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中的八經卦指的是: 一、二進制數 如果把八經卦用二進制數來表示,陽畫為1,陰爻為0,依據下圖中的原則,
則從卦形的變化得出如下結果: 乾111,兌為110,離為101,震為100,巽為011,坎為010,艮為001,坤為000。 由于陽氣清輕,其性自下升于上,陰氣重濁,其性下沉,其性自上歸于下,因此,在八經卦的上、中、下三個爻畫中,下爻為“根”,上爻“干”,上爻為“末”。“根”爻的陰陽屬性最終決定著經卦的陰陽屬性。 由于乾、兌、離、震四經卦的首數即“根”爻數都為1,為陽,因此,這四個經卦為陽性卦。由于巽、坎、艮、坤四經卦的“根”爻數都為0,因此,這四個經卦為陰性卦。 從上可知,二進制數能夠清楚地反映作為三爻卦的八經卦中,陽爻和陰爻變化的連續性,能夠準確地揭示八經卦的演變規律和陰陽屬性。 二、八進制數 (一)、八進制數與經卦的對應關系 這里所說的經卦數,乃是所謂的“先天八卦”的先天數。 如果用八進制數來表示,共有八個基數:1、2、3、4、5、6、7、8,和經卦總數相同,因此,每個經卦對應一個基數。在這八個基數中,1為諸數之首,對應乾卦,8為諸數之尾,對應坤卦,依此類推,八經卦與八進制數對應關系是: 乾—1 (二)、先天八卦數的本質 1、事物發展階段的“序數” 我們知道,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陰陽兩個方面構成的,或者說是由陽氣和陰氣構成的。從本質上說,事物從初始到終了的變化過程,正是其內部陽氣一方不斷耗散而陰氣一方不斷積聚的過程。在初始階段,事物內部的陽氣由于尚未開始耗散,因此是最豐滿的。由此開始,隨著事物發展變化過程的展開,其內部的陽氣開始因為不斷耗散而不斷受到削弱,當事物內部的陽氣耗散殆盡時,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生命歷程)也就結束了。如果把事物內部陽氣的耗散過程分成八個階段,并且每個階段的狀態都用一個經卦來描述的話,那么初始階段的陽氣為無耗散狀態,正可以用陽氣充盈的乾卦來表示。在其后中間的每個階段,隨著陽氣耗散過程的不斷推進,可以依次分別用兌、離、震、巽、坎、艮六個經卦來表示。當事物發展到最終階段時,陽氣已經耗散殆盡,陰氣充斥其中,正可以用坤卦來表示。總起來說,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經卦,可以用來表示事物從初始到終了依次進行的全部過程。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不用經卦而用數字來表示事物從初始到終了的發展變化過程。如果我們仍然把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分為八個階段,并且每個階段都用一個相應的自然數來表示的話,那么,我們可以用“1”這個自然數之首來表示初始階段,其后中間的每個階段,可惡分別用2、3、4、5、6、7六個自然數來表示。當事物發展到最終階段時,可以用8來表示。總起來說,1、2、3、4、5、6、7、8八個自然數,可以用來表示事物從初始到終了依次進行的全部過程。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看出,八經卦的排列次序與八個自然數的排列次序是完全對應的(如本節上文所示)。由此可見,從實質上說,經卦數就是序數。其實,我們完全可以不用自然數,而改用其它符號來表示,如A、B、C、D、E、F、G、H:ⅰ、ⅱ、ⅲ、ⅳ、ⅴ、Ⅵ、Ⅶ、Ⅷ;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等。 當然,和自然序數不同的是,八經卦不僅能作為事物發展變化階段的序數,還能揭示事物發展變化的本質。 