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習--鑒賞詩歌思想感情與主旨題的解答 一、學習目標 1.把握古詩詞中思想感情的常用語。 2.準確理解古詩詞中的思想感情,做到不拔高,不貼亂貼標簽。 3.學會準確分析古詩詞中的思想感情。 4.把握思想感情題的設題方法及答題要點。 二、知識梳理 (一)你能說出古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嗎? 憂國傷時: 1、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離亂的痛苦 3、同情人民的疾苦 4、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建功報國: 1、建功立業的渴望 2、保家衛國的決心 3、報國無門的悲傷 4、山河淪喪的痛苦 5、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 7、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鄉懷人: 1、羈旅愁思 2、思親念友 3、邊關思鄉4、閨中懷人 生活雜感: 1、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 2、昔勝今衰的感慨 3、借古諷今的情懷 4、青春易逝的傷感 5、仕途失意的苦悶 6、告慰平生的喜悅 長亭送別: 1、依依不舍的留念2、情深意長的勉勵 3、坦陳心志的告白 (二)你能說出下列古詩詞中的思想情感嗎? 1、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過華清宮·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2、反映離亂的痛苦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4、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登樓·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5、渴望建功立業,卻報國無門 [書憤·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6、報國無門的悲傷 [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7、保家衛國的決心 [從軍行·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8、山河淪喪的痛苦 [示兒·陸游]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9、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還尊酹江月。 10、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 杜甫《兵車行》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11、羈旅愁思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12、思親念友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13、邊關思鄉 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4、閨中懷人 王昌齡《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15、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 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孟浩然《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6、昔勝今衰的感慨 姜夔《揚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17、借古諷今的情懷 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18、青春易逝的傷感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19、仕途失意的苦悶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0、告慰平生的喜悅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21、依依不舍的留念 柳永《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王維《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2.情深意長的勉勵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3、坦陳心志的告白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三)你能總結出準確理解古詩詞思想情感的方法嗎? 鑒賞古代詩歌,把握情感態度,應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詩情”的思路去揣摩。 1、抓顯情語 2、悟隱情語 3、析景語 ①分析詩歌的意象。詩歌用形象說話,一般不是直白地表達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情感。而是借助于意象(形象)抒情言志。常見的古代詩歌中的意象有:梅花、松、蓮、竹、菊花、芳草、寒蟬、月亮、鴻雁、鷓鴣、杜鵑……寫羈旅離愁,常用折柳、陽關、長亭、短亭、煙波、夕陽、西風、寒蟬、歸雁、子規、鷓鴣、浮云等意象;寫相思懷遠,常用登樓、憑欄、登高、搗衣、寒砧、流螢、悲秋、鴛鴦等意象;寫邊關戰亂,常用烽火、烽煙、狼煙、干戈、天狼、黑河、玉關、金河等意象。把握這些常見意象的內涵,有利于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作者的情感態度。 ②品味詩歌的意境。意境,是作品所描寫的生活圖景和所表現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詩歌創作,是意象選擇在先,而意境是全詩創作完成之后呈現的整體內涵,即起點是意象,終點在意境。詩歌是否有詩味、有意蘊,是衡量詩歌美丑高下的重要標準,而意蘊來自意境。賀鑄《青玉案》的最后幾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連用“煙草”、“風絮”、“梅雨”這三個具有江南特征的自然意象,組成意象結構,且兼作比喻,畫出江南暮春迷蒙、灰暗的景色,融情于景,把無處不在,紛繁雜亂,難以窮盡,不可捉摸的愁情,表現得多么形象生動,可見可聞可觸可感。因此而博得“賀梅子”的雅號。 概括意境特點的常用詞語:雄渾蒼茫、孤寂、閑適、雄闊、悲壯 、凄迷幽遠、悲涼凄清、蒼涼沉郁、和平靜穆、明麗鮮艷等。 ③結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創作風格。要注意平時積累一些詩人的相關材料,特別是對一些影響大、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詩人更要留心。