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排除上升趨勢確定下降趨勢示意圖7-15】中,價格已經突破上升趨勢線、拐點線和分界點A,根據趨勢交易法假設,我們排除了之后上升趨勢和橫向整理的可能性,確定未來將展開下降趨勢,如圖【排除上升趨勢確定下降趨勢示意圖7-15】所示。
我們首先要找出未來下降趨勢的上拐點線,按照“要找上,先畫下”的原則,首先要找11出下降趨勢下邊的外延線L1,然后將外延線L1
向上平行移動至下降趨勢上外延的點,得到拐點線,從而得到拐點可能發生的區域,這就是我們將要采取賣出的入場區域。具體拐點發生的位置,我們將通過之前我們講過的K
線反轉的形態來判斷。如圖【排除上升趨勢確定下降趨勢示意圖7-16】所示。
由圖【排除上升趨勢確定下降趨勢示意圖7-17】中,可以看出價格已經進入拐點附近,此時如果K
線在拐點附近形成反轉形態,我們將采取賣出的交易策略,止損點為最高點上方,盈利目標我們將通過拐點線來尋找,如圖【排除上升趨勢確定下降趨勢示意圖7-18】所示。
(3) 排除上升趨勢,再次確定上升趨勢

圖【排除上升趨勢再次確定上升趨勢7-32】是一個上升趨勢,目前價格已經突破了上升趨勢線和拐點線,根據趨勢交易法假設,我們確定未來將展開橫向整理走勢,我們在分界點A
區域采取買入交易策略,止損點為分界點A 的下方,盈利目標為最高點。

圖【排除上升趨勢再次確定上升趨勢7-33】可以看出,價格已經回升至最高點區域,我們將在最高點區域采取賣出的交易策略,止損點為最高點的上方,盈利目標為分界點A區域。
圖【排除上升趨勢再次確定上升趨勢7-34】是之后的走勢圖。

由圖【排除上升趨勢再次確定上升趨勢7-34】可以看出,在我們執行賣出計劃之后,價格突破了最高點,我們被止損的同時,確定了未來價格將恢復之前的上升趨勢,交易計劃采取逢低買入的交易策略。

由圖【排除上升趨勢再次確定上升趨勢7-35】可以看出,價格突破最高點之后,馬上展開了回調浪走勢,我們通過K
線反轉,判斷回調浪可能結束的位置,從而采取買入交易策略,止損點在前一調整浪的低點。
圖【排除上升趨勢再次確定上升趨勢7-36】是之后的走勢圖。

2.
排除下降趨勢:
趨勢交易法排除上升趨勢假設:
如果價格同時突破了下降趨勢線和拐點線,首先確定未來將展開橫向整理走勢;
如果價格同時突破了下降趨勢線和拐點線,并且突破了分界點A,確定未來將展開上
升趨勢;
如果價格同時突破了下降趨勢線和拐點線,之后突破了最低點,確定未來將恢復下降
趨勢。
(1) 排除下降趨勢,確定未來為橫向整理走勢

圖【排除下降趨勢確定橫向整理示意圖7-45】中可以看出,價格已經突破了趨勢線和拐點線,根據趨勢交易法假設,我們確定未來將展開橫向整理走勢,我們將在在價格接近分界點A
處,執行賣出交易計劃,止損點為分界點A,盈利目標點在之前下降趨勢的最低點。
如圖【排除下降趨勢確定橫向整理示意圖7-46】所示。

由圖【排除下降趨勢確定橫向整理示意圖7-46】可以看出,此時價格已經到達最低點,并形成反轉。在最低點區域首先獲利了結(平倉已有頭寸),然后買入新的頭寸,止損為之前下降趨勢的最低點,盈利目標為前一上升浪的最高點區域(或分解點A
區域)。
圖【排除下降趨勢確定橫向整理示意圖7-47】是之后的走勢示意圖。

