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由 小編緣緣 于 2016-2-15 10:33 編輯
一個瀘縣牛人規劃的大瀘州
雖然我不能肯定原創作者到底是不是瀘縣人,但從他把瀘州一直往北發展的思路上看十有八九沒錯。我個人感覺寫的非常好,完全可以去規劃部門上班了。唯一讓我不開心的就是對我大納溪卻一字未提,好桑心!
規 劃 篇
城市發展推動要務實,但就規劃而言,前瞻性更重要。規劃是指明方向,避免固步自封、城市頹廢和重復建設。規劃有大氣魄,城市才有吸引力,才能凝聚市民向心力。沒有大氣魄大規劃,就引不來大手筆金鳳凰,也就無從談起城市大發展。
發展前提是規劃,規劃基礎是定位。定位不準、盲目或多個定位,對城市發展是災難性的:重復、盲目建設,缺乏特色、動力或后勁不足等。城市可以有多個頭銜或名片,但定位只能有一個。
瀘州立足根本是區位優勢和好山好水。規劃對與錯、發展快與慢、政策如何調整,最終都將形成川南交通樞紐和中心城市,這是市場必然選擇。川南四市,潛力唯一可與瀘州一比的只有宜賓,但僅憑以下三點,宜賓既無法與瀘州抗衡成為川南交通樞紐和中心城市:
1、瀘州輻射三省一直轄市,宜賓只輻射川滇兩省。
2、 瀘州輻射成渝城市群腹地,宜賓輻射大都人煙稀少邊遠山區。中心城市是人流中心,而非資源中心,這是自然規律。
3、瀘州位于宜賓長江下游,沱江延伸是成渝城市腹地。無論怎樣改造航道,瀘州長江段必優于宜賓段。
城市發展需要資源和產業支撐,速度和可持續,取決于規劃的前瞻性、合理性、特色性。簡單規劃是依托資源開發,但對地區及企業發展都是災難。資源不可再生,應作為戰略儲備;支撐產業發展根本不是資源,而是市場,避不開的是物流。
瀘州是資源枯竭城市,資源可沒有,不可沒交通,交通可整合資源;可沒產業,不可沒人氣,有人氣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產業。沒低成本物流和人氣市場,再有競爭力產業也只能曇花一現。從投資者角度,大交通不僅體現地方領導遠見氣魄,更是考慮成本、效益重要因素。沒大交通,必高成本,交通不暢,必缺人流,人氣不旺,便無市場。凡發展迅速的城市,必是交通發達、旅游旺盛之地。
既然瀘州注定將是川南交通樞紐及中心城市,城市及產業發展關鍵,也是交通改善和市場培育。瀘州當前產業發展應以交通物流、旅游及相關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加工業為主。城市發展則應為中心城市做好準備,充分考慮城市承載力和拓展空間。
從瀘州周邊城市分析,人居基礎環境不及瀘州。再結合瀘州輻射有大部分不宜人居地區、外出務工潮回流、以及交通改造和人氣市場培育后帶動相關產業、宜居環境打造等綜合分析,當前瀘州城區承載力將嚴重不足,做好城市拓展規劃,應是當務之急。
瀘州城市拓展方向,大多市民熱衷于東擴,但值得商榷:
1、江南北臨長江,南進則崇山峻嶺,無城市可輻射,不宜縱深發展,越往南,越被邊緣化,高山溝壑也不宜城市化建設。
2、往北擴的瀘縣,地勢相對平坦,地域廣闊,適合縱深發展,周邊輻射城市多,緊臨成渝城市群腹地,北擴能緊密融入成渝城市群;瀘縣是百萬人口大縣,北擴更易實現雙百目標、更快推動城鎮化進程。
3、從宜居、產業、周邊城市和瀘州拓展地區地形、地貌等綜合分析,瀘州城市定位應為:特大山水園林旅游城市。而宜居城市發展,需要更大空間,南擴、東聯、西延,拓展空間顯然均不及北擴。
實 現 篇
城市和產業發展,規劃容易實現難,政策、資金、人才是關鍵。政策不適宜,規劃再好也無法實現;不符合市場規律,則撬不動市場資金;人才、管理跟不上,寧束之高閣也勿實施。
