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說,胃是倉廩之官,因為它掌管著食物的受納與腐熟,并主通降。受納是接受和容納的意思,腐熟是指食物經過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食糜傳入小腸后,在脾的運化作用下,精微物質被吸收,化生氣血,營養全身。故稱胃為“ 水谷氣血之海”。如《景岳全書.飲食門》說:“胃司受納,脾司運化,一納一運,化生精氣。”故脾胃合稱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打個比喻人體的所有營養都要通過脾胃消化吸收運輸,相當于人體的充電器。 脾胃不好,腎早晚也要受到波及,腎之元氣是由父母先天所定,后面是否能保持充足就要取決于脾胃的滋養了,先天之氣再好,后天脾胃調理不好,也會損害腎功能;相反如果先天之氣不好,后天好好照顧脾胃,對先天之氣的恢復和彌補也是有幫助的。 脾胃相表里,是不分家的,脾已經說的很多了,本文內容會稍微側重胃的調理和養護。 脾胃不好表現 面色萎黃(氣血差),身材瘦小(吸收功能差),貧血(氣血不足),胃下垂(脾主升清功能,脾不好沒有力氣把胃提上去)等等。當然還有其他的比如胃痛腹瀉大便粘膩之類也很常見。后面再細說。 圖1:面色萎黃 基本調養 就平時所了解的情況,脾胃不好的人很多很多,雖還沒到疾病的地步,不過長期發展就不好說了,說過很多次了,亞健康是中間狀態,一頭是健康,一頭是疾病,如果好好調理完全是可以恢復健康的。 1、調理脾胃沒有季節之分,脾胃和肝腎不同,有季節之分,脾胃要每天去好好愛護的。脾胃之氣強,不容易受到外界邪氣侵害。 2、定時定量吃飯,不能撐得太厲害,不能餓的太厲害,到點就吃飯。7-8分飽。吃太多了,傷脾氣,裝的太滿,脾氣不夠用就會受傷。 3、不要吃太多辛辣的,油膩的。辣的少量的是有好處的,太多的話,傷害胃黏膜。 4、煙酒要節制,不要過度了,雖然受直接影響的是肺和肝,要知道人體五臟是互相影響的,太過放縱終會影響到脾胃。比如白酒1兩以下,紅酒2兩以下,啤酒1瓶。有研究稱吸煙過度會導致膽汁反流性胃炎。 5、吃太多甜的最容易傷脾胃。甘甜對應脾胃,但是容易變成濕邪,黏糊糊的。有的朋友尤其小朋友不愛吃飯,就吃很多甜的東西,比如蛋糕,巧克力、糖果之類的,其實吃越多越不想吃飯,困住脾胃,弱化脾胃。飯前為啥不要先吃甜的,一個道理。 6、碳酸飲料、咖啡、濃茶,這些少喝,內含興奮劑,使得胃黏膜缺血,傷胃。 7、不要吃太硬的,最好想辦法弄得軟一些,減少對胃的刺激,另外,雜糧粗糧不好消化,胃不好的話少吃了。腌制的咸菜什么的少吃,亞硝酸鹽容易導致胃癌。 8、情緒。過度思慮最傷脾胃了,正常的思考OK,不要走入死胡同出不來,茶不思飯不想,可不是傷脾胃呀!比如作家,失戀,相思病之類。 9、不要整天像機器一樣靜止不動,動靜結合,動能生陽,靜能生陰,陰陽平衡,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有人以為時間寶貴,會影響工作,這個理由完全不成立。 10、最養胃。 小米粥,大米粥,糯米粥都可,尤其上面那層油是寶貝。“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本草綱目》 爛面條。 雞蛋羹,比較容易消化。 牛奶,豆漿都容易消化的,但是產生氣體比較多,脹氣的話就別吃了。 