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長沙中小學招生入學政策有10大變化
2016-02-29 10:04:38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岳霞 周小青 黃軍山
編輯:李子璇
紅網官方微博 

制圖/王斌
長沙晚報訊(記者 岳霞 通訊員 周小青 黃軍山)招生政策的具體調整,備受廣大市民關注。記者昨日從長沙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小升初嚴禁擇優錄取,推出“公辦不擇校,擇校到民辦”政策,初升高也取消了原來有的10%的擇校生名額。 小升初 按三種方式招生 嚴禁“擇優錄取” 根據昨日發布的長沙市2016年中小學招生入學政策,今年小升初招生按照三種方式進行:城區高新區繼續按照單校劃片的方式進行,其他區按照單校劃片(對口升學)、多校劃片和配套入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多校劃片的方式為“相對就近、免試入學、指標到校、微機派位”。 同時,規范義務教育階段招生行為,嚴禁公辦學校招收擇校生,“公辦不擇校,擇校到民辦”。鼓勵發展民辦教育,為人民群眾提供多樣化的選擇。 目前有些培訓機構打著名校的牌子組織招生考試,有的小學生甚至拿到了初中學校的錄取簽約書。對于這種現象,昨日在發布會現場,長沙市教育局副局長繆雅琴再次強調,《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律免試入學,禁止任何學校組織或變相組織文化考試。即使對一些有自主招生資格的學校,在4月20日全市招生啟動之前,任何學校的簽約、提前錄取均為無效。 初升高 招生政策三點調整 全面取消了擇校生 根據《長沙市2016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與高中招生工作實施辦法》,今年的中考時間表已明確。指標生填報志愿時間為5月7日至8日,中考考試時間為6月16日至18日,7月3日中考成績揭曉,網上填報志愿時間為7月4日至5日,7月5日-6日進行查分,高中學校錄取工作于7月中旬開始。 2016年,長沙市有初中畢業生77847人,跟去年相比,城區初中畢業生增加2215人。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了解到,2016年長沙市中考和高中招生主體政策保持穩定,如中考考試科目、成績呈現方式、綜合素質評價、招生錄取方式等基本保持不變。不過,今年中考招生也有三點變化。 一是從2016年開始,長沙市普通高中全面取消10%的擇校生招生計劃。 其次,微機派位到被幫扶學校且連續在該校就讀三年的應屆初中畢業生享有對口直升生資格,對口幫扶類學校的指標數為受援學校符合資格人數的10%。在被托管學校連續就讀三年的應屆初中畢業生享有對口直升生資格,委托管理類學校的指標數為被托管學校符合資格人數的3%—5%。委托管理滿6年的學校逐步減少對口直升生指標,第7年下降到4%,第8年下降到3%。 此外,增設完全中學本校“直升生”政策。普通完全中學拿出一定比例的高中招生計劃,作為本校初中直升生的指標。 單科前千分之一考生錄取時仍可享受優惠 為了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又兼顧創新拔尖型人才的培養和選拔,2016年長沙市城區中考繼續實行“單科前千分之一政策”,也就是說在公布中考成績的同時,公布語文、數學、英語、文綜和理綜五科單科排名前千分之一的所有考生名單。在城區高中學校招生錄取時,上述考生可享受一個較低科目成績提高一個等級參與錄取(提高等級僅限考試科目且不累計提高)。 “從去年實施效果來看,單科前千分之一政策確實解決了單科冒尖但存在個別偏科的優秀考生錄取問題,讓這些孩子也可以進入理想的高中,得到了廣大家長和考生的認可。”繆雅琴表示。 另外,今年繼續將英語人機對話考查成績放在綜合素質評價的學習能力維度,檢驗學生英語聽說能力。 政策調整 2016年招生政策10大變化 變化1 嚴禁公辦中小學招收擇校生。堅持公辦不擇校,擇校到民辦的原則,嚴禁公辦學校招收非政策允許的外地學生、接收擇校生;高中全面取消擇校生招生計劃。鼓勵發展民辦教育,為人民群眾提供多樣化的選擇。 變化2 嚴格控制班額容量。加快學校建設步伐,合理調整學校招生范圍和區域,從2016年開始學校起始年級小學班額控制在50人以內,初中班額控制在55人以內,到2020年全市全面消除“大班額”現象。 變化3 明確生源排序。依據“房戶一致”優先原則進行學區生源排序,學校招生時按照排序順序接收學生。個別學區生源增長容量不夠、不能完全接納本學區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的,由學校進行登記,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按照生源排序和相對就近的原則統籌安排。 變化4 明確與入學掛鉤的房屋產權證性質。適齡兒童(少年)本人、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提供的房屋產權證或房屋預告登記證,其產權證性質必須為住宅。非住宅性質的房產不能作為學生入學依據。 變化5 明確二手房和共有房屋產權證業主的入學規定。二手房業主(含繼承、贈與的業主)子女入學,自前業主享受學區指標之日起滿6年后方能再次享受學區指標;持共有房屋產權證的業主,一個業主子女享受學區指標后,另一個業主子女須滿6年后才能再次享受該套房的學區指標。