由圖【排除下降趨勢確定橫向整理示意圖7-47】可以看出,價格再次進入分界點A 區域形成反轉,在分界點A
區域首先獲利了結之前的多頭頭寸,然后開立新的賣出頭寸,止損點為分界點A,盈利目標為前一浪低點。
如此不停地在最低點和分界點A 區域采取買入賣出的交易策略,直到我們某次交易被止損,確立出上升或下降趨勢已經開始為止。
(2)排除下降趨勢,確定未來為上升趨勢
圖【排除下降趨勢確定上升趨勢示意圖7-53】中,價格已經突破了下降趨勢線、拐點線和分界點A,根據趨勢交易法的假設,我們此時排除了之前下降趨勢發生的可能性,確認未來將展開上升趨勢,如圖【排除下降趨勢確定上升趨勢示意圖7-54】所示。
根據趨勢交易法的假設,我們排除了之前的下降趨勢,那么,未來展開下降趨勢的可能性是否就是“0”呢?真實的情況是未來跌破最低點,并恢復之前的下降趨勢的概率仍然存在,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我們將采取止損的交易策略。
我們此時需要找出未來各調整浪的結束點和主升浪的結束點,也就是上、下拐點的位置。尋找拐點的方法是:要找下,先畫上;要找上,先畫下。也就是說,在上升趨勢中,要找到調整浪結束的點,就要先繪制上升趨勢中上邊的外延線,然后向下平行移動外延線至下外延的點,得到拐點線,價格將要與拐點線相交的點,就是我們要尋找的拐點。
圖【排除下降趨勢確定上升趨勢示意圖7-55】中,要想找到第一個調整浪的低點,也就是拐點,我們首先繪制外延線L1,將L1
平行移動得到拐點線,從而得到未來調整浪可能結束的區域,也就是拐點的位置。如圖【排除下降趨勢確定上升趨勢示意圖7-56】所示。
我們將在在拐點區域通過K
線反轉,采取買入的交易策略,止損在之前下降趨勢的最低點位置(止損線)。
圖【排除下降趨勢確定上升趨勢示意圖7-57】中,假定價格在拐點處完成調整浪走勢,之后恢復了上升趨勢,此時我們需要知道這一主升浪的上升目標在哪里。
我們還是通過拐點線來確定上升目標。首先繪制出上升趨勢的下邊的外延線L1,然后向上平行移動,得到上升趨勢上邊的拐點線,從而可以確定上升的理論最大目標點的區域。
如圖【排除下降趨勢確定上升趨勢示意圖7-58】所示。
之后價格在拐點處完成主升浪,展開回調走勢,如圖【排除下降趨勢確定上升趨勢示意圖7-59】所示。
此時我們又要找出第二個調整浪結束的區域,尋找下邊的拐點,還是通過繪制拐點線的方法,如圖【排除下降趨勢確定上升趨勢示意圖7-60】所示。
找到拐點后,我們將通過K
線的反轉,采取買入的交易策略,此時的止損的位置將調整至前一個調整浪的低點。
(3)排除下降趨勢,再次確定下降趨勢
圖【排除下降趨勢確定下降趨勢7-70】中,價格已經突破了下降趨勢線和拐點線,但是并沒有突破分界點A,根據趨勢交易法的假設,確立未來將展開橫向整理走勢,如果之后價格突破之前下降趨勢的最低點,市場將延續之前的下降趨勢。
我們首先在分界點A 區域采取賣出的交易策略,止損在分界點A
上方,盈利目標首先看到之前下降趨勢的最低點位置。在最低點區域,我們采取買入的交易策略,止損在之前下降趨勢的最低點下方,盈利目標在之前上升浪的最高點(接近分界點A)。此時如果價格不能恢復上升,之后突破最低點,我們將止損出局,確定未來將恢復之前的下降趨勢,之后,我們將采取逢高賣出的交易策略。如圖【排除下降趨勢確定下降趨勢7-71】所示。
二.趨勢交易法交易過程
趨勢交易法的買賣原則是追隨趨勢,順勢而為,在上升趨勢中采取買入交易策略,如圖【上升趨勢交易原則示意圖7-75】所示,在下降趨勢中采取賣出交易策略,如圖【下降趨勢交易原則示意圖7-76】所示,在橫向整理階段(無趨勢)采取買入和賣出的交易策略,如圖【下降趨勢交易原則示意圖7-77】所示。
趨勢交易法交易過程分解如下:
第一步:根據趨勢的定義確定出市場是上升趨勢還是下降趨勢,如果市場處于上升趨勢中,我們采取買入的交易原則;如果市場處于下降趨勢中,我們采取賣出的交易原則;如果市場處于橫向整理中,當價格接近分界點A
時買入(或賣出),接近最高(最低)時賣出(或買入)。
第二步:通過周期和拐點線,初步確定入場區域。
第三步:通過K 線反轉確定準確的入場點。
第四步:如果是日交易(短線交易),通過拐點線、周期或波浪比率關系確定出場點;如果是頭寸交易(中長線交易),通過趨勢的定義,確定出場點。

趨勢交易法第7章基礎理論部分介紹完畢!7-9將是一個詳細講解一個完整的上升趨勢和下降趨勢的轉換過程。
下面我們通過上證指數為例,來詳細講解一個完整的上升趨勢和下降趨勢的轉換過程。
圖【上證指數走勢圖7-79】是上證指數2007 年6 月18 日-2007 年11 月13
日走勢圖。
我們首先繪制上升趨勢的上升趨勢線和拐點線,并找出分界點A
的位置,如圖【上證指數走勢圖7-80】所示。
由圖【上證指數走勢圖7-80】可以看出,上證指數已經跌破分界點A
的位置(5462點),根據趨勢交易法的假設,如果價格已經突破上升趨勢線和拐點線,并且跌破分界點A,我們確立未來將展開下降趨勢。因此,之后的交易我們將全部采取逢高賣出的交易策略。圖【上證指數走勢圖7-81】是之后的走勢圖。
圖【上證指數走勢圖7-81】中可以看出,上證指數已經升破下降趨勢線和拐點線,并且已經升破分界點A
的位置,我們確定未來將展開上升趨勢,采取逢低買入的交易策略,買入點通過拐點線來尋找拐點的區域,在拐點區域等待K
線反轉形態后,采取買入交易策略。尋找拐點過程如圖【上證指數走勢圖7-82】所示。

圖【上證指數走勢圖7-83】是上證指數之后的走勢圖。
由圖【上證指數走勢圖7-83】可以看出,上證指數在拐點處沒有形成反轉,并突破拐點線,之后突破分界點A,確定下降趨勢再次恢復,之后我們將再次采取逢高賣出的交易策略。
圖【上證指數走勢圖7-84】是上證指數之后的走勢圖。
由圖【上證指數走勢圖7-84】可以看出,之后的每一調整浪的高點,都不能升破前一調整浪的高點,下降趨勢非常強勢,每一次指數回升至拐點區域,都是我們賣出的最佳時機。
圖【上證指數走勢圖7-85】是上證指數截至到2009 年2 月24 日的走勢圖。
由圖【上證指數走勢圖7-85】可以看出,上證指數已經突破下降趨勢線和拐點線,并且已經突破分界點A
的位置,確定未來將展開上升趨勢,我們將采取逢低買入的交易策略,入場點通過拐點線來尋找,如圖【上證指數走勢圖7-86】所示。
在拐點區域采取買入交易策略,止損點為前一調整浪低點,如圖【上證指數走勢圖7-87】所示。

第7章介紹完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zNTc3Mz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