泡飯不是粥,比較硬,不容易消化,慎用! 11.健脾胃的穴位。 健脾理氣和胃,握拳,來按揉即可。脾俞穴+胃俞穴。(下圖) 圖2:第11,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兩個橫指)。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些小的細節,小習慣沒什么大不了的,不以為意,別忘了,脾胃的問題就是在日復一日生活中形成的,起因都是忽略了這些小細節,一定要重視,一旦形成胃潰瘍會向胃癌轉變,到時再注意就晚了。 常見癥狀及應對方案 這里面的方子或者小秘方都是中醫上常用的,很多醫生也知道并且在使用,副作用相對較小,偏向于藥食同源。 1、胃脹。 主因:吃太多了,管道不通,胃氣雍滯,打嗝,堵得慌。也有可能心情不好,氣滯。 “冬吃蘿卜夏吃姜”,冬天為啥要吃蘿卜?冬天人的胃口好,消化能力強,容易吃多消化不良,吃點蘿卜有助于消食通氣,為什么吃了蘿卜容易釋放“毒氣”就是這個道理。 方案1:要吃白蘿卜(下氣消食解熱),生吃即可。 方案2:萊菔子:也就是蘿卜的種子,順氣最強的,尤其是針對面食酒食,消食化痰。蘿卜籽15克,炒麥芽15克,神曲10克。水煎服,一天一次。 方案3:山楂。消食下氣,針對肉食油膩的。生吃5顆左右,多了容易胃結石。 也可用焦山楂,10-15克左右。 方案4:陳皮:開胃順氣健脾。做湯煎水泡水都行。 方案5:肚子脹,吃東西吃不進去,一吃就吐。 陳皮白蘿卜煮水,喝一周。10克陳皮+1斤白蘿卜,陳皮先用水泡泡,先把陳皮煮上5-10分鐘,白蘿卜切成片一起煮。煮開即可,不用太久了。 方案6:中成藥。保和丸(消食順氣,用于食積氣滯,打嗝之類),氣滯胃痛顆粒。 注意:牛奶,韭菜,花生,洋蔥,圓白菜,紅薯,板栗,土豆,這些產氣比較多,如果胃口不好,少吃。 圖3:白蘿卜,陳皮 2.燒心。 主因:胃陰不足,陰血虧虛,津液不足。 表現:少苔,舌上有裂紋,裂紋,比較嚴重,隱隱不舒服,饑不欲食,口干不欲飲,大便干燥,五心煩熱。 方案1:大白菜,養胃生津。 白菜養胃湯:白菜100克,百合,麥冬各10克。白菜先用機器打成汁,百合,麥冬加水煎2次。取300毫升,分兩次溫服,養胃和胃,緩解燒心。 還有生吃菜心也不錯,做菜什么的,不要太過度了,輕加工不然營養都流失了。 方案2:麥冬。養胃生津,去心火,泡水喝。 緩解燒心茶:麥冬30克 +桔梗10克+生甘草6克,泡水喝,養陰生津。 方案3:適合吃:芒果,紅薯(健脾養胃生津,對便秘特別好) 方案4:治療胃陰不足方子。北沙竹/15克+麥冬/15克+天花粉/15克+玉竹/10克+扁豆/10克+桑葉/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早晚一次,緩解燒心,健脾和胃 方案5:按摩三陰交穴位緩解。 圖4:三陰交穴位 另外,提醒熬夜,耗損津液容易上火。 3、脾胃氣虛。 吃一點就飽了,食欲不好,餓了就疼,吃完又脹,不消化,面色萎黃,腹脹便溏。 方案1::茯苓。 茯苓15克+太子參10克+生曬參5克+大棗5枚+雞內金10克,水煎1小時,早晚溫服。益氣健脾,養胃補虛。如果用茯苓來做飯調味:15克。 方案2:鐵棍山藥(這個說過N次了,前提是真貨),扁豆(健脾化濕,豆子要煮熟了,不然容易中毒)。去心蓮子(心苦,清心火的敗脾胃,要去心),白扁豆(一般入藥)。 方案3:中成藥:人參健脾丸。 方案4:針對脾虛久泄,大便稀溏。 