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已經到來,相信小朋友們又收到了不少壓歲錢,作為父母,應該怎樣管理孩子的壓歲錢呢? 壓歲錢在許多人的記憶里都是傳說中的東西,往往只在枕頭底下放一宿,還沒花大頭,就再也沒見到了。 有網友票選父母最大的謊言,其中之一就是“你的壓歲錢我們來替你保管”。 壓歲錢的來歷: 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它代表著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 ★漢代:出現了專門用于佩戴玩賞的錢幣狀避邪品; ★唐代:宮廷里春日散錢之風盛行; ★宋元:過年給孩子“壓歲錢”已成為民俗; ★明清: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 ★民國以后:壓歲錢衍變為用紅紙包一百文銅元,其寓意為“長命百歲”,給已經成年的晚輩壓歲錢,紅包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著“財源茂盛”、“一本萬利”;貨幣改為鈔票后,家長們喜歡用號碼相連的新鈔票賜給孩子們,預示著后代“連連發財”、“連連高升”。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壓歲錢也呈現出水漲船高之勢,壓歲錢普遍過千,過萬的也不鮮見。
▌ 一二年級 帶上孩子去存錢 處于低年級的孩子,金錢意識還不強烈。但是,家長不能因為這樣就自作主張地將錢直接存起來,而是要和孩子商量。 如果孩子選擇把錢存起來,家長可以為孩子單獨“開戶”,借機讓孩子了解錢財的概念。 同時,家長可以把壓歲錢中的“零頭”交給孩子,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存錢罐或者小抽屜,讓孩子自行保管,讓孩子對于“金錢”有更多的認識。 ▌ 三四年級 合理分配錢財 當孩子到了三四年級,平常會想著在小賣鋪買些零食、小玩具,甚至會想要買一些大件的東西。恰巧在過年孩子會有“不菲的收入”,這時父母就應該對孩子進行引導。 比如當孩子想要買東西時,可以先讓他把想買的東西羅列出來,父母和孩子一同思考,哪些東西是必須要買的,哪些東西是可以以后再買的,這能讓孩子分清哪些東西是“需要的”,哪些是“想要的”,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 ▌ 五六年級 使用金錢時學會計劃 對于五六年級的孩子,即將面臨畢業,父母引導孩子把壓歲錢存起來,作為畢業旅游、興趣愛好地培養等未來活動的資金。 這樣把壓歲錢與教育結合起來,不但滿足了孩子對于消費的欲望,也鍛煉了孩子的自控能力。 ▌ 初中以后 學會合理分配錢財 孩子到了初中進入了青春期,切不可使孩子形成錯誤的金錢觀,以為“金錢是萬能的”,“有錢能使鬼推磨”。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將壓歲錢分成不同的部分,做成計劃表,嚴格按照計劃來花錢,至于不同部分如何分配,可讓孩子自己決定。 ·END· 覺得不錯,請點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