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別稱過百種
1. 荼---出自【詩經】 2. 槚---出自【爾雅】 3. 荈 ---出自【爾雅】 注:念chuan。 4. 蔎---出自【爾雅】 注:念she 5 . 茗---出自【爾雅】 6. 皋蘆---出自唐.皮日休《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十分煎皋盧,半榼挽醽醁(ling lu)。另有唐.陸龜蒙《和茶具十詠·茶鼎》:曾過頳石下,又住清溪口。且共薦皐盧,何勞傾斗酒。《廣州記》上說:皋盧,茗之別名,葉大而澀,南人以為飲。 7. 不夜侯---出自【博物志】 8. 瑞草魁---出自唐代杜牧詩《題茶山》: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這是唐人對茶的稱呼,魁指的是第一的意思。 9. 滌煩子---出自【唐國史補】 10 .消毒臣---出自【中朝故事】 11 .清風使---出自【清異錄】 12. 余甘氏---出自【緯文瑣語】 13 .清友---出自宋蘇易簡《文房四譜》,葉嘉字清友﹐號玉川先生。清友為茶也。 14 .苦荼---出自【爾雅】 15 .苦梌---出自【唐本草】 注:梌的余字有艸,念tu,該字打不出來。 16 .臘茶---出自【圣濟總錄】 17 .芽茶---出自【簡便單方】 18 .茶芽---出自【本草別說】 19 .細茶---出自【萬氏家抄方】 20. 酪奴---出自【綱目】 21 .嘉木---出自【茶經】第一章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著,伐而掇之...... 22 .晚甘侯---是武夷巖茶最早的茶名。文字記載見于唐朝元年(806年--820年),孫樵在贈送武夷巖茶給達官貴人的信札里有寫到。現武夷山石刻就有晚甘侯。 23. 詫; 24. 瓜蘆; 25. 水厄---出自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時給事中劉鎬,慕王肅之風,專習茗飲。彭城王為鎬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蒼頭水厄。另有《太平御覽》卷八六七引《世說》:晉司徒長史王濛好飲茶,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26 .過羅; 27. 物羅; 28. 選; 29. 姹 ; 30. 葭荼; 31. 森伯---出自宋代陶榖《清異錄》:湯悅有《森伯頌》,蓋茶也。方飲而森然嚴乎齒牙,既久四肢森然。二義一名,非熟夫湯甌境界者,誰能目之...... 32. 春風---宋.黃庭堅《謝送碾賜壑源揀牙》詩:“春風飽識大官羊,不慣腐儒湯餅腸。” 宋.陸游《余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詩以謝》之三:“誰遣春風入牙頰,詩成忽帶小山香。” 33. 玉乳; 34 .葉嘉; 35 .選游; 36. 茗柯----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簡文云:劉尹(劉惔)茗柯有實理。注曰:謂如茗之枝柯雖小,中又實理,非外博而中虛也。茗柯后泛指茶。 37. 甘露----出自唐代陸羽《茶經.七之事》引《宋錄》: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38. 離鄉草----清道光末年,粵商在荊莞一帶大量收購紅茶外銷,因此四山俱種茶,山民借以為業。所制均采嫩葉在暴日中揉捻,不用火燒,雨天用炭烘干。茶商以風柳木做箱,外封加印,提上嘉名。同治《崇陽縣志》:茶出出則香,俗呼離鄉草。 39. 草中英----出自五代鄭遨《茶詩》:嫩芽香且靈,吳謂草中英。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惟憂碧粉散,常見綠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40. 渲老----出自清代.陸廷燦《續茶經》:中原市語篇(中原方言):茶曰渲老。 41.酪蒼頭----出自宋代楊伯巖《臆乘.茶名》:主豈可為酪蒼頭,便應代酒從事。 注:蒼頭,古代私家所屬奴隸。 42. 老婆茶----古時浙江茶葉俗名。流傳于寧波一帶,指立夏節采制的茶。清光緒《鄞縣志·歲時》:清明后,近山婦女結伴采茶,以谷雨前所采曰雨茶,以立夏節所采曰老婆茶。 43. 片甲----出自五代蜀人毛文錫《茶譜》: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黃茶,芽葉相抱如片甲也。皆散茶之最上也。是古代茶名,產自蜀州的散茶。