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中材料題是試卷的最大分值的部分,以下是高考2016年歷史模擬試題,請考生練習提高。 例題1.15至20世紀,人類歷史的發展在經濟領域經歷了重大轉變,在這個轉變過程中,有五次發展機遇,對中國和西方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1)16世紀前后中國和西方幾乎同時出現工業文明的曙光,但中、西方發展狀況迥異。17、18世紀,西方資本主義取得長足發展。請說出其在科技、思想文化領域的反映。 答案:(1)科技:近代自然科學如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產生。思想文化: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 (2)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中期,中國出現“康乾盛世”的余暉,西方卻經歷了一場歷史性的變革——工業革命。為什么中國沒能發生同樣的變革? (2)自然經濟的頑強阻礙;封建****統治;重農抑商與閉關鎖國政策。 (3)19世紀70年代以后,工業革命進入新階段,給世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概述中國民族資產階級試圖抓住這一發展機遇的主要實踐活動。 (3)實業救國發展民族工業;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動;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啟蒙。 (4)20世紀50至70年代,W#W$W%.K**S*&5^U新科技革命使西方迎來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而中國卻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出現失誤。概述失誤的主要表現及中國出現失誤的原因。 (4)表現:提出違背經濟發展規律的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文革。原因: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犯了嚴重的“左傾”錯誤。 (5)20世紀80至90年代,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中國是怎樣抓住這一機遇的?從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5)實行改革開放。啟示:順應潮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開拓創新(言之有理即可)。 例題2. 閱讀下列材料: 實現近代化(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世界各國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邁進的過程中,中國和西方各走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學者認為,西方近代的變革首先是精神層面的變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變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變革,而中國在近代的變革順序卻是正好相反的。 請回答: ⑴依據15~19世紀上半期西方世界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闡述西方變革的發展歷程。 ⑴西方變革的發展歷程:①15~16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使人們逐漸擺脫了教會的束縛和控制,推動了歐洲向近代社會的轉變;②18世紀的啟蒙思想使人們進一步擺脫了封建****和宗教愚昧的束縛,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武器;③英法美等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④18世紀中期起,工業革命迅速擴展,大機器生產方式確立,歐美國家相繼實現工業化。 ⑵聯系19世紀下半期到20世紀初的有關史實說明中國近代的變革順序。扼要歸納導致中西方變革順序相反的原因。 ⑵中國近代化變革:①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開展了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備;②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先后爆發了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的維新變法運動和辛亥革命,結束了****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沒有實現;③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爆發了要求民主與科學的新文化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中西方變革順序相反的原因:列強對中國的入侵,打斷了中國社會正常的發展進程。中國人在學習西方的過程中,對西方文化的認識有一個漸進的過程。 ⑶你認為在我們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中應如何正確對待外來的文明成果? ⑶對待外來文明成果的態度:要善于學習、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要立足于中國國情,反對全盤西化和盲目排外,應批判地吸收外來文化。 高考2016年歷史模擬試題及答案的全部內容就是這些,希望對考生提高成績有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