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市城市總體規劃(2015-2030)》(以下簡稱“城市總規”)于2016年1月28日經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復,意味著許昌今后15年的發展藍圖就此敲定。 城市《總規》的出爐早已不是新聞,但對總規的細節內容小伙伴們或許還不甚了解,今天小編就先給大家解讀一下城市總規中那些具有總括性作用的綱領性名詞。 首先,“一極兩區四基地”——確立許昌發展定位。“一極”即努力打造中原城市群重要增長極;“兩區”即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全國創業創新示范區;“四基地”即先進制造業基地、臨空經濟基地、現代物流基地、生態健康養生基地。 其次,“一城一帶兩組團,一心兩廊四軸線”——城市規劃區的空間結構優化。“一城”:即許昌市主城區,是許昌市參與區域競合的核心載體。“一帶”:即許港產業帶。依托航空港區,引導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集中發展。“兩組團”:包括長葛組團和襄城組團。長葛組團是許昌市與鄭州市聯系交流的門戶,以工業生產功能為主,可加強與主城區的協作發展,構建合理的分工體系;襄城組團是許昌市與平頂山市聯系交流的門戶,與平頂山市加強煤產業的分工協作,同時應處理好工業生產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保證主城區的飲用水安全。 “一心”:即由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和行政文化中心共同構建的“復合城市中心”,是全市現代服務業集中區。“兩廊”:分別為京港澳高速沿線的區域生態廊道和沿主城區與長葛市之間的區域生態廊道,要嚴格控制生態廊道內的城市建設,實現生態保護與城市建設的融合發展。“四軸線”:一主三副。一條主軸線:沿京廣鐵路發展軸形成的城市建設集中區,由主城區和長葛城區組成。三條副軸線:分別為玉蘭路發展軸,實現與航空港聯動發展的產業發展軸;G311發展軸,串聯主城區、襄城組團與鄢陵組團;S237發展軸,串聯主城區與禹州組團,加強主城區與周邊功能組團聯動發展。 第三,“向北為主、組團生長、帶狀鏈接”——確立主城區空間拓展方向。“向北為主”:向北大力推進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許昌北高鐵組團和中原電氣谷的建設,加快鄭許產業對接。“組團生長”:結合交通節點,以公共服務設施和產業為導向,引導城市組團式拓展。“帶狀鏈接”:重點突出許長一體化,共建許港產業帶。 第四,“一心、兩翼、三走廊、四板塊”——布局主城區旅游發展。“一心”指強化許昌主城區一級旅游中心,建設全市旅游大本營。“兩翼”是禹州旅游發展翼和鄢陵旅游發展翼。“三走廊”:花都大道景觀走廊、鈞都大道景觀走廊、魏武大道景觀走廊。“四板塊”:東部花都生態度假板塊、西部鈞瓷文化體驗板塊、北部鄉村休閑運動板塊、南部歷史文化探秘板塊。 最后,“四區九廊一網”——規劃主城區生態安全格局。“四區”:指西部生態修復區,中部核心區、生態宜居區和東部生態提升區。“九廊”:沿京港澳高速、京廣鐵路、G311、 南水北調、北汝河、潁河、清潩河、雙洎河的交通或濱水生態廊道,以及主城區與長葛城區之間的生態隔離廊道。“一網”:由其它次要交通生態廊、濱水生態廊和農田林網構建的生態廊道網絡。 小伙伴們,看了以上內容,是不是對許昌今后發展的藍圖有了較為清晰的了解呢?城市《總規》的發布實施關乎千家萬戶,影響你我每人,許昌手機臺將在春節后第一周錄制《做客政府網》訪談節目,屆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將做客演播室,為您詳細解讀城市《總規》的實施細則,小伙伴們敬請關注哦! |
|
來自: 昵稱2124207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