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強力推動下,我區旅游業發展步伐加快,社會關注度持續提升,行業服務日臻完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變化,用20年的時間實現了旅游總收入增長10倍的跨越,2015年接待游客1860萬人次,旅游收入168億元,較上年增長了15%,旅游業已經成為我區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和新的增長極,對推動我區經濟轉型、擴大對外開放發揮著重要作用,已經成為“四個寧夏”建設的窗口和名片。 寧夏發展全域旅游:按照“全景、全業、全時、全民”模式,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區) 2016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展全域旅游。按照“全景、全業、全時、全民”模式,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區)。依托寧夏旅游集團建立旅游發展聯盟,整合旅游資源,把全區作為一個旅游目的地打造。加快旅游與文化、工業、農業以及體育、商貿等融合,開發一批全天候、全方位、體驗型旅游產品,推出更多獨特旅游商品,拉長產業鏈。辦好中美旅游高峰論壇、“駕越絲路”等活動,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培育一批優秀景區、旅行社和旅游從業人員,重拳整治價格欺詐、強制購物等亂象,把“塞上江南·神奇寧夏”品牌打得更響。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0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185億元,增長10%以上。 把銀川建成全域旅游核心區,將中衛、平羅、青銅峽、涇源打造為全域旅游示范市、縣 據悉,寧夏回族自治區將用3年時間打造包括銀川、中衛、平羅、青銅峽、涇源在內的一批全域旅游核心區和全域旅游示范市、縣,并通過建設寧夏旅游“一核三廊六板塊”實現全域旅游目的地發展目標。 確定葡萄文化、回鄉文化、大沙湖、大六盤、騰格里沙漠、東部環線6個旅游板塊 建設賀蘭山東麓、黃河金岸、清水河流域3個旅游廊道 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對寧夏發展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目標,按照“一年有規劃,兩年見成效,三年全面提升”的目標,加快建設寧夏旅游“一核三廊六板塊”。力爭3年內將中衛市打造成為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市,培育平羅縣、青銅峽市、涇源縣3個全域旅游示范縣。到2018年,全市域、全縣域旅游城市的旅游產業占GDP比重達到15%。 一核:將銀川建設成寧夏全域旅游核心區。 三廊:賀蘭山東麓旅游廊道、黃河金岸旅游廊道、清水河流域旅游廊道。 六板塊:葡萄文化旅游板塊、大沙湖度假休閑板塊、塞上回鄉文化體驗板塊、大六盤紅色生態度假板塊、騰格里沙漠休閑運動板塊、東部環線邊塞旅游板塊。 寧夏發展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設目標,是站在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布局,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十三五”發展規劃和寧夏空間發展的安排緊密關聯。希望旅游產業能在全區經濟轉型發展中起到重要的紐帶作用。從“一核三廊六板塊”的建設目標不難看出,配合大銀川都市區建設,帶動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發展和固原清水河流域小城鎮建設的用意非常明顯。隨后肯定還會有推動這些目標建設的更加具體的計劃和政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寧夏旅游產業一次全新的發展機遇,就看業界是否能抓住這次機會,而對于更多的地方政府和企業而言,也是創造發展機遇和改變經濟結構的重要時機。 寧夏旅游業前景好,建設全域旅游示范省(區),我區將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加強旅游項目建設,深入推進旅游“廁所革命”,把旅游廁所打造成寧夏旅游行業的文明窗口和新亮點。建設寧夏智慧旅游工程,完善旅游服務平臺,實現旅游管理、營銷、服務、體驗的智慧化,推動旅游電子商務發展,建成覆蓋全產業的寧夏旅游云。加強與鐵路、航空、公路管理部門的協調溝通,在開通銀川-迪拜、吉隆坡、新加坡、大阪、首爾等國際直航航班外,不斷加強空中絲綢之路的通道建設,促成開行更多直飛航班、更多始發客運列車、更多旅游公交線路。研發一批順應時代的特色旅游項目,滿足游客多樣化、多層級的旅游消費需求,逐步構建人民群眾放心消費、安全消費的旅游環境,圍繞全域旅游目的地,全面提升寧夏旅游產業競爭力、影響力、服務力。 |
|
來自: 昵稱30013335 > 《待分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