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為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書目是一本歷史著作。。書名最早見之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于萬歷年間。后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 基本信息
名著簡介《增廣賢文》篇幅不長,通行本只有3800字左右。全書以韻文的形式,將格言排列在一起,三言、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交錯而出,靈活多變,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從而突破了傳統蒙學讀物一種句式貫穿始終的基本格式,使語句更接近于口語,更易于為人們接受?!对鰪V賢文》為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書目。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書名最早見之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于萬歷年間。后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 《增廣》從表面上看似乎雜亂無章,但只要認真通讀全書,不難發現有其內在的邏輯。該書對人性的認識以“性本惡”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會人生、親情被金錢污染,“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友情只是一句謊言,“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尊卑由金錢來決定,“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法律和正義為金錢所操縱,“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人性被利益扭曲,“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世故導致人心叵測,“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言善惡難辯,“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对鰪V》把社會諸多方面的陰暗現象高度概括,冷冰冰地陳列在讀者面前。《增廣賢文》絕大多數句子都來自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其思想觀念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儒釋道各家經典,從廣義上來說,它是雅俗共賞的“經”的普及本。不需講解就能讀懂,通過讀《增廣賢文》同樣能領會到經文的思想觀念和人生智慧。 內容介紹《增廣賢文》的內容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談人及人際關系,二是談命運,三是談如何處世,四是表達對讀書的看法。在《增廣賢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虛偽的,人們為了一己之私變化無常,嫌貧愛富,趨炎附勢,從而使世界布滿了陷阱和危機。文中有很多強調命運和報應的內容,認為人的一切都是命運安排的,人應行善,才會有好的際遇。這些內容有其消極的一面,但它倡導行善做好事,則是值得肯定的。 在《增廣賢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虛偽的,人們為了一己之私變化無常,嫌貧愛富,趨炎附勢,從而使世界布滿了陷阱和危機。書中說:“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人情似紙張張薄”、“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人們既然不能真誠相待,那么他們追求的必然是真情以外的東西,這就是金錢:“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這種惡劣的世俗現象,使作者發出感慨:“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茫茫四海人無數,哪個男兒是丈夫”。 其實,書中并不是片面地反對金錢,它是深知金錢的重要的:“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人貧志短,馬瘦毛長”、“有錢堪出眾,無衣懶出門”。財富的占有程度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怎樣才能富有呢?書中有兩種說法,一是“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二是“富從升合起,貧因不算來”。當金錢與其他事物相比時,書中說道:“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積金千兩,不如明解經書”、“許人一物,千金不移”、“黃金未為貴,安樂值錢多”。很顯然,《增廣賢文》認為金錢是不可缺少的,但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增廣賢文》有很多強調命運和報應的內容,認為人的一切都是命運安排的,人應行善,才會有好的際遇。書中說:“死生由命,富貴在天”、“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大家都是命,半點不由人”。由于“舉頭三尺有神明”,所以人們應該行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人有善愿,天必佑之”。那些做惡的,遲早會受到報應:“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增廣賢文》有大量篇幅敘述如何待人接物,這部分內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對忍讓多有描述,認為忍讓是消除煩惱禍患的方法。在主張自我保護、謹慎忍讓的同時,也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這是做事的原則,雖然部分章節不可避免地帶有封建社會的胎痕,但同時卻具有反映時代風云的歷史作用。全書以韻文的形式,將格言排列在一起,句法交錯,靈活多變,讀起來抑揚頓挫,瑯瑯上口。而那些精辟的格言警句絕非憑空而出,它們或來自古代文化典籍,或源于民間俚諺俗語,是對中國人處世經驗、智慧和原則的總結,含有深刻的哲理,讀來發人深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部老幼咸宜的著作,其中的許多格言至今仍在廣為流傳。 名句賞析見事莫說。問事不知。閑事休管,無事早歸。 譯文 看百見什么事不要說,問什么事情就說不知道,閑事不要管:無事早回家。 評點 這是典型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學。人是社會中的人,人與人之間有多種多樣的聯系,想脫離各種聯系,做桃花源中人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該說就得說,該管就得管,不要怕惹麻煩,不要怕得罪人。當然,說話、管事也要注意對象、場合,講究方式方法,說話要有根據,辦事要講原則性和靈活懷相結合。 假緞染就真紅色,也被旁人說是非。善事可作,惡事莫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