2、反映事物數量的“量數” 如上所述,先天八卦描述的是事物從初生到到終了的耗散過程。從事物初生的那一刻起,這個耗散過程就隨之開始了。隨著耗散過程的不斷進行,事物內部所蘊含的陽氣(即能量)在不斷地減少,并且在事物內部不斷地離散開來。也就是說,事物內部陽氣的耗散過程,同時伴隨著離散過程。隨著離散過程的不斷進行,事物內部的陽氣逐漸分離開來,成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能量單位。離散程度越高,則其內部的的能量單位越多,換句話說,事物內部的能量單位越多,則離散程度越高,能量耗散程度也越高。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事物內部陽氣耗散程度的高低,與能量單位的數量多少是成正相關的。也就是說,陽氣耗散程度越低,則能量單位越少,陽氣耗散程度越高,則能量單位越多。 具體地說,在事物發展的初始階段,即上文所說的乾卦階段,耗散過程尚未展開,此時的耗散程度最低,事物內部的陽氣是渾然一體的,尚未出現離散現象,因此,其能量單位數是1。也就是說,乾卦階段(第1階段)的能量單位數為1。當耗散過程進行到兌卦階段(第2階段)時,事物內部的陽氣開始離散成為兩個單位,其能量單位數為2,依次類推,離卦階段(第3階段)的能量單位數為3,震卦階段(第4階段)的能量單位數為4,巽卦階段(第5階段)的能量單位數為5,坎卦階段(第6階段)的能量單位數為6,艮卦階段(第7階段)的能量單位數為7。當事物發展到坤卦階段(第8階段)時,陽氣耗散殆盡,其能量單位也最多,為8。 由上可見,事物內部的能量單位數和階段序數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先天八卦數既可以表示事物發展的階段序數,也可以表示事物的能量單位數,亦即量數。所謂量數,也就是數量。 (三)、從先天數推斷經卦的陰陽屬性 1、陽性卦與陰性卦 由于陽性微細,陰氣粗濁,因此,反映在八進制數中,陽性卦為小數,而陰性卦為大數。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 對應著1、2、3、4四個小數的乾、兌、離、震四個經卦為陽性卦; 對應著5、6、7、8四個大數的巽、坎、艮、坤四個經卦為陰性卦。 上面所述,即是所謂的“太極生陰陽”。 2、四象卦 根據這個道理進一步劃分,在1、2、3、4四個陽數中,1、2為小數,為陽中之陽,為“太陽”數,故其所對應的經卦乾、兌,稱為“太陽”卦;3、4為大數,為陽中之陰,為“少陽”數,故其所對應的經卦離、震,稱為“少陽”卦。在5、6、7、8四個陰數中,5、6為小數,為陽中之陰,為“少陰”數,故其所對應的經卦巽、坎,稱為“少陰”卦,7、8為大數,為陰中之陰,為“太陰”數,故其所對應的經卦艮、坤,稱為“太陰”卦。這里所說的太陽、少陽、少陰、太陰,即所謂的四象。 上面所述,即是所謂的“陰陽生四象”。 3、八經卦的陰陽屬性 根據上述道理,再進一步劃分: 在1、2兩個太陽數中, 1為小數,為太陽之陽,即對應經卦乾為太陽之陽卦——純陽卦。 2為大數,為太陽之陰,即對應經卦兌為太陽之陰卦。 在3、4兩個少陽數中, 3為小數,為少陽之陽,即對應經卦離為少陽之陽卦。 4為大數,為少陽之陰,即對應經卦震為少陽之陰卦。 在5、6兩個少陰數中, 5為小數,為少陰之陽,即對應經卦巽為少陰之陽卦。 6為大數,為少陰之陰,即對應經卦坎為少陰之陰卦。 在7、8兩個太陰數中, 7為小數,為太陰之陽,即對應經卦艮為太陰之陽卦。 8為大數,為太陰之陰,即對應經卦坤為太陰之陰卦——純陰卦。 上面所述,即是所謂的“四象生八卦”。 三、十進制數 (一)、八經卦與十進制基數的對應關系 十進制數的基數有十個:0、1、2、3、4、5、6、7、8、9。而經卦只有八個,因此,經卦數與十進制基數之間是不能一一對應的。