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做個測試:以下這些情況,你會道歉嗎? 1.你不小心撞到了某個人; 2. 某人不小心撞到了你; 3. 參加聚會時,你準時到了,但聚會主人還沒準備好; 4. 雖然你和某人之間已經見面很多次了,這次見面你還是做了自我介紹; 5. 去餐廳吃飯,服務生已經準備好幫你點單了,你卻還不知道該吃些啥; 6. 你家亂得不忍直視,而此時恰好有朋友造訪; 7. 在咖啡館點單,你點了一份制作過程巨復雜的咖啡,還是帶拉花的那種; 8. 交談過程中,對方表示你說話聲音太小了聽不清; 9. 交談過程中,你表示對方說話聲音太小了聽不清; 10. 在人巨多的鬧市街區側方位停車。 這些情境,你有幾個會道歉?——很多人可能中了好多槍。 但是,讓我們仔細看看:你準時到了、別人突然造訪你沒來得及收拾家里、說話聲音輕了一些,這些你為什么要道歉? 人們經常是在沒必要道歉的時候說“抱歉“。 領英用戶(LinkedIn Member)Sally Tamarkin是Buzzfeed編輯。 很多時候,把“對不起”掛在嘴邊,其實是個不太好的習慣。1常說抱歉并不會獲得額外的禮貌分 我們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感到抱歉,即使這并不是你的錯。 不必要的道歉不僅會給人留下不自信的印象,當你在交流中提出自己的觀點前加一個“抱歉“時,還會讓人感覺你自己都不太相信自己的觀點,你也就很難堅持住自己的立場。 “抱歉”是一個負擔很重的詞匯,而且在使用中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1000個人心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你也很難去判斷你的觀點和講話在別人聽起來如何。 只在你認為自己的確做錯了的時候道歉。這樣,你的“對不起”三個字對你自己而言就有了相當的重量。別人自然也能感覺到。2職場女性尤其愛說“對不起” 女性每天數次為各種事情道歉。 當她們在辦公室借過時,她們會說我很抱歉。當她們在開會時筆不小心翻轉到你的文件上時,她們會說我很抱歉。當她們與你有目光接觸,觸及你私人空間的時候,會說我很抱歉。 你不覺得,有些“我很抱歉”聽起來讓人摸不著頭腦嗎? 不停地說“抱歉”,會暗示你的大腦和告訴別人你是一個什么事都覺得抱歉的人。而你的大腦也會潛移默化地越來越認同這個說法。 是時候停下自我苛責了,不必道歉的時候就別說。3說了“抱歉”就別說“但是” 用“抱歉”開始一個句子是禮貌打斷對方講話、提建議或意見甚至獲得他人注意力的一個快方法。 但是在工作場合中使用“抱歉,但是…”的句式發表觀點的話,在最開始就會給人一種“抱歉,但是我覺得另一個觀點更好”的想法,這常常讓你之后要表達的內容受到負面影響。4記錄下你說“抱歉”的場合嘗試改變它 對你每天說的話稍加注意:講一句抱歉時記錄下來你對誰說的、什么時候說的、對于談話的影響如何等等,就能夠幫你判斷出你的道歉到底有沒有效果。 它還能讓你知道,自己的道歉究竟是真的沒做好,還是只是一種不必要的習慣罷了。如果不說抱歉會感受如何。如果你發現不說“抱歉”二字也OK,那就別說。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應該改掉“抱歉”這個習慣,可以先列個表格看看自己若不說“抱歉”會說些什么,感受如何。 5減少道歉先想好你打算說什么 把“抱歉”替換成更能直接表達你實際觀點的語句。 還是不小心擋到或者撞到別人的例子,你真正想說的也許是“借過”,而當你在會議中想提問時,一句“你說的很好,但我能打斷一下嗎?”也可以替代“抱歉”。 而當你要留同事工作到很晚的時候,除了說“十分抱歉,但是今晚大家都要加下班”,換成“我十分理解你們晚上都有各自的安排,因此我也十分感激你們原因把這寶貴的時間留給我,一起在公司工作。”6你說的“抱歉”越少你的每一句道歉就越真誠 不隨意說“對不起”,因勇于承認錯誤而道歉——這實際上是一種在職場上很高級的素質。 那些隨意表達歉意而總是不愿承認真正的失誤的員工,很難受到大家喜歡;相反的,即便是老板,只有真誠而深刻的自我反思并承認錯誤,才能獲得更好的人緣。7你的道歉符合標準嗎? 標準的道歉是怎樣的? 承擔責任; 避免假設; 提及細節,避免錯誤再次發生。 用一個反例來說明道歉中這三個要素的重要性:在公共場合,我們常會聽到這樣一句毫無誠意的道歉: “我們對此可能帶來的任何不便感到抱歉”。 主語用“我們”而不用“我”顯然是責任人規避責任的言辭。 “可能”是個假設。 “任何不便”是含糊其辭,而且完全沒有提及避免再次發生的措施。 所以這種道歉讓人聽了沒什么存在感。人的情緒腦是非常強大的產物,真誠不真誠,可能只要一秒鐘就能辨別了。 還有個更可靠的判斷原則就是: 如果某人對你說同樣的話,你會信嗎? ——來自《Rework》8能說“謝謝”就別說“對不起” 紐約的中國插畫師肖瑤分享了一些“說話之道”:能說謝謝,就別說對不起。 遲到的時候: 請說“謝謝你耐心等我!”;而不要說“對不起,我總是遲到。” 和朋友聊完天后: 請說“謝謝你的聆聽!”;而不要說“抱歉,我只是在胡言亂語。” 當別人安慰你時: 請說“謝謝你能如此欣賞我”;而不要說“抱歉,占用你太多時間了。” 當別人鼓勵你時: 請說”謝謝你一直以來的鼓勵”;而不要說“對不起,我總是讓人失望。” 與其總是負能量地“道歉”,不如換種說法,給你和身邊的人帶去事情的積極面,對吧? 本文由LinkedIn領英原創翻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