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朱紅印盒,一方乾坤玄妙。山之高,藥則名;心潛之,藝則精;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精煉深山名藥,北參南七,遺世之瑰寶,高貴養生,世代典藏。 ------《典藏三七》
《三七賦》 地連南疆,坐擁富滇,采珠江之韻,展高原之姿,雨豐林茂,霧列山巒,跨霓虹而凌碧霄,觀星馳而采俊秀,徹澄地靈,海拔千余米,遂生三七。與北參并列五加科人參屬,薔薇亞綱傘形目。時維八月,山水林洞相共生,奇險秀稀皆齊備,昆中仰觀俯察,取春七之莖根,清澄性理,遂以提煉,遵法炮制,得其純原毓秀,精工修和,琢成膏丸丹藥,因勢導性,遂得精品生熟三七丸。 憶昔昆中創建之始,篳路藍縷,肇啟一三八一,開工一八二六,實為艱辛。奠聚薪成焰之基,積微塵以峙峻岑。今革故鼎新,志存高遠,恒求實以創新,惟康寧以致力。慕先賢之遺風,眾志成城,修精品,宏國藥,傳千秋濟世之業。
藥材明珠 三七起源于2億5千萬年前第三紀古熱帶的殘余植物。對生長環境有特殊要求,適于冬暖夏涼的氣候,不耐嚴寒與酷熱,喜半陰和潮濕生態環境,故其分布范圍僅局限于中國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緯23.5°附近的狹窄地帶,這種氣候特點只適應于云南文山與廣西邊界。其中以云南文山歷史悠久,產量大、質量優為地道名貴中藥材。 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三七為“金不換”,意為其藥效用黃金交換亦不可得。有“南國神草”之稱。 北參南七 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 三七與人參均為滋補強壯的名貴藥材,故有“北方人參、南方三七”之說,有效活性物質又高于和多于人參,因此又被現代中藥藥物學家稱為“參中之王”。
藥效主治 《玉揪藥解》中說三七,可和營止血,通脈行瘀,行瘀血而斂新血。凡產后、經期、跌打、癰腫,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傷、箭射,一切新血皆止。 具有止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破血的雙向調節功能,兼治調理養生之效,對降血壓血脂,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子宮肌瘤效果顯著。
藥理功效 現代中藥藥理研究證實,三七具有藥理功效如下 (1)止血 (2)抗血栓 (3)促進造血 (4)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5)抗炎 (6)保肝 (7)抗腫瘤 (8)鎮痛 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顯著的造血功能
保健功能 1.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預防和治療心腦組織缺血、缺氧癥; 2.促進蛋白質、核糖核酸(RNA)、脫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強身健體; 3.促進血液細胞新陳代謝,平衡調節血液細胞; 4.雙向調節中樞神經,提高腦力,增強學習和記憶能力; 5.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腫瘤; 6.止血、活血化瘀; 7.保肝、抗炎; 8.延緩衰老; 9.雙向調節血糖、降低血脂、膽固醇、抑制動脈硬化。
適宜人群 1、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2.高血壓、高血脂及貧血人群 3.各類血癥患者(吐血、嘔血、咳血、便血、尿血、淤血) 4.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人群 5.生活節奏快的白領人士,保持心腦血管健康(生活節奏快、容易造成心、腦供血不足) 6.應酬多,經常飲酒的人士(三七可以促進受損肝中正常細胞的生長,亦可保護肝臟避免化學性的傷害,如酒精和四氯化碳)
三七“生攆熟補”之功效: 生三七主治: 跌打瘀血、外傷出血、產后血暈、吐血、衄血等血癥。并可防治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壓等。 熟三七主治: 生三七變為熟三七后活血部份消失,補血作用加強,用于補血、活血、身體虛弱、食欲不振、神經衰弱、過度疲勞、失血、貧血等。 早生晚熟,一活一補,提高免疫力,促進人體微循環。
藥材地道 昆中藥出品的生三七丸、熟三七丸中使用的三七均采自母公司昆藥集團三七GAP基地。GAP基地種植的藥材對基地選定、品種栽培、采收加工等各個環節均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優質的原材料保證了生三七丸、熟三七丸的卓越品質。 物華天寶—昆中“生三七丸” 以生三七細粉為原料,配以天然蜂蜜,經泛制而成的水蜜丸,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劑量準確,服用方便,為治療保健之上品,調理養生之首選。 以熟三七入藥,輔以蜂蜜。通過特殊的制作工藝,凸顯其補血和血功效,用于貧血,失血虛弱,從而達到固本強身的作用。 民間佳肴 云南民間有一道健康養身佳肴——三七汽鍋雞,以三七的性微涼味甘,香味獨特,適口性強成為民間對產婦、虛弱病人、老年人滋補強身、補血養血、強壯補虛、抗衰老的著名滋補佳肴。經常食用可以預防冠心病、心絞痛、動脈硬化、高血壓、腦血栓等疾病。 固本養生,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給自己一個享受生命、周游世界的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