經卦和十進制基數的對應關系具體表現如下: 乾—1,9 由上可見,經卦和十進制基數的對應關系,與經卦和八進制基數的對應關系之間,除乾為1和9、坤為0和8之外,其它都是一致的。 我曾經在《八卦圖》一文中對“乾—9 、坤—0”的理論根據作過論述,現摘抄如下: “從易理的角度來看,當乾陽純極之際,物極必反,由極小變極大,此時其數為9。當坤陰重極之際,物極必反,由極大變極小,此時其數為0。 從義理的角度來看,坤為純陰,毫無生機,一派死氣,空空蕩蕩,正是虛空之象,故其數為0。乾為純陽,至其極時,無往弗屆,充盈于宇宙之間,故其數為9。” 如果把上述經卦與基數的對應關系,依基數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則如下所示: 坤—0 從中可以看出,上述排列的開端,是以坤為首而乾卦次之的。逆而觀之,在上述排列的終端,則是以乾為首而坤卦次之。 這種排列的意義在于: 1、從整體上來說,這種排列體現了乾坤包于外,而其它六卦處于內的重要特征,這是符合天地包于萬物之外,生育萬物于其間的道理。 2、在上述排列的首端是坤在前而乾在后,坤為0,為空無,乾為1,為有,這符合老子所說的“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的道理。在上述排列的終端是坤在前而乾在后,由至陰轉為至陽,體現了“物極必返”的道理,正如老子所說的那樣:“反者道之動”。 由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是十進制數,因此,這種經卦與十進制基數之間的對應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正如上節所述,這種八經卦與十進制數對應關系的本質,還是與事物發展變化的階段序數有密切關系的。 (二)、八經卦與河洛數的對應關系 八經卦與河洛數的對應關系如下(詳見本人所作《八卦圖》一文): 無極—0,震—1,巽—2,離—3,坎—4,太極—5,艮—6,兌—7,坤—8,乾—9。 關于這種對應方式的理論根據,本人在《八卦圖》一文中已經有了較詳細的描述,可以參閱,此不贅述。 與上文所述的“先天八卦數”(即八進制數)和十進制數不同的是,這種對應關系所表述的不是事物發展變化階段的“序數”和量數,而是每個經卦中所蘊含的能量多少。 通過分析上述經卦與十進制基數的對應關系,我們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除了八個經卦之外,這里還多了“太極”和“無極”,共有十個對應體,與十進制的十個對應基數正好相等,這就使得對應體與對應數之間的搭配非常自然。 第二、震、離、兌、乾四個陽性卦都是奇數,巽、坎、艮、坤四個陰性卦都是偶數。這就使得經卦與數之間的陰陽屬性保持了一致性。 第三、這種對應關系中的數的內涵是:奇數1、3、7、9,四個數由小到大的排列次序,表示著陽氣的由弱到強(由少到多),而震、離、兌、乾這四個陽性經卦的排列次序,也表示著陽氣的由弱到強(由少到多),因此產生相應的對應關系。具體地說,在這四個陽性經卦中,震卦的能量級別最低,用奇數1來表示;離卦的能量級別高于震卦,用奇數3來表示;兌卦的能量級別高于離卦,用奇數7來表示;乾卦的能量級別最高,用最大的奇數9來表示。 偶數2、4、6、8,四個數由小到大的排列次序,表示著陰氣的由弱到強(由少到多),而經卦巽、坎、艮、坤,四個陰性卦的排列次序,也表示著陰氣的由弱到強(由少到多),因此產生相應的對應關系。具體地說,在這四個陰性卦中,巽卦的陰氣最弱,用偶數2來表示;坎卦的陰氣強于巽卦,用偶數4來表示;艮卦的陰氣強于坎卦,用偶數6來表示;坤卦的陰氣強于艮卦,用最大的偶數8來表示。 第四、太極對應數為5。這是因為,首先,5為十進制基數中除了零之外的九個數的“中點”數,而太極也位居八經卦的“中點”;再者,5為生成之數,具有“生成”萬物之義,而太極也具有生成八經卦之義,因此二者之間具有對應性。 