本方案名為巧建大瀘州,意在利用市場杠桿,撬動瀘州建設發展。市場是趨利的,規劃形成盈利預期,就能調動市場資金自發參與建設。大交通才能整合大資源,大城市才有大人氣,大人氣才有大市場,大市場才能支撐大投資。從國家現行政策、經濟環境、市場趨勢及瀘州城市、產業方向、招商引資、資源、人才狀況等綜合分析,建議政府實施以下規劃及政策措施:
一、舉全市之力,優先建設瀘習高速瀘合段。
瀘州當前首先應規劃建設的高速路是:不足50公里的瀘合高速(瀘縣—合江),以及延至習水與宜習高速互通后,直達仁懷、貴陽。瀘習高速是瀘州境內真正意義的物流大通道、產業大道、旅游大道:
1、真正構建大瀘州:形成“廈蓉”、“瀘渝”、“成自瀘習”三線合圍近200公里瀘州大三角繞城線,瀘縣、合江、納溪兩縣一區鼎力環繞中心城區的特大城市格局。
構建大城市格局是瀘州發展必然趨勢,大城市規劃更是撬動大投資前提。瀘合路使瀘州投資環境、城市格局發生根本性、質的轉變,為其他交通建設、城市、產業發展開啟了阿里巴巴之門。只有撬開市場投資大門,瀘州才能真正步入城市、產業發展快車道。
瀘合段全程不足50公里,地勢相對平坦,無大江大河,建設資金不超50億。就近年瀘州投資強度而言,其它項目擠一擠、緩一緩,即足以建成。也可采取BT模式,此路段盈利能力,遠高于瀘州境內在建、擬建其它路段。沒有投資,是因為沒有規劃。
2、成都發展重點是南擴天府新區。瀘合高速聯通,構建了天府新區至重慶最短、最便捷通道,也是合江、瀘縣港口,云龍機場、瀘縣高鐵站距天府新區最短通道,成為四川最近的出海大通道。
3、瀘州及周邊資源互補性,賦予瀘習高速物流大通道使命。以煤炭為例:金沙、習水、古藺多為中灰、低硫型煤炭,而昭通、敘永、宜賓多分布低灰、高硫型煤炭,兩個方向資源整合才能發揮最大效益。瀘習高速與廈蓉高速互通,使兩個方向資源,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益入川北上,市場自發即形成物流大通道;并在成瀘赤、廈蓉、瀘習合圍帶自發形成大宗物資集散地。(建議政府規劃沱江港經濟開發區)。
4、自貢以及毗鄰瀘縣的富順、隆昌、榮昌、永川,有豐富的鹽、煤、頁巖氣等資源,瀘合高速同樣是最佳出海通道。
5、瀘合高速以東延線是距主城區最近的資源富集區。瀘合高速將促進頁巖氣及其它資源開發,為瀘州城市、產業發展提供廉價資源。
6、瀘合高速形成國內罕有的旅游景點密集線。短短50公里內:南有荔枝、荔城臨港、筆架山,北有龍眼、古縣龍城、玉蟬山;沿途有海潮湖、龍眼基地、龍貫山、石牌坊、雨壇彩龍、龍腦橋、屈氏莊園、宋代石刻、玉蟬溫泉、道林溝、五仙山、玉龍湖、動物園、松溉、神臂城、堯壩古鎮、高洞溫泉瀑布、張壩、方山等;瀘習線上更有福寶原始森林、天堂壩自然風景區、美酒河紅色旅游線;以及新路、合江長江魚、全國水質最佳赤水河魚、龍城龍文化等。
二、規劃建設瀘松臨港高速(瀘渝復線)及瀘松臨港貨運鐵路專線
從地圖可看出,長江瀘州—松溉段曲折迂回,瀘松高速意義在于:
1、將納溪、集裝箱、神仙橋、榕山、永川朱沱、松溉港口連成一條直線,水陸聯運,有效彌補長江水道迂回缺陷。
2、幾十公里即連接6個深水港,這在國內內河港口絕無僅有。瀘州應以開放胸懷,主動與永川聯合,促進瀘永6港聯營,屆時瀘州港作為長江上游首港地位將無以憾動,爭取保稅港區順理成章。
3、自主城區至重慶,瀘松高速是比瀘渝高速更便捷的融渝通道。沿線北部鄉鎮、產業發展、縱深輻射更優于瀘渝沿線,瀘松線發展將明顯快于瀘渝線發展。
4、瀘習經瀘松互通轉向連接重慶三環,形成無可替代的“成渝3線”。瀘渝雙線及本規劃中多條瀘渝融城快速,使瀘州與成渝城市無縫連接,瀘州再無邊緣化憂患。
5、瀘渝雙線合圍地帶,長江黃金水道貫通全境,分布有最密集、最便捷的輻射川渝滇黔交通樞紐:成瀘習、成瀘赤、瀘渝雙線、南瀘渝、云龍機場、渝昆高鐵。通江達海的六港空鐵水公聯運、周邊旅游景點密集,且屬大瀘州城區,如此絕佳投資地塊,何愁沒有投資?
