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 【出處】 宋·劉克莊《落梅》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 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 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 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 【譯注】 每一片飄零的梅花都教人觸目愁腸,更哪堪殘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鋪滿了臺階又堆上了墻頭呢? 【說明】 寧宗嘉定年間,時任建陽(福建)令的劉克莊寫了《落梅》一,這是他詠物寄情的上乘之作。當時南宋小朝廷偏安東南一隅,已處于風雨飄搖之中,而統治階級的上層人物卻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目睹此情此景,愛國憂民的詩人真是萬分痛心。作者雖有一腔報國熱情,卻得不到統治者的重用,倍受排擠、迫害,于是詩人便將內心的悲憤和不滿借“落梅”這一意象曲折地表達出來。 【賞析】 這首詠物抒懷的七律,不同于一般的詠物詩,它寄托著詩人強烈的悲憤之情。全詩不著一個“梅”字,卻刻畫出梅花的品性與遭遇,表達了作者對落梅的同情,流露出對歷史上無數“遷客”、“騷人”坎坷一生的悲嘆,更道出了當時廣大文士抑塞不平的心聲。更多有關梅花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www.xigutang.com)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詩的首聯描繪了一幅凄涼衰敗的落梅景象,奠定了全詩凄愴憂憤的基調。一片落梅都使人觸目愁腸,更何況梅花像雪一樣鋪滿臺階又堆滿了墻頭呢。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曾發過類似的感慨,“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依舊是落花飄飛的衰敗景象,但兩位詩人的心境卻是完全不同。面對此景,杜甫發出“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的人生感嘆,而劉克莊產生的更多是對社會的思考。所謂“落梅”,即為落拓、清高的文人士大夫的象征,他們雖遭貶謫卻堅守氣節,“偶粘衣袖久猶香”,傲然正氣存于人間。然而“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東風”執掌百花的生殺大權,不懂憐香惜玉,卻嫉妒梅花的孤高。最后兩句暗諷當權者嫉賢妒能、打擊人才的行徑,劉克莊也因此而獲罪,坐廢鄉野長達10年之久……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落梅詩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