從物相角度來看,太極不像八經卦那樣具有具體事物的具體特征,它表示的是一種不具有具體特征的處于“渾沌”、“未知”狀態的“事物”。 無極對應數為0。這是因為,無極乃無可言說之“空相”,0也是個“空”數,二者的本質是完全一致的。在洛書中并沒有0,是因為0不具有指示具體事物的作用。其實,一無所有的“空”相,也是一種“事物”。佛教中所說的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地、水、火、風、空、識”中,就有一個“空大”,其含意和數字0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并不完全相同。因為“空大”的本質含意是除一切具體事物之外的虛空,而0所代表的無極,既具有此虛空之義,還是一切事物的起源和歸宿,不純是虛空之義,它是超越一切具體事物的“實相妙空”。 第五、無極、太極、八經卦與數的這種關系,表現出各自內在本質的完美的對應性。簡要說明如下: 0—無極—真空 5—太極—渾沌 四、八卦與數對應的理論根源與運用 (一)、理論根源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必然包含著內在的理性,正如朱熹所說:“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虛,循環不已。則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盡之后,終則復始,始復有終,又未嘗有頃刻之或停也。”又說:“太極只是天地萬物之理。在天地言則天地中有太極,在萬物言則萬物中各有太極。未有天地之先,畢竟是先有此理。” 事物內在理性的具體表現為事物的數和象。其實,事物的理、數、象三者是統一的,三者同時存在,有其理必有其數和象,有其數必有其理和象,有其象必有其理和數。沒有不具備理的數和象,沒有不具備數的理和象,也沒有不具備數和象的理。理無形,寓含在事物之內,象數有形,表現在事物之外。 八經卦是描述事物狀態的模型,其爻畫結構決定了各自的理性特征,由此也決定了相應的數字特征和形象特征。先有八卦之理而后有八卦之數和象。也就是說,八卦的數和象都是由八卦的理所決定的。因此,只要確定了八卦的理性特征,就能依此確定八卦的數的特征。 這正是八卦與數對應的理論根源。 (二)、實踐中的運用 1、表示事物發展的自然序數 按照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順序排列的八個經卦,可以用來表示事物從出生到滅亡的整個過程。這是因為,我們知道,一切事物的的存在狀態,歸根結底都取決于其內部蘊含的陽氣盛衰、多少。陽氣者,生機也。陽氣盛則生機旺,陽氣虧則生機衰,陽氣絕則生機滅。用八經卦表示事物發展的順序,其理正在于此。具體如下所示: 事物初生伊始,其先天狀態是完好無缺的,這種狀態可以用乾卦表示。乾者,純陽之體,圓滿無缺之相也。其動為統率,其數為1,9。 隨著與后天環境的接觸,其先天狀態逐漸受到損害而殘缺,這種狀態可以用兌卦表示。兌者,殘缺于上之相也。其動為奮進,其數為2。 進一步發展下去,事物內在的生機由內向外離散,外表雖實而內質已虛,這種狀態可以用離卦表示。離者,外虛內實之相也。其動為擴散,其數為3。 進一步發展下去,事物的生機三分去其二,唯存在于根部,這種狀態正可以用震卦表示。震者,潛伏于下之相也。其動為震蕩,其數為4。 進一步發展下去,事物根部的生機也開始退離而去,根部生機已空,這種狀態可以用巽卦表示。巽者,下虛上實之相也。其動為巽退,其數為5。 進一步發展下去,事物外部的生機已虛,唯存于內,這種狀態可以用坎卦表示。坎者,外虛內實之相也。其動為收斂,其數為6。 進一步發展下去,事物的生機將盡,中下皆虛,只浮于表面,這種狀態可以用艮卦表示。艮者,浮存于上之相也。其動為靜止,其數為7。 