6、建議將此帶和江南新區,升級為瀘州長江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利用國家打造長江經濟帶、航電開發契機,爭取長江改道,在瀘州城區內,形成長江上游特大內河湖泊。這對于航電、內湖旅游、地產開發、保稅港區建設、打造合江旅游島城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瀘合、瀘松兩條共計不足100公里、投資不足百億的高速路,形成的不僅是大瀘州城市格局,瀘合、瀘松高速是撬動瀘州大投資、大開發、大發展的關鍵所在。在此再次呼吁政府盡快啟動這兩條發展大通道建設。同時呼吁發展此帶產業、城鎮開發、交通建設時,充分考慮長江改道,避免重復建設、資源浪費。
三、規劃建設:赤水—古藺—金沙;古藺—仁懷;敘永營山—鎮雄
這三線使古敘不再是邊緣山區,和瀘習路一樣,是不可或缺的物資、旅游大通道。對云、貴、瀘發展有重要意義,本方案不再累述。
四、規劃建設瀘州西環:方山—況場—通灘—海潮—瓦子段
況場與主城區唇齒相依,融城是必然;通灘、海潮、胡市是發展沱江經濟帶重要鄉鎮。前文已闡述瀘習高速建設后,將推動沱江經濟帶發展,意義在此不再累述。
五、高起點規劃建設城市融城快速線
高速路主要發揮輻射和資源整合作用。通過以上高速建設,加上已建、擬建高速,瀘州境內應已無高速路必要。北擴、西延戰略中,目的是成渝城市群融城,宜以城市快速線為主。
快速線是提升城市形象、加速城鎮化及融城手段,本方案交通規劃觀點是建設全境縣域高速互通輻射、鄉鎮一級快速融城。鄉鎮一級快速不僅防患交通擁堵于未然、提升形象、展示大規劃、大發展氣魄,助推招商引資、促進新型城鎮化;重要的是鄉鎮連接線直接影響產業布局和城鎮建設,規劃不慎即導致重復、低效建設。本方案思路是北擴、西延構建大瀘州,在此重點建議優先規劃建設以下線路:
1、改擴建納敘快速以及江門—興文快速線
此線直通成貴高鐵站;與廈蓉、宜習、興威高速相聯,形成昭通方向資源到瀘州最短物流大通道和旅游大通道。
宜賓旅游資源豐富,景點特色、名氣均優于瀘州,這是成貴高鐵繞道宜賓重要原因之一。興文、長寧距瀘、宜距離相近,主要游客過境瀘州。瀘州應因勢利導,發揮宜居優勢,讓游客游在宜賓,住在瀘州,整合宜賓資源帶動瀘州產業;應以開放胸襟、經天氣魄打造城市交通和吸引力。江門鎮應充分利用區位及山水優勢,重點規劃發展旅游、休閑、餐飲業,打造瀘州西南大門。
2、規劃建設納敘復線:瀘州二環(廈蓉方山互通—鄰玉—瀘渝互通)—白節—豐樂—打古—水尾—敘永。
3、改擴建納敘、納江、況南、瀘鄧、胡懷、瀘富、瀘隆、福清(瀘縣旅游產業大道)、牛榮(瀘縣旅游產業大道)、瀘榮、瀘永、合官。
4、改擴建海潮—牛灘—機場—神仙橋港口—大橋—瀘渝佛蔭互通快速(瀘州四環)—九支。
六、調整城市組團發展為線型發展,城市拓展和快速線整合開發
鋼筋水泥森林并非宜居之地,精美建筑散落在交通便捷的山水田園之間,才是人間天堂。沿江、沿河、延城市環線、融城線、特別是延城市過境線發展的線型戰略,才是城市化發展方向和市場趨勢。
1、充分運用用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水土整治等政策契機,利用北擴瀘縣區域魚米之鄉、旅游景點密集優勢,構建特大山水田園旅游城市。城市開發本就包含交通、美化改造,線型拓展促使城市開發與通道建設有機整合,將大幅降低整體開發成本、避免資源浪費,構建融城快速的資金即迎刃而解。迅速構建的線型城市框架,特別是過境沿線開發,更是城市營銷、產業帶動以及撬動市場投資的重要舉措;
