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老人算是對有清一代的書法家們都知其掌故的大家,因此,他的評論應當是中肯和有價值的,但是像翁方綱這樣的大家,為什么會讓啟功在《論書絕句》里批評呢?
既是書法家,書法當有可取之處的,并且,啟功老先生也說:有清書家,有“成劉翁鐵”的說法,成王是高爵位的大書家,有更多的精力投注在書法研究上,所以,書法尚可。而劉、翁、鐵,啟功老先生有自己的看法。具體可以見他的《論書絕句》第十九首,原詩如下: 刻舟求劍翁北平,我所不解劉諸城。差喜天真鐵梅叟,肯將淡宕易縱橫。 有點意思,逐句看一下。
第二句,我所不解,我不能理解的;劉諸城,就是有名的“濃墨宰相”劉墉(后面會專門提到這個人),山東諸城人。因此叫劉諸城。 第三句,差喜,還不錯,天真鐵梅叟,天真爛漫的鐵保。啟功認為鐵保法書墨跡沒有法帖可以學習,就自行研習,任筆為書,反倒不失天真之趣,字寫得還不錯。 第四句,肯將淡宕易縱橫。還是來說鐵保的字的,就是不受成法約束,任筆為書的意思。
啟功老先生對翁方綱的評價是:刻舟求劍,并且“翁之行書,則可謂進退失據也?!敝劣趧④淖郑瑔⒐舷壬J為不太好理解,因為劉墉的書法大都出自劉父,算是家學,不好理解。 (《啟功論書法》原圖及詩解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