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有很多話想要對家長說,家長也有很多問題想要問老師,不過這次換個方式開家長會,用那些或令人沉思、或令人汗顏、或令人流淚的短片來替代長篇大論,用生動的畫面來講述深刻的教育道理。 1b+老師 個人微信號:youshikoudai003 幼兒園里的學習是這樣的…… 是不是經常遇到家長這么問?尤其是對幼兒園陌生的新生家長。幾十年間我們對兒童發展、兒童教育的觀點發生了很多變化,可惜這些變化并未到達所有的家長那里。 于是,老師們需要一遍遍給家長“洗腦”,告訴他們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的不同,和他們分享讓兒童在生活中學習、不斷探索、學會自己解決問題的重要性。下次,再要開這樣的家長會,試著播放下面兩則短片吧,然后讓家長自己說說,他們看到了什么。 01 用菠蘿教給女兒受用不盡的事 一對相依為命在街邊販賣水果為生的泰國母女,媽媽沒有上過學。一天,小女孩羨慕地看著不遠處興高采烈地吃著冰棒的同學。媽媽看在眼里,將菠蘿切成冰棒的形狀,又凍在冰塊里給女兒做了菠蘿冰棒。 女兒開心地吃著,突然說了一句:“太好吃了,媽媽我們應該把它賣出去。” 故事從這里開始了,小女孩拿起菠蘿冰棒去大街上叫賣起來,可是卻根本沒有人買。 “媽媽,為什么沒有人買呢?” “那你就該去菜市場,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賣東西的。” 小女孩從菜市場回來,若有所悟,改變了售賣方式…… 媽媽微笑地在一邊看著女兒所做的一切,“看到她從實踐中學習,我很開心,自己試著解決問題,哪天要是我不在她身邊,我相信,她也會很好。” 這則短片是泰國電信AIS的宣傳片,由真人故事改編,片中的小女孩獲得獎學金上了泰國最好的大學之一,并于2013年順利完成了本科學業。
02 用豆芽教給女兒終生受益的事 故事說的還是那對泰國母女。 “媽媽,豆芽菜怎么賣得這么好?” “因為這里只有一處攤位賣豆芽。” “我們也能種豆芽、賣豆芽嗎?” “嗯,我們來試試吧” 可是,豆芽被曬死了。 “沒關系,我們可以再試試。” 母女找到種豆芽的書,學著書里的方法再一次種豆芽。 “這次可以了嗎,媽媽?” “我們試試吧。” 可是,豆芽這次又被淹死了。 一個下雨天給了媽媽靈感,母女一起合作制成了一個灑水器。 “這次能行了吧,媽媽。” “我們試試吧。” 最后,豆芽菜當然茁壯成長啦。 “現在,我們再試試其他東西吧。” “我們來試試吧,媽媽。” “媽媽說的‘我們來試試’就像神奇的肥料,養育著我的好奇心,幫我的‘知識之樹’枝繁葉茂。” 片中的小女孩獲得獎學金上了泰國最好的大學之一,并于2013年順利完成了本科學業,現于瑞典從事研究工作。
別輕易否定孩子的做法…… 老師,我們家孩子畫得怎么這么亂,什么時候才能畫得更像一些? 老師, 這個孩子肯定做不了! 老師,孩子在瞎弄,你管管他。 03 大人的偏見,小孩的噩夢 “今天大家可以想畫什么就畫什么。”老師說。孩子們都開心地畫起來。 很快,老師發現了一個“不正常”的小男孩,他在一張張畫紙上涂滿黑色,一雙小手根本停不下來,即使回到家后也一樣在一張張紙上涂滿黑色。老師告訴了家長,家長告訴了醫生,孩子被帶離了學校、教室,關進了病房。 突然,有人似乎發現了什么,一群大人在寬大的場地上把孩子的畫一一鋪開、拼起來,另一邊孩子也終于畫完了最后一幅,停下了手…… 短片的最后出現一句話: How can you encourage a child? Use your imagination(怎么鼓勵孩子?用你的想象力)
回復: 在“幼兒園區角活動”微信號內回復:體驗式,(不是在留言中哦) 獲取劉凌幼教名師工作室出品《幼兒園體驗式家長會》中的干貨內容——“幼兒一日活動安排及各環節價值”和“小班一日活動教育價值及配合”。 相關閱讀: 家長會 | 怎么開?HOLD住一場新學期家長會,妥妥地!粉絲互動專區 請各位老師在文章最后的留言中幫助“波波”童鞋哦。 求助粉絲:全國群7的波波老師 求助提問:請問對小班期初家長會有好的建議嗎?怎么讓家長參與進來? 截止至2016年3月1日16:00, 留言點贊數最高前3名的老師, 可以獲得春天來了電子打印素材。
更多家園共育內容,不容錯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