最后,事物的生機消耗殆盡,一派死寂。這種狀態可以用坤艮表示。坤者,空寂無物之相也。其動為承載,其數為8,0。 2、表示事物發展的周期序數 從事物的外在生命力角度來看,任何事物都有其生、長,壯、老、已的發生、發展、滅亡的過程,呈現為首尾相接的圓周期。具體如下: 震為事物的初生,其數為1。 離為事物的發展,其數為2。 兌為事物的壯大,其數為3。 乾為事物的鼎盛,其數為4。 巽為事物的衰退,其數為5。 坎為事物的萎縮,其數為6。 艮為事物的結束,其數為7。 坤為事物的空亡,其數為8。 3、表示事物的自然序數和數量多少 所謂自然序數,是指按自然數順序排列的序數,如門牌號,車牌號,手機號等等。所謂的數量多少,指的是事物本身的數量,比如人數,物數等。有的數既具有自然序數性質,同時還具有數量性質,比如人或事物的年齡,既可以表述為該人或事物生存到現在是第某某年(月、日等),也可以表述為該人或事物生存的年(月、日)計量數。 事物都有表示其多少的數量,而先天數能表示事物所具有的能量單位數,因此,八經卦的先天數是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數量多少的。在兩個經卦重疊所得的六十四個別卦里,八經卦所表示的事物的數量如下: 乾:8n+1 巽:8n+5 由于其中的“n”也是個未知數,因此,在別卦中,只有默認當n=0時,八經卦的數量才是可知的確定數。如果n是一個大于0的未知自然數,則無法確定經卦的最終數值。如果考慮到別卦所處的層面遠遠高于具體事物,再加上衡量事物數量的單位并不相同(比如,重量單位就有千克、市斤、鎊、盎司、克拉等差別),這樣一來,同樣一個具體事物所呈現出來的數量就千差萬別了(因為計量單位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勉強運用經卦硬套事物的數量是違背事實的。即便在易學占斷實踐過程中幸而偶中,也難以為憑。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別卦里進行事物數量的推斷是不恰當的做法。 我們知道,在實踐工作與生活中,待知事物屬于事物的最終層面(最具體層面),它們和同一層面上的已知事物之間具有全息性的廣浮聯系,因此,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都完全能夠運用已知事物的數量(提供相應信息的“外應”事物的數量,或者“外應”事物相應經卦所代表的數量),來推知待知事物的數量。這種推知待知事物數量的方法最為可取。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實際上,別卦內的六個列卦(經卦)無論其數值如何變化,其運動狀態特征都是相同的,就像一滴水和一江水的水性并無不同一樣,因此,運用別卦對事物進行運動狀態特征上的描述是可以確定的。如果事先設定好別卦所對應的社會或自然系統及其中的組成元素,就能夠由運動狀態特征推知與八經卦所代表的運動狀態特征相應的形象特征——具體事物了。實踐證明,對社會或自然系統及其元素設定得愈具體,則事物的形象特征——具體事物愈確定,推斷結果愈精確。 外應事物包括具體事物以及事物所處的先天八卦方位等。至于如何選擇到底應該運用事物數(包括事物所屬經卦數),還是運用其先天經卦方位,應當以“同類比附”為基本原則。 具體地說,在推斷事物的數量特征——比如人物的個數、事物的重量單位(如公斤)等——時,應該運用相關外應事物中所包含的數量特征。在推斷時間數時,則應該用與時間對應關系最密切的空間方位數來表示。 4、物數對應原則 在進行事物或者事物的運動與十進制基數的對應時,應該遵照一個相對統一的原則,現列表如下: A、先天數(序數)
B、河洛數(物量數)
|
|
來自: 輕輕松松0 > 《八卦/干支/五行。類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