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初學打球的人都急于掌握威力大的發球,有些是為了應付比賽用的,這里介紹幾種很好學而且見效快的發 球,但練好發球不是一日之功,還須自己細心揣摩: 1 用發側下旋的姿勢,摩擦球時用膠皮上面1/3處摩擦球中下部,看起來像是側下其實接近側旋,比一般的側上 側下區別發法迷惑性強一點,發完立馬準備搶沖。 2.手腕挽個花聚足力量,引拍揮拍都是發側下的姿勢,但接觸球的瞬間球拍豎立摩擦中部,并帶有向前推的力 量,這種球如果發的成功完全可以唬對方一跳,速度力量奇大,且帶側拐弧線。如果對方不是成竹在胸發力打 回來的話回球質量一般都不高,準備搶攻??梢越Y合速度較慢的臺內短線路發球使用。
3.反手用發側上、側下的姿勢,但接觸球時既不側上也不側下,而是橫著剌一下底部,注意:是剌不是刺。剌 完不要馬上收拍,而要繼續做側上或側下的假摩擦,這樣過去的球對方十有八九要出臺或出高球,準備搶攻。
這幾種發球尤其是正手要注意隱蔽性。
易于掌握而且有效的發球我知道的不多,至于威力大效果好隱蔽性強的發球不是3、5個月能練好的,我認識一 個球友光發球就練了3年。所以要一步一步打扎實基礎才能練得出高水準的發球。下面著重介紹一下關于乒乓球 發球技術的八個注意。 注意發球動作要符合規則 發球動作只有兩部分組成 1.一只手的上拋動作:上拋高度大于等于16cm,上拋動作要在球臺端線外、高于臺面且需垂直上拋; 2.另一只手的揮拍動作:若按照新規則,要高于臺面,并且要使兩側居中的裁判和對方運動員的視線,能看清 動作。 注意發球的針對性 盡可能地了解對方的基本情況和特點 知已知彼,百戰百勝。發球前,應盡可能地了解對方的基本情況和特點: 1.是直拍還是橫拍; 2.是左手還是右手; 3.是亞洲選手還是歐美選手; 4.是生膠還是半長膠; 5.是反膠還是正膠; 6.是近臺快攻打法還是削攻打法; 7.是初次見面還是熟手。對上述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 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通過熱身、錄像、報導等,了解對方的特長,了解對方發球、擊球、落點規律和球路。  注意發球直接得分 11分制下的得分利器
通過學習研究各種旋轉,練就最拿手的發球和絕招發球,如練發擦邊球、回頭球、近網邊線球,在發球的開局 ,直接得分。在開局和中局,就爭取主動,把比分拉開,這在“+一分制”中,顯深得格外重要。 注意為發球搶攻做準備
提高發球質量是關鍵 總體上來說,發球為搶攻做準備的宗旨:就是用各種方法提高發球的質量,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使對方回球 質量不高,從而為搶攻創造了條件。 具體說來,應注意下面幾點:
1.利用對方的漏洞、和弱點,在落點、旋轉、力量、曲線上不斷地變化,從而提高發球的質量,創造搶攻的機 會;
2.研究發球的規律,在發球時,就大體上可以預測對方回球的線路,從而提高搶攻成功的概率。
3.利用組合發球的威力,調動對方。如發近網、短而轉的球,組合發底線,左、右、近身、長而急的球,往往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利用旋轉的組合,如發近網轉和不轉的球,及發近網側下旋球和“左側上旋球”,把球發到對方左邊線。這 樣旋轉的組合,使對方感到難于適應,從而控制了比賽的節奏,使攻球頻頻得分。  注意發球的力量
控制好撞擊力與摩擦力的比例 談到發球的力量,特別是發球加力,人們常會聯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飛出界,就是球彈跳太高。但是實際 上,發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發加力長球,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正是 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它不僅在實踐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論上也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在加力時, 控制好撞擊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適當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時的弧線的長度、減少磨擦厚度、適當延長球在球拍 上磨擦的時間,就可以達到上述效果。 注意發球的旋轉 制造動作相似而性質不同的旋轉 乒乓球旋轉的多樣性和由此產生的曲線的豐富性,在所有的球類運動中是獨一無二的。那么如何制造出各種各 樣的旋轉,特別是動作相似而性質不同的旋轉呢?主要應注意如下幾條: 1.用球拍不同部位擊球和磨擦球,發出不同旋轉的球。如用拍面下側與拍面上側擊球和磨擦球,就可以發出相 應時的轉與不轉球; 2.弧線引拍,如果在不同階段和不同方向擊球和磨擦球,會產生不同旋轉。下弧線方向觸球會產生下旋;上弧 線方向觸球會產生上旋; 3.用手腕發力方式不同,產生不同的旋轉:如果是彈擊發力,則不太轉,如果是上弧線形摩擦發力,則是上旋 式旋轉; 4.適當增加海綿厚度,增強球拍粘性,可以增強乒乓球的旋轉。特別是在使用大球以后,這個問題顯得更加重 要; 5.增加合力作用在球拍上的時間和距離:如在發加轉球時:應用靠近拍面右側的部位摩擦球;如在發不轉球時 :應用靠近拍面左側的部位摩擦球; 6.動作適當加大,加快擺速,并切得?。哼@樣在擺速方向遠離球心的條件下,擺速越快,擊球力量就越大,球 拍摩擦球的力量也就加大了,因此球的旋轉就得到加強; 注意發球的變化 努力做到:六結合+組合 發球變化莫測,常使對方不知所措。但是我們常會看到:在比賽中,包括一些大賽中,有些運動員,從頭到尾 ,只用一種或二種發球。發球單調,落點也單調,常使對方較快就適應,而處于被動挨打的境地。因此多準備 幾套發球,如正手、反手、側身發球、上旋、下旋、底線長球、近網短球等等,充分發揮發球階段主動時機, 努力做到:六結合+組合,并在發球時就準備好幾套發球搶攻的路線,常會使我們處于不敗之地! 注意發球的創新 提高發球質量,不斷創造新的發球 不斷提高發球質量,不斷創造新的發球,是乒乓球運動發展的需要,也是乒乓球運動富有生命活力的體現。在 一種高質量新的發球面前,由于對方對它陌生,頭腦中尚未建立條件反射。因此在擊球時,感到不協調、不順 手,甚至束手無策,這樣就導致發球直接得分,或間接得分,這就充分顯示了新發球的巨大威力。最近,筆者 研究發一種“左側上旋球”,把球加力、加速、加轉,從本方左中端線,發到對方左邊線,在對付橫拍,特別 是對付直拍和直拍長膠及削球手,收到很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