茶嫩而薄的芽葉制成,品質上乘,成茶因薄嫩芽相抱如片甲而得名。 44. 芽以----出自清代陸廷燦《續茶經》:百夷語篇:茶曰芽。以粗茶曰芽以結,細茶曰芽以完。 注:百夷指少數民族 45. 苦口師----出自宋代陶榖《清異錄》:皮光業最耽茗事。一日,中表請嘗新柑,筵具殊豐,簪紱叢集。才至,未顧尊罍,呼茶甚急。徑見一巨甌,題詩曰: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眾噱曰:此師固清高,難以療饑也。皮光業,五代人也,晚唐詩人皮日休之子。 46. 水豹囊----出自宋代陶榖《清異錄》卷四《茗蕣》:豹革為囊,風神呼吸之具也。煮茶啜之,可以滌滯思而起清風。每引此義,稱茶為水豹囊。 47. 清人樹----出自宋代陶榖《清異錄》:偽閩甘露堂前兩侏茶,郁茂婆娑,宮人呼為清人樹。每春初,嬪嬙戲采摘新芽,堂中設傾筐會。 48. 冷面草----出自宋代陶榖《清異錄》:符昭遠不喜茶,嘗為御史,同列會茶,嘆曰:此物面目嚴冷,了無和美之態,可謂冷面草也。飯余嚼佛眼芎,以甘菊湯送之,亦可爽神。 49. 凌霄芽----出自元代楊維楨《煮茶夢記》:鐵龍道人臥石床,移二更,月微明及紙帳。梅影亦及半窗,鶴孤立不鳴。命小蕓童汲白蓮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芽為飲供......遂冥神合元,月光尚隱隱于梅花間,小蕓呼曰:凌霄芽熟矣。 50. 斗----出自宋代黃儒《品茶要錄》:茶之精絕者曰斗曰亞斗。指制茶工業。有些地方,茶事起于驚蟄前,其采芽如鷹爪。初造曰試焙,又曰一火;次日二火。因稱其造一火曰斗,二火曰亞斗。 51. 葭萌----出自明代楊慎《郡國外夷考》:《漢志》篇:葭萌,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謂茶曰葭萌,蓋以茶氏郡也。 52. 葭茶----茶的古時名稱。 53. 麥顆----出自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四:茶芽,古人謂之雀舌、麥顆,言其至嫩也古代蒸青散茶名,產自今四川一帶,為嫩芽所制。因其細嫩纖小形似麥顆而得名。又五代蜀人毛文錫《茶譜》:蜀州其橫源雀舌,鳥嘴、麥顆,蓋取其嫩芽所造。其芽似之也。皆散茶之上也。另宋代趙佶《大觀茶論》:凡芽如雀舌、谷粒者為斗品。 54. 茶生----指茶的鮮葉。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珠江之南,有三十三棵,謂之河南。其土沃面人勤,多業藝茶。春深時,每晨茶枯涉珠江以鬻與城,是曰河南茶。好是者或就買茶生自制。葉初摘者曰茶生。 注:茶生--- 廣東方言。 55. 芳芽----出自元代徐世隆詩:兔毫盞凈啜芳芽 56. 香茗----出自白居易《晚起》詩: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 57. 先春----出自宋朝沈遘詩:建溪石上摘先春,萬里封包數數珍。茶的異名。 58. 茗雪----出自同烹貢茗雪,一洗瘴茅秋。指呈青白色的茶。 59. 十八草----最早是茶的別名,爾后武夷巖茶有此名。 60.小草----出自宋代張祁《答人覓茶》詩:內家新賜密云龍,只到調元六七公;賴有家山供小草,猶堪詩老薦春風。是對茶葉喻稱。 61. 陽芽----出自宋周必大《茶》詩:還向溪邊尋活水,閑于竹里試陽芽。是對茶葉的喻稱。 62. 橄欖仙----出自陶谷《清異錄·茗荈》中說:生涼好喚雞蘇佛,回味宜稱橄欖仙。指橄欖吃后回甘悠長,而茶有此味,故稱。 63. 鳥嘴----出自唐代鄭谷《峽中嘗茶》詩: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夸鳥嘴香。茶的喻稱。因嫩茶頭狀如鳥嘴,故稱。現在的雀舌茶也有此意。 64. 碧霞----出自元耶律楚材《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紅爐石鼎烹團月,一碗和香吸碧霞。是對茶的形容。 65. 綠乳----出自唐代貫休《書仉氏屋壁》詩:茶烹綠乳花映簾,撐沙苦水銀纖纖。因綠茶泡出的水為綠色,故稱。 66. 云華----出自唐代皮日休《寒日書齋即事》詩:深夜數甌唯柏葉,清晨一器是云華。也是茶的代稱,是指高山多云霧,其所產的茶優故稱。 67. 云腴----出自宋.黃庭堅《雙井茶送子瞻》一詩: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詩中的云腴即茶的名稱。多指好茶產于高山云霧處,故稱。 68. 仙芽----出自清胡懷琛《春日寄家兄閩中》海扇占春信,仙芽問五夷。仙芽是對茶的美稱。 69. 玉芽----泛指上等的芽茶為玉芽。普洱茶、綠茶的某些茶名現有在用。 70. 玉爪----出自宋楊萬里詩:蒸水老禪弄泉手,隆興元春新玉爪。