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與新文明系列之 二 節日里的垃圾 ——政哲 熱熱鬧鬧的春節假期結束了,熱鬧背后的一些新聞卻值得關注,比如說,節日里的垃圾。 每逢節日,關于垃圾的新聞不斷出現,中秋節、春節,還有即將到來的元宵節,均無例外。 相關內容如出一轍,幾乎年年如此。 在搜索引擎里輸入“垃圾”一詞,就會出現大量相關新聞,諸如:高速路車流過后留下“垃圾長龍”; 網曝武漢長江大橋下垃圾成堆 ;呼和浩特大召廣場:游客商販亂扔垃圾;開封鼓樓街道路兩側花池變成“垃圾池”; 合肥瑤海春節期間清運垃圾3570噸…… 真正的文明應該包括環境文明,保持一個干凈的、整潔的,令人賞心悅目、身心健康的生活環境只是文明生活的一個方面,但是現在看起來是多么奢侈! 沒有人愿意與垃圾為伍,但是我們恰恰是垃圾的制造者!而且我們把這種亂扔垃圾的不良習氣言傳身教地傳給了自己的子女,他們會變本加厲地效法我們,最終把地球變成一個沒有辦法生存的垃圾場! 看到這里,您肯定認為這是危言聳聽,你會告訴我你在家里每天如何教導自己的孩子如何保持家庭環境的整潔,您已經盡力了! 您真的盡力了嗎?未必吧。就拿高速公路上的垃圾為例,春運高速公路堵車很常見,而您或許正與全家人遇到這“添堵”的事,時間一長,難免要吃吃喝喝,吃完喝完打開車窗順手一扔,于是那“垃圾長龍”就形成了。可是,您可曾想過,亂扔垃圾可能危害的是一條生命!隨地吐口香糖,小鳥吃了會黏住嘴巴直至餓死。環衛工人死傷事故,多是發生在快車道上撿拾垃圾時。車內隨意往窗外拋撒垃圾,對后車也有生命危險。而您的孩子看到這一幕,會學些什么? 對您帶孩子在廣場吃完糖葫蘆,那些竹簽您又是怎么處理的?您或許說,這是小事,大家都這么干!亂扔垃圾看似小事,實則不然。亂扔垃圾不僅是一種不良的行為習慣,也是缺乏社會公德的表現。事實上,亂扔垃圾不僅會影響市容市貌,損害城市形象,還會危害到人體健康、人身安全。亂扔垃圾給滋生蚊蠅制造了良好環境,而蚊蠅又是傳播各種疾病的主要載體,會危害到人體健康。 當您一家人在山頂野餐之后,有沒有清理“戰場”? 您是否意識到良好的習慣是一種素質和修養,體現著社會文明的程度。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身教重于言教,正是我們教會了孩子如何污染環境。 節日垃圾倍增是一場文明的悲劇,幾千噸、幾萬噸的數據背后是在提醒我們文明的缺失。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我們真的愛孩子,就要給他們做出表率。 保護環境,不僅可以保護大自然的美,還可以彰顯人類文明之美。 今年過節不亂丟垃圾!年年過節不亂丟垃圾!任何時候都不亂丟垃圾! 我們的孩子會觀察到的,新文明,請從環保開始! (個人體悟
僅供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