蓮子20克磨成粉,薏米10克磨成粉,雞蛋 2-3個,加開水調勻,加糖或鹽,蒸熟成蛋羹。 方案5:按摩足三里,對脾胃氣虛有幫助,7-11點這個時間段按摩最好,脾胃經功能最強。 圖5:足三里穴位 4、脾胃虛寒。 通常是脾陽受損,脾有溫煦作用,同胃相表里,有時怕冷我們說陽虛,有可能是脾陽虛(脾胃虛寒)。冷痛,吃涼的就不舒服,不能吃涼的,受涼就胃疼,喜溫喜按,胃經常揪著疼,大便偏稀,舌體齒痕,舌頭胖大。 飲食不節制,老是吃涼的,藥物,嗜好煙酒長時間都可以導致,還有穿的少,外寒入侵,愛生氣的。 方案1:輕微胃寒疼痛。 暖胃方:干姜+大棗(掰開) 健脾溫中散寒。 方案2:胃脘冷痛,胃寒肢冷,面色蒼白(貧血)。 棗姜紅糖湯。生姜30克+大棗30克+紅糖30克 ,煮湯飲用 方案3:厲害胃寒。 白豆蔻5克+小茴香10克 +元胡10克,煮水喝。 方案4:中成藥:理中丸,小建中丸。 方案5:胃寒嘔吐。 生姜。溫胃止嘔,溫肺止咳。冬天夏天都可以吃,不要被網上很多說法給誤導了。鮮姜生姜。切成姜片煮水,或者含在口里也行。 如果胃寒拉肚子用炮姜。 方案6:喝完酒嘔吐和厲害。 生姜15克+陳皮10克,煎湯代茶飲。 禁忌:發燒,口苦,口渴,便秘,痔瘡,血壓高的都不能吃生姜。 大棗:如果生吃每天7-8個,不要吃太多,糖尿病人不適合吃。 圖6:生姜大棗紅糖茶 方案7:當歸生姜羊肉湯。 羊肉250克,當歸30克,生姜15克,加水煮爛去渣渣,用于脾胃虛寒脅痛。 禁止同醋一起吃,容易讓人上火,流鼻血之類。 方案8:經典的方子:黃芪建中湯。 黃芪15g、大棗10個、白芍15g(拉肚子大便稀改用炒白芍)、桂枝10克、生姜9克、炙甘草各6克。煎服。 方案9:泡腳方。 艾葉15克,桂枝15克,細辛6克,當歸15克,水煎泡足。 30-40分鐘,暖胃驅寒。 方案10:用棉布什么的做一個小肚兜圍住肚子 熱水袋也行,裹在肚子上,注意溫度不要太高了,感到溫暖即可。 方案11:艾灸。 關元穴,保暖作用,固本培元。 5、胃潰瘍。 一般是飯后半個小時左右疼。長期發作不治愈,容易出血,胃穿孔,胃梗阻,胃癌。 原因: 胃酸分泌過多。 感染幽門螺桿菌。比如大家一起吃飯,互相夾菜,會傳染的和肝炎病毒類似,所以要避免和別人親密接觸。 藥物,比如阿司匹林之類傷害。 方案1:緩解。 蒲公英,苦寒,清熱解毒化濕,煮水喝。 方案2:治療。 生黃芪15克+三七10克+蒲公英15克,煎服,每日早晚一次,治療胃潰瘍。 方案3:注意事項。 牛奶喝多了刺激胃酸分泌,不要喝牛奶。 激素類的東西不能吃,促進胃酸分泌,阻止胃粘液分泌。 情緒不好,容易得胃潰瘍,胃口不好,胃蠕動減慢。 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暴飲暴食,煙酒禁掉,定時定量。 圖7:蒲公英 6、胃酸上逆。 也叫反酸。 肝胃郁是根本原因,導致胃氣上逆,胃酸一起出來了,口干口苦,反酸嘈雜,舌紅苔黃。 方案1:注意事項。 甜食刺激胃酸分泌,甜食盡量不吃,胃反酸者晚上少吃,睡前禁食。 吃完飯不要馬上躺下,容易胃食管反流。 不要吃泡飯。 紅薯少吃,會刺激胃酸分泌。 濃茶濃咖啡一定不要嘗試,咖啡因促進胃酸分泌。 少食多餐 7分飽。 方案2:緩解,發面饅頭。 烤烤微黃更好,里面含堿中和胃酸。 方案3:中成藥。 左金丸。如果自己在家做,黃連:吳茱萸6:1,比例不要搞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