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眾養殖戶直呼飼料價格連年上漲,卻也擋不住飼料行業的微利運行趨勢。在過去的一年里,甚至有不少中小型飼料企業被迫停產。究其原因,原料價格不斷提升、人工等各項輔助成本的增加、產品同質化嚴重、競爭不斷加劇等均在其列。在這種形勢下,除卻上述不可控因素,有人提出在生產環節降低成本也是飼料企業“過冬”良策。 近日,常年致力于飼料加工工藝以及設備研究,監督飼料生產經營劃分,設計和實施家畜飼料研究的美國北達科他州立大學教授KimKoch,向記者詳細介紹了美國飼料企業在各生產環節減少損耗、節約成本的做法,不乏可借鑒之處。 接收原料 原料進廠接收是飼料廠飼料生產的第一道工序,也是保證生產連續性和產品質量的重要工序。原料接收能力必須滿足飼料廠的生產需要,并采用適用、先進的工藝和設備,以便及時接收原料,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約能耗,降低生產成本,保護環境。 采訪中,KimKoch告訴記者,在美國,原料進廠接收這個步驟已完全實現機械化,有效確保了原料進廠環節的工作效率。以散裝玉米料為例,一節大卡車可裝載24噸玉米,大卡車的下面設有兩個流管,卡車直接停在原料倉自動快速卸貨。平均速度為3分鐘卸載80噸玉米。而在國內,目前大多數飼料廠還是處于人工卸貨階段,平均1人1天可卸載貨物30噸~60噸。另外,貨車在卸貨的同時,會有一個360°取樣器,一方面確保取樣更為合理、全面,一方面保證“同步卸料,同步取樣”。國內尚做不到這一點。 KimKoch說,飼料廠原料接收工作量很大,所以飼料廠接收設備的接收能力一般為飼料廠生產能力的3倍~5倍。而國內的飼料企業原料存儲倉庫大多達不到這個水平,這也是干擾原料接收、存儲的因素之一。 加工工藝 KimKoch介紹,目前國內外通用的粉碎機主要有兩種:錘片式粉碎機和對輥式粉碎機。其中,錘片式粉碎機在中國比較常見,它又可分為半篩網式和全篩網式。大多數錘片式粉碎機是垂直旋轉,也有一部分是水平旋轉,它們的工作原理相似,但水平旋轉的錘片式粉碎機需要更多電能。對輥式粉碎機根據輥子的數目可分為單輥、雙輥、三輥和四輥。 KimKoch認為,將錘片式粉碎機和對輥式粉碎機組合使用效率會更高。他做了一個對比,對輥—錘片組合式粉碎機的功率是130千瓦,篩片孔徑5.5毫米,最終粉碎粒度450微米,每小時可粉碎40噸(國內一般為10噸~15噸),噸電耗0.26美元/噸,每年消耗4個篩片、1組~2組錘片。單純錘片式粉碎機的功率是112千萬,篩片孔徑3毫米,最終粉碎粒度700微米,每小時粉碎30噸,噸電耗0.31美元/噸,每年消耗24個篩片、4組錘片。 由此可看出,對輥—錘片組合式粉碎機性能更優越。“但并不是粉碎粒度越小越好,因為不同物料如谷物、籽實類、豆類、纖維類的粉碎度不同,不同動物對物料的粉碎粒度要求也不同。比如母豬對飼料的粉碎粒度就要求600~1000。廠家應根據不同動物對飼料的需求來粉碎物料,原則是有利于動物消化吸收。”KimKoch補充。 混合工藝 飼料廠主要依靠機械混合達到混合目的,因此,KimKoch主要向記者介紹了國外的主流混合機械使用情況。他說,臥式螺帶式混合機是飼料廠的主流混合機,分為單軸和雙軸兩種。其中,臥式雙軸槳葉混合機以其混合速度快、混合效率高、混合均勻度好等優勢,在大型飼料廠、預混料飼料廠中被廣泛使用,美中不足是占地面積大、動力消耗大、配套功率大。 臥式雙軸漿葉混合機最突出的優點就是混合速度快,混合含有總量十萬分之一的微量組分飼料,每批料僅需混合1分鐘,混合物的均勻程度就可達到全價料的均勻質量要求。這一混合時間僅是臥式螺帶混合機所需時間的1/3左右。由于混合時間短,單位產量的混合電耗也較低。另外,該機型的混合均勻度變異系數CV≤5%;液體添加量最大可達到20%;充滿系數可在0.4~0.8范圍內調節。 責任編輯:張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