2、調整各地新農村聚集點、城鎮建設開發、生態觀光農業規劃及產業園區組團發展策略為線型規劃;制定適宜的民房確權、改建政策,鼓勵、引導沿線村民在統一規劃、設計前提下,沿線改建、自建。
3、除公路建設進行開山、填河外,其它開發應在盡量保護原始山水概貌前提下進行沿線開發、美化,保持、整治線內農懇水利。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大量的開發成本、并可最大程度的保護生態資源。
4、在統一規劃的前提下,讓低成本的精美建筑,散落在交通便捷的山水花木、田園之間,才是最佳人居之地。項目產品好,自然就有市場,有市場就能撬動投資。線型發展戰略將比組團發展,更快、更有力促進房地產、汽車及其它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5、結合國家保障房、進城務工、戶籍改革等相關政策,與開發商聯合制訂適宜的外來投資、務工、落戶置業鼓勵政策,在促進境內投資發展同時,培育大瀘州人氣市場。
6、與高速路公司協商或政府補貼,逐步取消廈蓉瀘縣—納溪段,成瀘赤瓦子—堯壩段高速收費,將此高速路段改造為城市快速環線。開通瀘縣、合江公交線路。
這是最終形成大瀘州、大三角繞城線內同城化的標志。將對境內交通、投資、工作、置業產生深遠影響,加速境內人氣流動。人潮流動起來,就能帶動市場、促進產業發展,這就是市場的魔力。
七、政府牽頭組建旅游開發公司,精心打造瀘州大旅游
旅游業有其它產業無法替代和比擬的優勢:對投資者而言,投資省、見效快、經營簡單、綠色朝陽,永不衰落;對城市經營而言,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環境、助推招商引資、培育人氣市場、拉動產業發展,是保證城市、產業良性發展的重要手段。無論從瀘州特點還是產業、市場需要,瀘州都應將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進行扶持和開發。
瀘州旅游資源豐富,但名氣、特色不足。旅游開發資本門檻較低,而中小投資者最精明和最大敗筆是抄襲照搬,最擅長是重復建設。統一規劃,集中打造各具特色、特別是有別于周邊旅游的精品景點,是瀘州能否實現大旅游,進而帶動城市和產業發展的關鍵。
1、統一規劃、集中投資、整合開發、聯合經營應是瀘州旅游開發優先策略。瀘州旅游必須要集中大投資、大特色、大氣魄,才能彌補名氣和特色不足的缺陷。旅游開發本就僧多粥少,市場更有待培育,如果各自為政、分散投資,必定導致重復、低效建設,不僅增加投資者風險,更不利于旅游產業發展。分散投資、千篇一律只能成為市民休閑場所,不但不能對地方經濟作出應有貢獻,更無從談起對城市、產業的促進帶動。建議集中投資優先打造方山、玉蟬山、筆架山等城市近郊景點,讓旅游業迅速為城市及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2、在打造地方特色旅游精品之外,搜羅全國美食品牌和精品旅游景點,打造綜合美食娛樂城和綜合景點開發區,讓游客走進瀘州即可“游遍全國、吃遍天下”。綜合景點開發,是節約游客旅游成本,彌補瀘州旅游名氣、特色不足的有效措施。
