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思想和行為的關系 想,即行為,因為你已經動了腦子。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稱得上是有思想的人,思想是行為之后的一種沉淀物,它存儲在人的腦子里,并可以影響人的性格和行為習慣。我們常說只想不做的人為空想家、只說不做的人為理論家,只做不想的人為行為主義者。老人家常對年輕說:“做事情之前,多想一想,三思而后行,不要沖動,不要魯莽”。這里所說的想,即動腦子。 為什么說不是每個人都能稱得上是有思想的人呢?如果你說是你有思想人,請問你的思想是什么?這個問答題不是一句兩句話,能說得清楚的!有句話叫:“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打個比方,李小龍他已經死了,但他的那種武術思想卻活在他的偶像心中。而在大街上你每天能看到的那些為生活忙碌、為生計奔波的人,他們確實還活著,但…… 當你看到一個人,開始你看到的只是他的外貌、形體、衣著打扮。只有當你和他交談接觸后,你才能感知到他的一些行為習慣。其實只要你交往的人多了,你會發現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即:思想。那些凡是你能通過肉眼看到的,能用耳朵聽到的,能用肢體感觸到的事物,背后都有一個叫思想的東西在影響你和他。打個比方,你是一個很正義的人,當你在乘地鐵發現有小偷在行竊時,你勇敢的制止了小偷的行為,周圍人(基本上)都會認為你干得漂亮,你的行為品質很棒。但隨著你的閱歷增長,你會發現那個括號內的三個字:基本上,有很深的涵義。因為生活在你周圍人,什么人都有。就像人的思想一樣千差萬別,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刻也會有不同的思想。誰敢說自己頭腦中沒有過邪惡的想法呢?誰敢說自己遭到不公待遇的時候,頭腦中沒有過沖動的想法呢?只是有很多想法,在你的大腦中,經過一個叫思想的東西處理后,你沒有付諸行動罷了。 馬云經常鼓勵現在的年輕人去創業,其實很多年輕人對現有的工作狀態是不滿。比如:工資不高、又要加班、升職無望。頭腦中有過無數個創業的想法,你知道他們為什么沒有創業么?因為之前他們自己的行為已經在腦子里告訴過自己:早上09:00到公司上班,下午18:00下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行為習慣會讓大腦形成一個叫思想的東西。這個東西一旦形成,你就會想到上面提到的那句話:“有些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 所以我對思想和行為之間關系的感悟是:“想,即行為,因為你已經動了腦子。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先要改變自己的思想,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的思想,先改變自己的行為。并不是每個人都稱得上是思想家,夢想家。沒有行為的展現,思想只是浮云,因為它看不到。沒有思想上的堅定,行為的執行效果是失缺的,是很難落實的。” 謝謝大家閱讀 【寫此文的目的】 只是想表達自己思想和行為之間關系的看法,我尊敬所有和我有不同關點和看法的人。
作者:易心 【自由寫手】 微信號:yixinpx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