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沙龍——數萬放射科醫生都在關注的微信平臺,回復日期(工作日哦)如160201,即可收聽當日的資訊。回復“01”、“02”、“03”、“04”即可查詢放射沙龍熱文榜單。由于水平有限,放射沙龍所有學習資料如有不當之處,歡迎指正。點擊文章下方“閱讀原文”進入病例討論,同時,歡迎大家多多留言! 來源:放射沙龍整理 投稿郵箱:2519330936@qq.com 版主微信號:gx1747523627 (一)肘關節——前后正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面向攝影臺一端就坐,前臂伸直,掌心向上。 2.尺骨鷹嘴突置于暗盒中心并緊貼暗盒。肩部應略向被檢側外旋,且肩部下移,盡量接近肘部高度。 3.攝影距離為90-100cm。 4.中心線經肘關節(肘橫紋中點)垂直射人暗盒。 【注意事項】 1.照片影像應包括肱骨下段和尺骨、橈骨上段。 2.為防止病人移動,可考慮用沙袋固定手掌。 3.肘關節正、側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攝影時,遠、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關節間隙處于同一水平。 【評價標準】 1.關節間隙呈“一”字樣陰影,肱撓關節面無骨性重選; 2.肱尺關節面有尺骨鷹咀重迭但關節間隙仍清晰; 3.撓骨粗隆少許與尺骨重選,尺撓關節間隙界限不清晰; 4.肱骨縱軸線與尺骨縱軸線在外方構成165°-170°(女多為165°,男多為170°)。 【質控要點】 1.前臂伸直掌心向上,上臂與前臂在同一平面放置; 2.中心線垂直肱骨內、外上髁。 (二)肘關節——側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面向攝影臺一端側坐,曲肘成90°。 2.拇指在上,尺側朝下,肘關節內側緊貼暗盒呈側位,肩部下移,盡量接近肘部高度。 3.攝影距離為90-100cm。 4.中心線經肘關節間隙,垂直射人暗盒。 【注意事項】 1.照片影像應包括肱骨下段和尺、橈骨上段。 2.為防止病人移動,可考慮用沙袋固定前臂。 3.肘關節正、側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攝影時,遠、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關節間隙處于同一水平。 【評價標準】 1.肱骨內外髁重迭構成圓形致密影; 2.鷹嘴呈切線投影,肘關節間隙呈半圓形透亮影; 3.橈骨頭與尺骨喙突呈“△”形重迭顯示。 【質控要點】 1.前臂與上臂成90°彎屈,且在同一平面放置; 2.掌呈半握拳,腕肘關節呈側位; 3.中心線垂直肱骨外上髁。 (三)肩關節——前后正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仰臥于攝影臺上,肩胛骨喙突置于暗盒中心。對側軀干略墊高,使被檢側肩部緊貼床面。被檢側上肢向下伸直,掌心朝上。 2.暗盒上緣超出肩部,外緣包括肩部軟組織。 3.使用濾線器或濾線柵攝影。 4.攝影距離為100cm。 5.中心線經喙突,垂直射入暗盒。 6.屏氣曝光。 【注意事項】 對肩部骨折或脫位的病人,仰臥困難,可采用前后立位攝影。 【評價標準】 1.肱骨頭與肩胛盂有1/3呈“紡錘狀”重迭面; 2.肱骨頭與肩峰分離約4mm不應重迭,肱骨大結節顯示; 3.肩峰與鎖骨遠端相鄰形成約2-5mm的肩鎖關節面。 【質控要點】 1.肩部自然下垂,不應抬肩; 2.中心線應垂直通過喙突; 3.為使肩關節無肱骨頭重選呈切線顯示,應取15°斜位設置。
歡迎投稿:2519330936@qq.com 版權申明【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