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界分界,顧名思義,分水嶺楚河漢界。雖然鹿希武沒有正面定義它,然而打開《趨勢交易法》圖例,不能不發現,以波段高低點來判斷分界點。因此,分界點也就是同一趨勢級別下前一驅動浪最后一個子浪的起點或者終點。 假如是不同趨勢級別,打破了波段高低點卻很快見頂或者見底,比如鋸齒結構調整浪中浪5起點沒有被浪A打掉而后卻被浪C打掉了,結果沒突破浪5起點幾個點后市場卻展開了更加強勢的趨勢級別反轉了浪C方向,以至于用此規則來交易的交易員一買就買在高點一賣就賣在低點,連出局的機會都沒有。抱怨市場莊家太黑恨自己運氣太差說理論都是假的。為什么他人一破分界點買漲就暴漲買跌就暴跌,憑什么市場就偏偏和自己過不去,百思不得其解。 浪5的起點作為分界點,上升到浪1到浪5整個趨勢級別的分界點,而浪A沒有打破這個分界點,就應該歸于強勢趨勢級別調整。而ABC結構構筑了新的趨勢級別調整,這個趨勢級別和浪1到浪5的整個趨勢級別是同一層次,分界點也就從浪A的起點位移到了浪C的起點,已經不再是浪5的起點了,因此他人破了分界點也就是浪C起點后就快速獲利。那么浪C這波下跌分界點到底在哪里呢?由于浪B和浪C屬于同一趨勢級別,那么浪B—3的起點才是浪C下跌的真正分界點。 恍然大悟,自己把浪C趨勢與浪1到浪5整個趨勢當作了同一趨勢級別的錯誤處理決定了分界點判斷的失誤,并且一破高點就到了通道上軌,一破低點就到了通道下軌,原來帳戶就是這樣被套死的。 才明白分界點要在同一趨勢級別范疇內尋找,卻又遇到了一個麻煩,究竟是前一驅動浪最后一個子浪的起點還是終點? 調整浪與主浪的趨勢方向關系決定了這個起點還是終點。由于調整浪方向往往與主浪方向相反,因此起點作為分界點比較常見;不過,如果調整浪方向與主浪方向一致,那么終點作為分界點就是大概率事件了。 可是,同一趨勢級別下前一驅動浪最后一個子浪的終點作為分界點似乎在《趨勢交易法》圖例中沒看到過。因為鹿希武的圖例都是以反轉趨勢來講分界點,而沒有從趨勢持續的角度來論述。趨勢持續性說明了破了分界點并不一定改變趨勢,還有可能出現趨勢減速或者加速,單純的分界點不一定分界出方向。 似懂非懂的交易員就要質疑了,分界分界,那到底分界了什么?就算從趨勢反轉的角度來看分界點,為什么鹿希武沒有講單純打破了分界點方向改變了,相反卻講破了分界點反而意味著浪1或者浪A很快完成,而浪2或者浪B即將展開。 如果站在趨勢級別的立場去思考,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一句話,分界點分界出來了趨勢級別。推而廣之,任何改變趨勢級別的那個時空坐標點都是分界點。這也就可以解讀鹿希武提到拐點時又說拐點是分界點了。 于是,要是主力資金提前打掉了分界點,卻沒打掉趨勢線和拐點線,并不能認為趨勢反轉,從而《趨勢交易法》更多的是先關注趨勢線和拐點線的破位來定方向,破了趨勢線和拐點線后再來看分界點定方向,尤其是拐點終結了原有趨勢級別,而趨勢方向有三種,終結了原有趨勢級別最多只能排除一種方向。既然如此,那么只打掉了分界點而未然打掉趨勢線和拐點線,最多也就只能說明原有趨勢受到遏制,由強勢趨勢級別轉化為弱勢趨勢級別而已。 趨勢方向的變化必須先將原有趨勢的強勢級別變為弱勢級別,然后再在弱勢級別的基礎上轉為反方向級別。可以說,《趨勢交易法》只不過是把這兩次轉化過程通過波段子浪高低點和趨勢點拐點三重分界點來判定。而且這個轉化過程中調整浪經常出現,分界點不斷變換。 如果是調整浪當中的調整浪打掉波段高低點后回撤,說明了這一調整浪與主浪方向一致,前一驅動浪最后一個子浪的終點是分界點,當然也可以反向證明,因為他們是互逆的;如果是調整浪當中主浪或者直接主浪突破了分界點,那么這個分界點也就是前一驅動浪最后一個子浪的起點…… 不管是何種情況,分界點揭示的買賣規則就是,順勢交易破掉了調整浪的分界點應該立即交易,才能抓住主浪賺取可觀的利潤,順勢交易破掉了主浪的分界點應該在回撤過程中立即止盈止損,以保護原有利潤落袋為安防止不必要的損失,因為破了主浪的分界點有可能將原有的順勢交易轉化為逆勢交易了。從而,上升趨勢過程中如果上漲較弱而調整幅度又比較深那么應該創出新高后以平倉出局為主,耐心等待回撤再找機會開倉買漲,而不是破了波段高點就急沖沖買漲結果變成了追漲要等下一波上漲才有可能出來;如果強勢上漲而弱勢回撤,那么破了波段高點就應該把目標利潤鎖定在平行上升趨勢線拐點線或上升外延線的前一個點平倉,而不是急沖沖就出局了以至于方向看對卻沒賺到錢,更不是開倉買跌搶回調,只要同時突破了平行上升趨勢線拐點線和上升外延線,市場進入追漲超買區域,才可以試探性搶一點回調,因為這個時候的分界點也就是由外延線和拐點線來定了。至于下降趨勢如何調整分界點并通過分界點買賣規則來交易,依據同樣的原理類推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