可以來一杯莫干黃芽,或是智利紅酒、手沖咖啡;晚飯可以選雪菜筍片或是西冷牛排;呼吸著山野氣息,酣睡在金可兒床墊…… 清境·原舍的所在原是山間小學堂,緊挨著村公所、竹編廠、茶場,幾座老房子傍著開闊的野地,正對一座座郁郁蔥蔥的林蔭山脈,后邊則是規整的茶園梯田。 原舍擁有附帶大山環抱下60多畝的農地,飯桌上的秋葵、紫蘇和玉米都是就近采得。在這里,你能常常聽到操著本地口音的莫干原住民,嘗到他們帶來的最新鮮的本地菜肴,參加根據不同的節氣舉辦的各種活動。當然也有年輕人心心念念的桌游設施,羽毛球、飛鏢、燒烤和篝火晚會等各種活動。 云溪上十一月初開門迎客,至今還不到兩個月。 許多人知道“云溪上”這個名字,是因為今年秋天余味去了米蘭世博會,代表云溪上所在的莫干山筏頭鄉,展示“地方重塑”的靈動之筆,他也因此成為唯一一個參加了米蘭世博會的中國民宿設計師。 余味是這里的主人,也是這里的設計師。所有的家具,也都是余味自己設計。中國風幾案與隔斷,橫平豎直的線條,將空間勾勒得干凈利落。云溪上的建筑面積有500多平米,最早規劃了10個客房,后來,被余味改成8間,再后來改成了6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