未滿6年由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入學。 變化6 明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條件。一是在長沙城區持續合法居住一年以上(含一年),二是須參加本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至少一年(2016年參保年限和居住年限不作要求)。 變化7 完善直升生政策。完全中學增設“本校直升生”。拿出一定比例的高中招生計劃作為本校初中直升生的指標;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委托管理滿6年的初中逐步減少對口直升生指標,從第7年開始對口直升生比例由5%下降到4%,第8年下降到3%。 變化8 空掛戶不能作為學位分配依據。適齡兒童(少年)本人、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戶籍遷入長沙城區,但在長沙無房產且不在長沙居住和工作,小孩應回父母實際居住地或工作地接受義務教育。 變化9 房屋被征收居民子女入學有多種選擇。棚戶區改造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被征收人自貨幣補償協議簽訂之日起2年內,被征收人子女可憑市征收辦備案的征收貨幣補償協議,自愿選擇在原被征收房屋的學區或新居住地的學區入學。 變化10 建立“長沙市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報名系統”。本地適齡兒童入讀小學,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及外地回長生入讀小學或初中,其法定監護人必須在入學前一年10—12月份期間登錄報名系統,錄入相關信息,申請學位。報名系統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正式對外開放,2017年正式實施。 政策亮點 長沙“史上最嚴”招生政策 昨日新聞發布會上正式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意見》,被稱為長沙“史上最嚴招生入學政策”。 根據規定,長沙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舉行任何形式的選拔性文化考試,嚴禁以培訓機構考試成績作為學生入學依據;嚴格執行“公辦不擇校,擇校到民辦”的政策;特長招生以及特色學校、民辦學校和子弟學校招生必須公開招生計劃、錄取時間、錄取方式和錄取結果,確保公平、公正。城區初中微機派位后禁止學生在公辦學校之間“二次流動”。對違規接受的擇校生,不注冊學籍,不核撥公用經費,一律予以清退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將加大對違規招生行為的處罰,在招生過程中涉嫌犯罪的,按有關規定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如果發現違規招生,市民可以撥打以下舉報電話:長沙市教育局紀委、監察室84899743,84899756;基礎教育處84899710;民辦教育處84899715。市教育局同時公布局長信箱網址:http://www./InterfaceZone/SubmitMail.aspx,接受市民的監督和舉報。 部門答疑 小學入學生源怎樣進行排序?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適齡兒童(少年)戶籍和家庭住房情況,依據“房戶一致”優先原則,在劃定學區內小學按下列生源排序注冊入學:“有戶有房”,“有戶無房”(一類),“有房無戶”,“有戶無房”(二類),“無戶無房”。 個別學區由于生源增長導致容量不夠,不能完全接納本學區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的,由學校進行登記,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按照生源排序和相對就近的原則統籌安排。如果初中招生涉及生源排序,那么按照小學生源排序進行。 外來務工人員小孩可來長讀初中嗎? 那么,小孩是外地戶口,目前在戶口所在地就讀小學六年級,但父母在長沙務工,小孩可以到長沙讀初中嗎? “可以。”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回答說。據介紹,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到長沙城區就讀初中,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必須在當地持續合法居住一年以上,必須持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身份證、小孩和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戶口簿、本市居住證和本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證明(居住和參保至少一年)等相關材料,于5月3日-6日到住房所在地的區教育局辦理相關手續(2016年參保年限和居住年限不做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