是對茶葉的美稱,指嫩芽泡開后狀如爪尖。 71. 乳茗----出自清姚鼐《同秦澹初等游洪恩寺》:明朝相憶皆千里,那易僧窗啜乳茗。是指剛冒出幼芽的茶。 72. 楛茶----出自清.陸廷燦《續茶經》焦氏說:楛茶曰玉茸。 73. 紫琳腴----出自宋黃庭堅《子瞻以子夏丘明見戲聊復戲答》詩:喜公新賜紫琳腴,上清虛皇對久如。另有陳仁錫《潛榷類書》:紫琳腴、云腴,皆茶名也。茗花白色,冬開似梅,亦清香。原注:冒巢民《岕茶匯鈔》云:茶花味濁無香,香凝葉內。二說不同,豈岕與他茶獨異歟。 74. 甌蟻----出自晉.王浮《神異記》: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蟻之餘,不(必)相遺也。也指茶甌上浮的茶沫,后指茶。 75. 茶茗----出自 唐. 陸羽 《茶經》:曇濟道人 設茶茗,子尚 謂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76. 金芽----出自明.韓銑《后山茶詩》稱上虞茶:金芽帶露摘來新。 77. 雪芽----出自陸游藝機《東丁院汲泉煮茶》詩:雪芽近于峨嵋得。古代稱日鑄茶為雪芽,相傳日鑄嶺資壽寺旁有茶樹十數株,其芽長至二三寸,絨毛纖白,故名。 78. 靈芽----出自宋.歐陽修《和梅公儀嘗建茶》:逗曉靈芽發翠莖。 79. 靈味----出自韋應物《喜園中茶生》: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80. 靈物----出自顧況《茶賦》:皇天既孕此靈物兮。 81. 靈草----出自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嘗茶詩篇:誰把嫩香名雀舌?定知北客示曾嘗。不知靈草天然異,一夜風吹一寸長。 82. 香葉----出自元稹《一言至七言詩》:茶,香葉、嫩芽。 83. 瑞草----出自王十朋《會稽風俗賦并序》:日鑄雪芽,龍山瑞草。古代也指紹興臥龍山的茶為龍山瑞草。 84. 蘭雪----出自張岱《露兄》文:茗戰爭來蘭雪。他另有《蘭雪茶》一文說紹興名茶,蘭者,因茶若蘭;雪者,因滾湯沖之,其絨毛狀如雪濤,故名蘭雪。 85. 玉食----出自陸游《喜得建茶》一詩:玉食何由到草萊。另指古代進貢給皇帝的名茶叫玉食。 86. 玉華----出自陸游《試茶》一詩:蒼爪初驚鷹脫韝,得湯已見玉花浮。睡魔何止避三舍,歡伯直知輸一籌。 87. 玉川子----出自楊萬里詩《謝木韞之舍人分送講筵賜茶》:何曾夢到龍游窠,何曾夢吃龍芽茶。故人分送玉川子,春風來自玉皇家。唐代詩人盧仝,號玉川子,與陸羽號竟陵子一樣,被人稱為茶的別名,其出自《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詩,該詩亦稱七碗茶詩。 88. 時辰草----出自《茶本時辰草,客為座上賓》。
89. 瓊蕊漿----出自唐代.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是指像寶玉一般的仙花花蕊制成的漿湯。 90.嘉木英----出自秦觀《詠茶》:茶實嘉木英,其香在天育。
91.雀舌----出自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茶芽,古人謂之雀舌、麥顆,言其至嫩也。另有沈括詩:嘗茶篇:誰把嫩香名雀舌。 92.麥粒----出自曾鞏《嘗新茶》:麥粒收來品絕倫,葵花制出樣爭新。一杯永日醒雙眼,草木英華信有神。 93.松風----出自金.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紙窗兒明,僧房兒雅,一椀松風啜罷,兩箇傾心地便説知心話。” 凌景埏 校注:“松風,指茶。” 此外還有:漏影春、芽以結、芽以完、臘扒、渲老、香乳、花乳、蒼龍璧、蒼璧、片田、蟬翼、甘草、茗飲、雋永、雞蘇佛、粉槍、嫩芽、雀舌露、鳥喙長、槍旗聳、嫩莖茂、鷹爪、蒼鷹爪等等,這些名稱中有些是茶的工藝和某一茶葉名稱,這需要相關的資料和史證。

武夷茶
茶之始,其字為荼,最早見于詩經,爾后如春秋有齊荼;漢志有荼陵;陸顏諸人雖已讀為茶音而未敢輒易字形也。若爾雅,若本草就從艸從余,而徐鼎臣訓荼猶曰今之茶也。惟從陸羽茶經,盧仝茶歌,趙贊茶禁以后,逐易荼為茶。
由于歷史的原因、文字簡化等諸多因素,有一部分文字現已消失或打不出來。其實茶的一路演變也是貫穿茶史,連貫歷史,小小一杯茶,可以見證史。而茶的濃烈與淡泊正如我們的人生,那茶的甘苦和醇厚更像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充滿智慧,卻又淡定,充滿滄桑,不失高雅,讓人著迷......
茶云晚整理于筑城 2007.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