3、景點打造不同于城市開發,考驗的是文化軟實力,只要規劃設計得當,小投資就能帶來大改變。特色純景點打造、生態觀光農業、花木基地、生物藥材基地、休閑農莊、假日酒店、觀光別墅、特色餐飲、新農建設、水土整治等,都可以進行綜合密集性打造。所以組建政府牽頭的旅游開發公司跨域、跨部門協調,是統一規劃、資金籌集、集中投資、低成本、快速打造瀘州精品旅游景點的關鍵。
4、旅游離不開餐飲和土特產。建議注冊打造長江野生魚及瀘州其它土特產品牌,精心打造名牌。結合旅游觀光,在快速沿線縱深區域打造魚米、土特產生產、觀光、深加工及旅游休閑用品加工園區。
瀘州景點眾多,本方案不再逐一進行規劃論證。建議各地政府可根據以下交通路線出口命名建議,分析論證各景點建設規劃。
1、瀘州北環
(瀘州北/煙雨湖溫泉生態城)瀘鄧快速通灘互通—(瀘州北/瀘州沱江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瀘懷快速海潮互通—(瀘州北/龍貫山風景區/沱江港龍眼基地)成自瀘瓦子互通—(瀘州北/龍城旅游科教城)廈蓉羅橋互通—(龍城北/龍橋群溫泉度假區)瀘隆快速羅橋互通—(龍城北/雨壇彩龍旅游產業大道/瀘州新能源產業大道)福清快速新橋互通—經(龍城五仙山旅游風景區隧道)—(龍城南/龍蟬(玉蟬)旅游產業大道)牛榮(牛灘—工礦—榮昌)快速三龍橋互通—(瀘州北/瀘州空港經濟區)瀘南高速曹市互通—(龍城東/龍林溝旅游度假區(道林溝、龍陰溝)瀘榮快速奇峰互通—(龍城東/玉龍湖影視風景區)瀘永快速云錦互通—(龍城東/龍洞溫泉瀑布)百和高洞出口。
2、瀘州東環
(瀘州東/瀘州長江北港經濟區)瀘松臨港高速參寶互通—(瀘州東/荔城長江旅游美食城)瀘渝高速望龍互通—(瀘州東/瀘州長江東港經濟區)瀘州東環榕山港互通—(荔城福寶原始生態部落)瀘習射線福寶出口—(瀘州東/荔城人間天堂)瀘習射線天堂壩出口—(荔城赤水河紅色根據地/荔城赤水河生態保護區)合官快速互通—(荔城筆架山風景區)瀘渝高速合江互通—(神臂玄武古城影視基地)瀘州四環、瀘渝高速佛蔭互通
3、瀘州南環
(瀘州南/堯壩古鎮影視基地)瀘赤射線堯壩出口—(中國酒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瀘州長江保稅港區/黃荊原始森林天然氧吧)瀘赤分水嶺互通樞紐—(瀘州長江桂圓林休閑度假區)瀘渝高速瀘南出口—(云溪溫泉旅游度假區/中國西南化工城)二環線瀘渝高速互通—(瀘州南/天仙洞影視風景區/中國石海江門避暑大峽谷)白鶴林互通—(瀘州南/花田酒地旅游度假區/中國酒鎮)瀘宜射線大渡出口—(中國西南化工城)廈蓉納溪出口
4、瀘州西環
(瀘州佛教文化旅游風景區)廈蓉、二環線方山互通—(瀘州西/朱德舊居護國戰爭陳列館)西環線瀘南快速況場互通—(瀘州北/煙雨湖溫泉生態城)
八、制定切實可行的返鄉人員、大學生、失業群體、外來務工、外來投資、金融、勞動密集型企業、旅游相關服務業的扶持保障優惠政策
要構建大瀘州,就得發展大產業,要有大產業,就必須培育大市場!本方案線型城市北擴、交通輻射、旅游打造、宜居建設等措施,重要出發點就是吸引人氣,培育市場。優先扶持發展可聚集人氣產業,是培育大市場的重要舉措,也是當前周邊人才狀況、國家經濟戰略轉移背景下,瀘州應施行的重要發展策略。
1、積極鼓勵外出投資、務工人員返鄉,參與家鄉建設
