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沖刺】中考話題作文的構思與創新
![]() 構思是動筆寫作之前,對文章內容和形式的總體設計,其中內容方面的主要任務是立意和選材,形式方面的任務主要是明體(明確寫作的體式)和布局。好文章離不開新巧的構思。下面介紹幾種話題作文的構思方法: ![]() 許多中考話題作文都具有多義性,若只盯住其本義或其常用義,則構思很難出新,寫出的作文雖不跑題但也顯得一般;若撇開其本義或常用義,轉而從其引申義或比喻義的角度切入,構思一定能出新。例如:以“墻”為話題寫一篇作文,生活中有物質的墻,如土墻、磚墻、人墻、籬笆墻等,從這個意思層面上去理解,則構思毫無新意;如果從精神的墻去構思,如溝通的障礙、法規的限制、做人的原則,道德的底線等,那么作文的擬題、行文都會很有新意。 ![]() 有許多中考作文話題的意思非常寬泛,若給話題加上一些限制語或修飾語,便縮小了話題的內涵,有利于考場作文出新出奇。如“第一次”,便應縮小其內涵,才有利于構思選材。這里要強調的是,添加的限制語或修飾語,必須避開眾生皆談、人云亦云的誤區,要從自己的材料庫中拿出些許不為人知的人、事、景、物著手。這樣新穎、獨特的作文內容就會流于筆下,并能緊緊地抓住閱卷老師的眼和心。 ![]() 圍繞考試話題,通過多方設問的方式來開啟思維、立意選材(確立文意的選材),是眾多考生的一般做法。然而,絕大多數考生只知沿著話題正向發問,而很少有逆向發問的。如話題“尊重”,考生可以提出“何為尊重”“誰尊重誰”“為什么要尊重”“誰可做被他人尊重的典范”等問題,這些都是從正面發問,沒能跳出常規思維的圈子;若舍棄“正向”,從“逆向”角度思考發問,“為什么誰不尊重誰”“不尊重他人好不好,為什么”“不尊重的事例或現象有哪些”“怎樣消除不尊重現象”等,如此提問思考,文章的構思、選材就避開了老調,步入了新境。 ![]() 圍繞考試話題,寫自己經歷的事,寫自己身邊的事,從家庭、從社會、從學校范圍去立意選材,這本無不可。但這都是從話題的“現實時空”去構思的。若能啟動聯想和幻想,從話題的“過去時空”或“未來時空”角度去構思,只要聯想和幻想的人、事、景、物合乎情理,只要能含蓄、曲折地反映話題的“現實時空”,便能寫出頗具新意的考場作文來。如話題“初三生活”,一般人可能都會寫自己或同齡人的初三生活,若啟動聯想,寫爺爺、奶奶的初三生活或幾十年以后自己子孫的初三生活,只要合乎情理,一定能讓閱卷老師耳目一新,從而拍案叫絕。 ![]() 實題虛寫、虛題實作,是構思創新的又一寫作策略。如2004年上海市中考要求以"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為話題作文,很多考生看到題目后,不假思索地以具體實事演繹主題,有位考生卻匠心獨運,沒有把大部分文字用于實事的敘述,而是以"紅色"、"橙色"、"金色"為小標題,將話題虛化為種種色彩,用"紅色"、"橙色"、"金色"來概括自己幸福而又多姿多彩的生活,以"虛"馭"實","實"寓"虛"中。反之,對于那些涵義比較"虛"的文題,則往往需要虛題實作,化"虛"為"實"。 ![]() 通過想像,演繹一段故事,詮釋和表現話題,是近年來中考作文使用較多的一種構思方法。如2005年山東省萊西市中考作文話題為"拒絕",一考生擬題"真香永駐",文章采用擬人化手法,寫"我"(水滴),經過千年的努力,終于得成正果,成為了天上的水霧仙子。在初登太虛、乍入天堂之日,卻目睹了天堂的一出丑劇--白花大會上,王母娘娘假公濟私,宣布由自己的侄女綠蘭仙子代替牡丹仙子管理百花。曇花仙子不畏強權,仗義執言,遭到王母娘娘的嚴懲--貶入人間,"從此花期只一刻"。我拒絕與依附強權的百花同流合污,不惜荒廢千年努力,毅然追隨曇花仙子,重新托身天地,報效人間。 這是一篇新神話故事,作者大膽想像,賦予文章以深刻的思想內涵,將社會現實、人生哲理蘊寓在想像之中,使想像的內容有了深厚的思想積淀,提高了作文的思想深度,給人以深沉的思索。"故事法"還包括另外一種形式,即"故事新編",就是對一則既有的故事進行重新加工,使之改變情節,代表新的意義。 話題作文是中考作文中不可缺少的作文類型,所以學習話題作文的構思與創新是很有必要的。清大學習吧有很多擅長輔導作文的優秀教師,他們注重培養學生的作文創新能力,在作文教學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和教學方法,讓同學們在中考寫作中揮灑自如、推陳出新、出奇制勝、穩拿高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