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獲得保險理賠是2012年8月,理賠的物品是招商銀行白金卡,在招商銀行出行易購買的機票,因為天氣原因,導致航班延誤了4小時17分鐘,招商銀行白金卡客服主動賠付了200+500的延誤險。 因為我2012年出差較多,全年共飛行了100多次,大部分使用中信銀行白金卡購買機票,全年100次,共遇到飛機延誤,取消的次數是5次。 達到延誤理賠率5%。 共獲得延誤險理賠:1000*4+700*1=4700元保險金。 中信銀行白金卡全額購買機票,延誤2小時賠付1000元。 第一次獲得正式保險理賠是2014年2月,1月份我將個人筆記本電腦放在辦公室,晚上沒有背回家,結果第二天上班發現辦公室大門被撬,辦公室一共丟失2臺筆記本電腦和部分現金。 因為我的電腦有金山毒霸贈送的電腦保險,嘗試理賠,獲得了原價60%的賠償,我單位的物業公司,將當晚值班保安開除,并有物業公司賠付了另外的40%(原來是物業公司領導要按照發票原價賠償,但我覺得沒有必要,我也沒指著這個賺錢,就讓他們賠個差額就好了) http://ebao./ 下面開始講述我曾經遭遇過的3次旅游保險賠償 很不順,都發生在2014年。 樓主有正式的工作,收入穩定,所以不存在“保險詐騙”的嫌疑,也沒有必要。
大眾保險 【起因】 樓主2014年2月去歐洲旅行,往返是海南航空,北京起止,但是中間要求海南航空加了一個聯運到深圳 樓主順道去深圳補辦身份證(見上面安聯索賠) 補辦的比較順利,1小時搞定,然后第二天樓主去香港和澳門去玩了。 但是不幸就發生在香港,樓主在香港玩的時候,背包被人劃開——背包上有一個15cm左右的口子 里面的相機、手機、錢包,港幣現金1000多,等物品丟失。 因為手機沒有開通香港漫游,于是問了路邊的經常,被帶去九龍尖沙咀警署報案。 立案過程較長,5點到警署,出來已經差不多9:30了 4個小時。 【保險】 和歐洲保險一起買的,因為歐洲玩15天,掐頭去尾17天 如果保21天,費用會比較高,所以單獨購買了香港的保險4天(在深圳、香港就呆4天) 【理賠】 此保險的理賠材料和安聯的材料同一天通過順豐快遞出去。 大概快遞出去1周左右,接到大眾的理賠調查電話。 調查員也是比較客氣的完成了保險的調查,了解了出險經過,核對了索賠物品 電話前后市場不超過5分鐘。 其中錢包這一項,也是同樣的問題,如前所述。我的錢包是朋友贈送的。 沒有原始票據 理賠專員也是詢問領導之后說可以用現在的售價作為理賠的依據 因為大眾的調查電話,和安聯的調查電話幾乎是同時的,可能前后就差1天 所以我說我在安聯理賠的時候是用京東的銷售頁面打印出來簽字,作為理賠單據,不知道大眾可否。 該理賠專員說他們的理賠要求和安聯的不一致。但是可以試試,讓我先拍照傳過去他們審核通過了再郵寄簽名件。 但是我在京東上找了一圈,沒有發現同款的錢包又在銷售。 于是聯絡大眾的理賠專員,他給我的答復是 可以找下當地的實體店,把現在銷售的價簽拍下來也行。 但是我所在地沒有改品牌的店面,就委托朋友在他們當地找到了該品牌的實體店,并拍了價簽和該店的銷售單據。 【理賠】 傳過去之后10天左右,大眾理賠款到賬。 美亞保險 這里就不再重復敘述了,大家可以參看這兩個帖子 http://www./thread-313285-1-1.html http://www./thread-389115-1-1.html 要說明的4點: 1)同樣一個錢包的理賠,安聯、大眾與美亞表現出了完全不同的情況; 2)安聯的保險也是我到達北京后才購買的,但是安聯給賠付,美亞卻不賠付,是安聯錯了,還是美亞錯了? 3)同樣“旅行證件”,安聯的理解是身份證,并給賠付了我補辦身份證的機票及酒店費,而美亞卻不賠,是安聯錯了,還是美亞錯了? 4)同樣的保險理賠調查,安聯、大眾的調查電話都不超過5分鐘,以詢問為主,而美亞卻是58分鐘,以審問為主。 最后,我放出,當時美亞“練奎廷”對我進行“電話調查”的錄音。 中間有涉及我的姓名,請大家忽略。 【在線聽】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rJXCrPTkV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