當然考試中對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題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詩歌的內容。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涉及[宋]謝枋得的《武夷山中》的閱讀鑒賞,命題者對“陌生”的作者注為:“①謝枋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后隱居福建。后被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詩時將近十年。”這就為考生把握詩的情感鋪平了道路。 ④解古代詩歌類別和常見的內容,把握詩歌的思想情感。同時,要注意大多數詩歌表達的思想情并非單一,而是豐富復雜的。如葉紹翁的《夜書所見》:“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這首詩就抒發了多種情感:思鄉之情;孤寂之心緒;對童年生活的留戀等。 古詩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詞語:歡快、愉悅、激動、哀傷、悲憤、沉痛、惜別、依戀、贊美、仰慕、豪邁、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春日即事》首句“小雨絲絲欲網春”,寫暮春時節絲絲細雨,連續不斷,相互交織,像是張開了一面彌天大網,要把即將逝去的春天網住。由雨絲之網——愁緒之網,進一步聯想到它“欲網春”,就非常自然了。從這個意義上說,似乎不妨把“小雨絲絲”看作詩人傷春愁緒的外化。眼前所見,惟有“落花狼藉近黃昏”的景象而已。落花狼藉,是風雨摧殘的結果,也是春天消逝的標志。春殘,加上日暮,景象更加凄黯,詩人的寂寞愁悵也更深了。 第三四句轉到詩人自身的處境:“車塵不到張羅地,宿鳥聲中自掩門。”這里用“張羅地”借指自己閑居之所,既表現門庭的冷落,更含有對趨炎附勢的世態的慨嘆。“宿鳥”應上“黃昏”。宿鳥聲在這里恰恰反托出了張羅地的冷寂。“自掩門”的“自”字,傳出了一種空廓無聊賴的意味,暗示像這樣寂寞自處、與外界隔絕已非一日。這里雖不免流露出空寂落寞之感,但同行又含有對炎涼世態的不屑之意。如果將作者失勢的原因(反對和議,觸忤秦檜)與詩中所抒寫的情景聯系起來體味,則后兩句所蘊含的感慨便更深了。 詩的前兩句寫春殘日暮的景象,后兩句寫閑居生活的冷寂,而從“絲網”聯想到“鳥羅”,從“黃昏”過渡到“宿鳥”、“掩門”,上下承接得很自然。 《武夷山中》的“獨立青峰”、“寂寥”的“天地”、“山雨”等意象,表達了作者亡國后的寂寥心境,而“梅花”高潔的品格也表明了作者孤傲堅貞的心志。 (四)評價作品思想內容注意的問題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創作風格,有助于對其作品內容的理解和把握。 2、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適當了解某個時代的風貌,同樣有助準確把握這個時代的文學作品。 3、許多古代詩詞的前面都有一個不長的“序”,有的交代了創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緣由,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經過,有的交代了創作的背景,有的又為整個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調,它對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也是至關重要的。 4、大多數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單一的,其中可能交織著許許多多非常復雜的情感,這一點要特別注意,當然,讀者有時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礎之上發揮想象,進行再創作。另外,一個作家的整體創作趣向和風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個別作品的特例存在。 (五)鑒賞各類詩歌,要掌握一些宏觀鑒賞要領: 1、借景抒情詩,要體會詩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領會詩人寫景所表現的情感,把握其寫作技巧和語言特色;托物言志詩,是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種具體事物中,達到言志的目的; 2、詠史懷古詩,要聯系背景,領悟情感(感慨興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諷今); 3、傷春傷別詩,是借對春光流逝抒發韶華易逝、壯志未酬的感慨,或表達對親朋、好友、愛人的無限思念之情; 4、山水田園詩,是詩人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 5、邊塞征戰詩,反映邊疆將士不畏辛勞、保衛邊陲的戰斗精神,或描寫將士和親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諷刺并勸諫拓土開邊、窮兵黷武的統治者; 6、贈友送別詩,通過景物渲染離別時凄涼氛圍,抒發難離或勉勵之情; 7、閨怨詩,寫閨房女子對丈夫久客不歸的埋怨或對遠在邊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羈旅行役詩,是流浪他鄉的詩人通過眼見耳聞而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眺望,對家鄉的憧憬; 8、談禪說理詩,是詩人把自己類似禪宗的頓悟或事理的體察訴之于詩句中,這類詩往往有不食人間煙火之空靈境界等等。 (六)鑒賞詩詞感情、內容、主旨時規范的答題語言 題材方面的:寫景抒情詩(如王維《山居秋暝》、杜甫《登高》、《登岳陽樓》);詠物言志(情)詩(如李商隱《錦瑟》、杜甫《春夜喜雨》、賀知章《詠柳》);懷古詠史詩(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杜甫《蜀相》、劉禹錫《石頭城》);即事感懷詩(如李煜《虞美人》、柳永《雨霖鈴》、李清照《一剪梅》、姜夔《揚州慢》;邊塞征戰詩(如王昌齡《出塞》、高適《燕歌行》、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評價思想內容方面的:抒發……的思想感情 反映……的社會現實 表現……的情趣 寄托……的情懷(如愛慕、愁緒、惆悵、苦悶等) 表達……的追求 流露……的傾向 發出……的感慨 袒露……的心跡 造就……的情致 揣摩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蔑視權貴、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歸隱田園、惜春悲秋、羈旅愁思、思鄉念親(友)、憶友懷舊、別恨離愁、相知相思、兒女情長、堅貞愛情、懷古傷今、借古諷今、憤世嫉俗、登高覽勝、寄情山水、熱愛自然等。 三、典型例題 (一)例題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2008年高考全國卷Ⅱ) 春 日 即 事 李彌遜 ① 小雨絲絲欲網春,落花狼藉近黃昏。 車塵不到張羅地②,宿鳥聲中自掩門。 [注]①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②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這首詩表現作者什么樣的情緒?