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們之前討論的問題,我也發(fā)表一下看法: 股價漲跌的核心原因,是價值重估——判斷股票價值上漲所以預期價格會上漲所以買入,反之賣出。因為幾乎所有人都相信了價值投資理論,所以價值投資理論經(jīng)常就成為公眾投資者的陷阱。為什么會如此呢? 因為信息的不對稱。做價值投資的基本前提有兩個(1)能獲得及時準確完整真實的信息;(2)有科學的估值模型,能對信息進行符合市場實際的處理。但經(jīng)濟運行中,總有一些“精明投資者”能比我們更早獲得有價值的信息,他們知道公眾投資者對隨后將公布的信息的反應,所以提早布局埋伏于其中,于是當我們獲得那些信息而做出反應時,恰好落入了這些精明投資者的陷阱。這就好像,獅子們知道斑馬總會到肥美的草叢中來吃草,所以事先埋伏在其中…… 一次次落入陷阱,公眾投資者也學聰明了,知道主力“利好出貨利空吃貨”的技倆,于是也反其道而行之??傻栏咭怀吣Ц咭徽桑槍ι舻姆磻?,主力也可以利好吃貨利空出貨。兵者,詭道也。于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散戶與主力的博弈在A股市場持續(xù)了N年,誰勝誰敗,大家心知肚明。 從價值投資到股市博弈,公眾投資者鮮見勝者。那么股市中如何才可能賺錢呢?A股十幾年的運行告訴我們,以公眾投資者當前的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以價值投資理論或者股市博弈理論,都無法持續(xù)贏利。我們需拋開股票價值的觀念、跳出主力與散戶的分野,站到更高的層次上來觀察這個市場。這就好比不管價值投資還是股市博弈,散戶群體始終是主力這群獅子眼中的食草動物,要想不被獅子吃,你就不能繼續(xù)當食草動物,改作動物保護區(qū)的管理員。而決定我們是食草動物或者保護區(qū)管理員的規(guī)則是什么呢?——是我們所堅信的投資理念,只要你還堅持價值投資或股市博弈的理念,那么你就無法逃脫食草動物的宿命。 保護區(qū)動物管理員的工作,不是價值投資者那樣尋找哪里有肥美的草。也不是股市博弈者那樣考慮主力(獅子)會干什么。管理員要考查整個保護區(qū)內(nèi)的生態(tài)平衡,要觀察食草和食肉動物的平衡狀態(tài),要在食物鏈不平衡的時候給予調(diào)節(jié)。而管理員無法準確把握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的數(shù)量究竟有多少,只能憑借對最容易觀察到的“草”的生長情況來判斷食草和食肉動物的平衡狀態(tài)——刨除氣候因素外,草過于茂盛時,說明食肉動物太多,食草動物太少了。草過于稀少時,則食草動物太多,食肉動物太少。 引申到股市中的管理員投資理念,就是,我們不管主力如何也不管散戶如何,我們只觀察股價和成交量,通過股價變化來判斷股市中多空雙方的力量對比情況,并在合適的時機進場撈一把。管理員投資理念的理論基礎是股市動力學: 1、影響股價變動的所有因素,必然依某種秩序漸次反映于多空雙方行為之上 2、多空對抗的最終合力變化軌跡,構成了股價波動的曲線 3、觀察股價升降的力度變化,從而監(jiān)測多空對抗的合力變化 4、作為投機者,始終幫助優(yōu)勢方打擊劣勢方 5、在合力變化的臨界點倒戈一擊,必將有所斬獲 萬物之道 此消彼漲 生生不息 歡迎關注“股市動力學-股指研究中心”的新浪博客。 題外:散戶投資者在A股市場中想獲得持續(xù)贏利的途徑,只能從技術分析上入手。如果一定要做價值投資,那么就把周期放到五年以上,否則,中短期的價值投資理念,都是把我們引向獅子口中的誘餌肥草。 |
|
來自: jitaotushuguan > 《股友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