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克州指揮部結合當地實際,深入探索“嵌入式”援疆工作模式,項目建設堅持合作共建機制,人才培養堅持“五化一體”機制,民族團結堅持“1+X”機制,有力提升援疆工作實效。 合作共建機制,實現援建項目“1+1大于2”效應。援建項目“先交支票,后交鑰匙,再教運營,在過程中交朋友”,援受雙方相互嵌入、互動融合。援建項目任務均由克州提出,再經雙方聯席會議確定,同時克州也將援建項目納入年度重點工作,形成工作共同體。支票交給擔任法人的受援單位,江蘇援克前指派員出任法人副職,做到交支票不交責任,同時克州紀委牽頭、江蘇前指參與,共同對項目進行監督。江蘇的重點援建項目建到哪、人才工作站就建到哪,形成情感共同體。 按照江蘇模式重點打造的阿圖什昆山產業園,援疆干部在園區擔任實職,與克州當地干部一起建設園區、一起招商引資,目前園區21棟標準廠房已全部入駐企業。克州借鑒江蘇人才經驗,科學化謀才、精細化育才、政策化引才、多元化用才、融合化成才。去年,克州柔性引進緊缺人才是上年的6倍;引進高端人才實現突破,去年引進的“985”等高校研究生,超過全州研究生總數20%。 援疆干部人才(即“1”)圍繞克州中心工作,針對當地需求,發動后方單位及資源(即“X”)參與援疆。克州疾控中心實驗室不具備自來水檢測能力和指標發布資質,前指組織江蘇專家赴疆指導、克州業務骨干到蘇跟班學習,共7批50人次,已能檢測自來水20項指標。在前指推動下,援疆干部發揮各自優勢,推動援受雙方的個人或單位結對解決問題、辦惠民實事、搞課題研究、交民族朋友。目前,克州74名援疆干部已結對445名當地干部群眾,完成74項課題研究,解決各類問題160余項,推動200余家單位結對幫扶。 去年,蘇克兩地交往交流突破1萬多人次,計劃外增加的各類援疆資金突破2億元。近期,克州黨委轉發江蘇援克指揮部開展“1+X”三互行動的文件,在更高層次、更廣范圍推開“1+X”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