瀘州是外出務工大市,這在上世紀是好事,但現在人潮外流,對瀘州發展及外出人員都是弊大于利。人潮外流,即意味著人才流失、市場萎靡、資金外流和諸多留守問題。
在國家經濟戰略已轉移,大量瀘州人為什么仍然放棄家鄉大有可為的好機會,不惜外出拋家棄子?據我公司調研,很大原因是大量普通市民根本不知道家鄉要干什么,有怎樣的發展機會。在政府大力招商引資同時,每年大量資金外流、在外盲目投資、甚至被博得血本無歸的瀘州本地人比比皆是。所以,制定有吸引力的發展規劃和返鄉鼓勵政策并深入宣傳,讓廣大市民在規劃中捕捉到發展機會,在返鄉政策中獲得實惠,不僅將有力促進瀘州發展,也是對廣大市民的關心和愛護。外出務工潮回流,留住的不僅是瀘州的人才、資金、市場,勤勞精明的外出精英,還將給瀘州帶回大量外來資金、新技術、新產品。
2、優惠政策要有的放矢、切實可行,系統化、具體化、公開化。
制定招商引資政策應深入分析不同投資群體,在投資發展過程中會遭遇哪些困難;通過哪些措施調控、協調,才能讓投資者得到看得見的真正實惠,才能真正幫助投資者克服投資發展過程的各種瓶頸,從戶籍、投資、置業、生活、經營、發展、社會保障等各方面,制定系統化、具體化的扶持優惠政策,讓投資者有項目可投、經營有利可圖、人居生活有保障。優惠政策一定要公開化,很多中小投資者都沒有政策扶持的意識,政府應本著公開、公平原則,在工商窗口主動向投資者宣傳優惠政策。
九、政府牽頭成立經營管理培訓及項目融資平臺和推進機構
當前國內中小投資居多,最大弊病是重復建設、抗風險能力低和惡性競爭,不利于資源合理分配、高效利用和品牌建設。導致中小投資為主體的重要原因是:中小投資者普遍缺乏專業的投資、經營、管理、風險管控知識和技能,進而偏向于選擇獨立投資經營。
建議各地招商部門組織精通經營管理人員,對招商項目進行專業化的可行性論證和盈利分析,以精確的數據、系統的論證包裝招商項目。這不僅能有力促進招商引資,也是對投資者的愛護,重要的是更能保證地區產業合理布局和良性發展。
當前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資金瓶頸、盲目投資和管理效益低下。經我公司研究、實踐證明,就現行國家相關經濟及金融政策,中小企業克服資金、及管理效率低下瓶頸,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不過中小投資者在資本運作、以及向管理要效益的意識亟待加強。國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點之一,就是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但由于涉及意識形態轉變,僅靠市場自發行為,很難達到預期效果。若政府能牽頭成立相應機構,則能迅速轉變中小投資者意識,幫助其克服經營發展的瓶頸。投資者效益有保障,地區產業才能良性發展。
十、樹立城市營銷理念,加強營銷意識,廣泛宣傳,讓規劃深入人心
市場化的今天,必須要以營銷手段經營城市,才能迅速促進城市發展。瀘州應積極倡導全體市民改掉以往酒好不怕巷子深,固步自封陋習,處處意識到城市營銷、包裝的重要性,政府更應將城市營銷貫徹到行政日常管理的細節中去,讓城市營銷無所不在。
大瀘州建設不僅要吸引投資,更要吸引人才、培育市場。成立專門的營銷團隊,多渠道、廣泛、頻繁宣傳,多采取低成本信息化營銷工具進行撒網、密集營銷,讓城市規劃及產業發展方向深入人心!