請進行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例1表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嘆世態炎涼的情緒。 詩的一、二兩句寫了暮春黃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從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緒;三、四兩句寫了詩人家門前幾可羅雀,他只得在歸鳥的嗚叫聲中。關上了自己的家門,從中可看出詩人對世態冷暖的感嘆。 2.閱讀歐陽修《采桑子》,分析這首詩的內容主旨。 采桑子 歐陽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參考答案】 這首詩描寫了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風習習,夜鳥閑眠,一片寧靜、美好,好似人間仙境。抒發了詩人愛戀西湖風光和現實生活的美好情懷。 3.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日登樓懷歸① 寇準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舊業遙清渭 ②,沉思忽自驚。 注:①此詩約作于980年,詩人時年十九,進士及第,初任巴東知縣。 ②舊業,這里指田園家業。清渭,指渭水。 從首句的“聊”到末句的“驚”,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變化?請聯系全詩進行分析。 【參考答案】 [例2]詩人登樓遠望,本是閑情,卻觸景生情,聯想起家鄉,當他從鄉思中醒悟,發現自己身在異鄉,心中不由—驚。這前后的感情變化,突出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二)歸納答題思路 1、所抒感情:通過( )意象+用( )手法+抒發/寄寓/揭露( )什么感情。 (三)綜合練習 1.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暮春即事 葉采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 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作者在詩中流露出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請試作簡述 [參考答案] 作者在詩中流露出了一種恬靜、悠閑、喜悅的情感。“雙雙瓦雀”在瓦屋上跳躍,把它們的影子投上書案,點點楊花從窗外飄落于硯池,沒有恬靜、閑適的心境是難以觀察到的。詩將作者足不出戶、埋頭書案(“讀周易”)、淡泊名利的形象和情感生動地展示了出來。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和頸聯的內容,并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慨。(4分) 答:(1)頷聯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跡,頸聯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寄寓人事滄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 【解析】(1)頷聯“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抓住關鍵詞“吳宮、晉代”,可知寫的是南京作為六朝古都時的情況。頸聯“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抓住關鍵詞“山、青天、水、白鷺洲”可知寫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顯而易見,古今對比,抒發作者古今興亡盛衰之感。 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07全國卷1) 望江南 超然臺①作 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針。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術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卻咨嗟。休時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趨年華。 [注]①超然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不舉火,節后舉火稱新火。 (1)從詞中的“咨嗟”、“休對”、“且將”這些詞語看,你認為作者在詞中要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 答:(1)體現的是一種作者始終無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悶,又極力想把這種苦悶暫時排遣的心情。 4.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07江蘇卷) 鷓鴣天·送 人 辛棄疾 唱徹《陽關》淚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1)“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蘊含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 答:翹首遠望,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路途艱難,祝福平安的關切之情;山高水長,前程迷茫的郁悶之情。 抒情或寓情于景。 5.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07遼寧卷) 秋夜獨坐(節選)唐·王維 夜深 宋·周弼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 虛堂人靜不聞更,獨坐書床對夜燈。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門外不知春雪霽,半峰殘月一溪冰。 (1)兩詩中均有“獨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試簡要分析。(4分) 答:王詩寫的是悲哀孤獨的心境。(1分)一、二句寫是人獨坐的孤寂和歲月流逝的悲涼;三、四句寫草木昆蟲零落哀鳴,更添悲哀。(1分)周詩寫的是寧靜安適的心境。(1分)一、二句寫是人獨坐燈下苦讀,不覺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變化襯托了是人夜讀時的投入和專注。(1分) 四、問題歸納 1、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 3、表現了怎樣的情趣; 4、主旨是什么; 5、結合意境提問; 6、就某句某聯發問。 楊娟娟
|
·語文課件下載
·語文視頻下載
·語文試題下載
·人教版高中教案
·人教版選修教案
·人教版初中教案
·蘇教版高中教案
·蘇教版初中教案
·語文版高中教案
·語文版初中教案
·粵教版高中教案
·粵教版選修教案
·魯人版高中教案
·北師大初中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