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 骨科博士 副主任醫師 殷浩 來源:醫學界骨科頻道 門診中,以肩痛和活動受限為主訴來就診的中老年人非常多,主要表現為肩部肌肉的廣泛疼痛,穿衣、梳頭、拿東西頻頻受限,而且夜間疼痛明顯加重,影響睡眠,有的患者,以為得了睡眠難治之病,為此憂心忡忡;有的開門見山問醫生,我得的是不是肩周炎,是不是沒法治? 的確,肩痛癥在中老年中非常常見,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那么肩痛癥是不是肩周炎呢? 肩痛常見于哪些病? 據國內一份6276例45歲以上門診患者就診調查,肩痛患者達到679例,占比10.9%,其中肩部撞擊癥在肩痛患者中的構成比為36.08%,是引起肩痛的最常見病因,其次為肩袖損傷占比23%,凍結肩占比21%,肌肉損傷9%,滑膜炎5%,骨關節炎5%,左右側優勢手肩痛比例1:1。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導致肩痛的疾病,如頸椎病、肺部腫瘤,膽囊炎等,但臨床非常少見,不具代表性??梢娂缤吹牟∫蚴嵌喾N多樣的,只有弄清楚疾病的原因,才能恰當的預防和治療。 肩痛的來龍去脈? 肩痛最常見的原因是肩峰撞擊綜合癥,占肩痛的第一位。多發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現為肩部疼痛、夜間疼痛、痛醒、影響睡眠;難以指出明確的疼痛部位;手臂舉過頭困難。病因主要是肩峰的解剖結構異常,局部骨質增生 形成骨刺,加上外傷、炎癥等原因,引起肩峰下軟組織肥厚,當臂上舉時,肩峰骨刺擦過或撞擊肩袖的表面造成了肩關節的疼痛和活動受限。 肩袖損傷--肩袖是肩膀周圍的一圈肌肉,起到運動關節的作用,長期局部勞損是發病的主要原因。如果患者的肩關節活動范圍減少得并不明顯,或者患病的手臂活動的范圍比正常一側的手臂略小,除了疼痛之外,更明顯癥狀是上舉無力。無論怎么用力,舉向斜前上方的手臂就是不能超過60°~90°這個范圍,好像有人把腋窩的衣袖緊緊拽住一樣,出現這些癥狀就可能是肩袖撕裂。 而既往所說的肩周炎目前多傾向于命名為凍結肩,發病緩慢,表現為肩周廣泛性疼痛,主被動各方向活動均受限,并排除肱盂關節炎等其他有明確病因的疾病,與年老體弱、天氣變化、受涼等密切相關,影像學表現無異常。 如何治療肩痛癥? 只有在醫生的協助下,明確診斷后才能針對性治療,切不可恣意妄為,往往適得其反,比如對于肩峰撞擊癥和肩袖損傷早期應該減少活動,減輕局部炎癥,局部理療,局部封閉等促進機體修復,若長期無效,可以手術治療,預后較好。 而凍結肩非常常見,多見于50歲左右婦女,常年家務活動,緩慢起病,要做好增強體質,防寒保暖,在疼痛能仍情況下,醫生指導下,逐步功能鍛煉,撕裂開粘連的關節囊,恢復關節活動度。而疼痛導致不能堅持鍛煉是療效欠佳的主要原因,日常口服藥物,局部中藥膏,起效慢,副作用多,過敏及胃腸道反應常見。 近年來,我們對于急性肩痛我們采用丁丙諾啡透皮劑貼5毫克局部外用,每周一片,止痛效果好、使用方便、副反應小、維持時間長,后期配合肩部功能鍛煉,患者樂于配合,收到良好效果。 如何遠離肩痛癥? 避免急性損傷 肩袖損傷多有急性損傷病史,如急性損傷如提拉重物、摔倒時或受外力牽拉、大力扣球、不當游泳等,做好運動熱身,緩慢乏力,可有效保護肌肉損傷。 避免慢性勞損 長期反復每個動作,如長期肩部負重,上舉,長期從事網球、棒球、羽毛球、游泳等需上肢舉過頭頂的運動族群,也較易引起肩部受傷。創傷的病變可能是由于滑囊、肌腱或部分肩袖撕裂,導致肩峰撞擊癥、肩峰下滑囊炎、肩袖損傷、關節盂唇損傷、岡上肌肌腱炎等等。做好運動保護和科學訓練是關鍵。 注意保養 中老年人要注意營養,適當補鈣,增強體質,防止外傷。平時注意肩部保暖,防止受涼,不要長時間把濕毛巾披在肩背上,睡覺時,肩部不可露于被外。 加強鍛煉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是至理名言,適當功能鍛煉,不僅能保養關節,還能延緩衰老,太極拳、五禽戲等可充分活動肩關節,防止肌肉萎縮、骨質疏松,肌腱粘連,值得一試。 投稿郵箱:yxjguke@yxj.org.cn 稿費:100—1000 小編微信:huanbal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