通過本方案交通規劃、城市線型發展及市場培育策略,可通過市場手段,迅速、低成本構建瀘州為特大山水園林旅游城市。廈蓉、成自瀘仁、宜瀘習三條高速大通道合圍近200公里大三角繞城線;瀘習、廈蓉、宜習合圍的全境外環線;主城五環22射、四線三區高速互通,主城轄三區兩縣、境內鄉鎮快速縱橫交錯融城、精美城市建筑散落在沿線山水田園之間;境內高速公路里程逾600公里,高速、快速輻射周邊川渝滇黔逾20城,加上在建、擬建、機場、高鐵,屆時的大瀘州,無論從區位優勢、資源整合利用、城市發展格局、人居環境、市場培育等各方面,均是周邊城市無可比擬的。成為踞守長江上游和沱江黃金水道,當之無愧的川南交通樞紐和川南中心城市指日可待。
瀘 縣 篇
瀘州北擴戰略中,瀘縣是重中之重,交通規劃、實施方案如上,不再累述。在此列舉部分瀘縣發展的補充建議:
一、瀘合線是重中之重,應竭力優先聯通;
二、應優先加速與瀘州融城,重點推動南擴西延步伐,加速順河、得勝、云龍、牛灘、海潮、天興融城;
三、道林溝—玉蟬—牛灘山麓及龍貫山山麓,因地處城市中央、拓展空間大,是最適合大手筆、打造綜合旅游景點的地區:
1、改擴建牛灘—石橋,福牛快速線,打造城市旅游產業大道。
2、搬遷、轉型城南企業,規劃工礦片區為城市旅游產業南大門。
聘請高水平設計師,將搬遷后廢棄廠區,包裝為富有特色的景觀建筑物,變廢為寶。這是推進工礦區低成本快速轉型的最佳方法。
3、旅游產業大道沿線規劃綜合景點和旅游、休閑產品加工園
川渝滇黔都是旅游勝地,旅游更是綠色朝陽產業。同時各地鮮有專門的旅游、休閑經濟園區。建議結合本地旅游產業發展,積極規劃發展旅游、休閑產品加工、貿易園區。
4、合并玄灘、石橋,統一規劃打造縣域東北旅游大門;
5、修建道林溝—牛灘山麓山頂自駕游環線和山峰互聯纜車;
6、采取統一規劃、集中投資、整合開發、聯合經營策略快速打造,結合特色景點打造、觀光農業、花木、生物藥材基地、休閑農莊、假日酒店、觀光別墅、特色餐飲、新農建設、娛樂休閑、水土整治等對各山峰、山谷進行統一規劃、保證景點綜合性、特色性、四季性。
7、改進山麓植被,形成多條神似四季彩龍型,蜿蜒山麓之間;設計水閘至污水處理廠兩岸建筑風格,神似四龍搶寶匯聚于箢篼山;在箢篼山打造特色游樂園,建筑物地下室打造龍宮等游樂項目。
8、建議集中全縣石刻于玉蟬景區、集中全縣龍橋到龍橋畫廊,形成恢宏的龍橋群、摩崖石刻文化、文物觀光旅游景區。
9、城市營銷一定要有特色和震撼力!瀘縣特色是龍文化,一定要從各方面進行凸顯。研究道路、景點、特別是交通出口命名,集中體現瀘縣龍文化特色。建議在花園干道、高速路等城市入口,塑造恢宏龍型、石刻景觀。并盡量優先開發各通道路口及過境公路沿線。
10、統一改造花園干道、沿河休閑茶攤、小賣部及門市裝修風格。組織相關單位,組建雨壇龍、龍舟隊等民藝隊,在縣城進行日常性的文體排練。推動全民健身、發展地方文藝、聚集人氣。組織相關旅游、餐飲企業,開展瀘縣景區一日游活動。
四、瀘合沿線東,積極規劃新能源產業園區;同時規劃建設海潮、潮河、牛灘沱江產業帶和大宗物資集散地;
五、規劃九曲河、瀨溪河沿河娛樂休閑經濟帶和沿河建筑景觀設計;
六、規劃企業總部經濟園區、大學生創業園區、IT園區
瀘縣在周邊城市中,宜居、科教略顯優勢;除重慶外、周邊城市及南向云、貴,IT信息化都是薄弱環節。建議政府從宜居、科教優勢出發,論證規劃企業總部經濟園區、大學生創業園區、IT園區。
七、重點研究、制訂人氣市場培育政策和實施方案
瀘縣雖是百萬人口大縣,但由于縣城新建、大量外出務工以及距瀘、隆太近,扼制瀘縣發展最大瓶頸就是人氣市場嚴重不足:
1、高度重視、盡快改善過境長途客車在瀘縣不能上下旅客,以及瀘縣至瀘州客運票價,比瀘州境內任何客運線路票價高的問題。最好開通到瀘州的公交車,加速與瀘州融城。制約人潮流動,就是扼制投資、扼制人才、扼制產業發展,更會詆毀瀘縣形象,惡化投資環境。
2、高度重視餐飲、住宿、休閑等行業的促進、整治和管理。宜居概念不僅是交通便捷和城市美化,更在于工作、生活的便利以及商品服務的質優價廉。
3、重點研究、規劃、建設專門的返鄉及勞動密集型產業園區,制訂相關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
(一)、制訂優于其它類型投資者的稅收、土地及相關優惠政策。
(二)、測算評估用于解決留守問題而投入的人力、物力,制訂實惠的返鄉補貼或提供相關可協助其返鄉創業的免費服務及扶持。
(三)、將對外出務工人員的關心、愛護,返鄉促進、創業扶持、發展機會宣傳等,落實到村社級進戶。確保所有外出務工人員都能體會到家鄉的關懷,知曉返鄉的扶持實惠政策和發展機會。
(四)、制訂實惠的返鄉及外籍來瀘務工、落戶的置業優惠措施。建議擴大保障房建設規模,將返鄉、外籍來瀘務工、落戶人員納入保障房保障范疇。或物色有戰略眼光的開發商,制訂置業優惠方案。
八、政府牽頭組建瀘縣建筑安裝聯合會
瀘縣是建筑大縣,全國各地高樓大廈、公路橋梁,無不滲透瀘縣人的辛勤汗水!但遺憾的是,直至今天,國內知名的建安開發企業,卻看不到瀘縣人的身影。原因是建安開發是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而瀘縣建安人員過于分散,無法形成合力,發揮規模效益。組建聯合會不僅有助于做大做強瀘縣建安產業,同時更有助于大量外出的瀘縣建筑人帶回資金、人才、技術參與家鄉建設。
大瀘州城市北擴方案,無論交通、旅游、城市發展格局,重頭戲都在瀘縣。瀘縣的交通、旅游以及線型城市發展策略布局好了,瀘州川南交通樞紐和特大山水園林旅游城市的地位就自然確立了。本方案命名巧建大瀘州,除了巧在通過市場撬動之外,還有一巧就是北擴區域的瀘縣是建筑大縣。相信如果政府做個詳細的統計和分析,就會明白按本方案進行規劃、實施的大瀘州構建,瀘州其實并不缺乏資金、人才、技術,只不過當前大都外流了而已。
瀘縣是個人杰地靈的好地方,孕育了大量社會精英!背井離鄉、單槍匹馬即可闖出一片天下!但現在國家經濟戰略已經轉移,整個經濟環境業已改變,外面世界已是幾多無奈,單槍匹馬更是容易折戟沉沙!我公司這些年在調研過程中,當看到本土大量資金、人才,由于缺乏資源整合能力和專業化市場分析,流出到外地很多經不起市場論證,或缺乏市場競爭力的產業而陷入困境時,感到深深的痛心和惋惜!怎樣才能關心愛護好他們呢?那就是好好規劃好風景這邊獨好的家鄉,讓他們返鄉有用武之地!而家鄉的建設,更需要他們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