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學習動力,對學習不感興趣、做作業拖拖拉拉的、上課注意力分散、討厭上學……這一系列問題都可以歸結為學生厭學。
我的學生里大多數都是這樣的學生,其實這個世界上,真正喜歡學習的人只是少數,大多都是為了各種各樣考試,極少數的學生會意識到學習帶來的好處。
這類問題實在是最讓家長們頭疼的了。很多父母經常在微信上請教我們:“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喜歡學習呢?”這個問題,說起來容易,要做得到、做得好,確實需要一段時間。
我們通過這么多年的教學研究,總結出了9種問題學生,并且已經找到了解決辦法,希望有以下癥狀的家長,盡快行動起來。
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解決辦法: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要恰當。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設置在合適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攬,直接把“蘋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則孩子就沒興趣;又要確保這個目標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則就會讓孩子失去信心。
在我的課堂里,家長都會和孩子一起聽課,在學習互動交流中,家長和學生的關系變得更好了,因為配合得好了,家長設置的目標更加符合孩子的學習水平。
二自己家孩子最笨?
解決辦法:承認差異發現孩子的潛力所在。有些家長喜歡攀比,別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聰明?人家第一名,你呢?這樣孩子慢慢就形成“我比別人笨”的心理定勢,甚至產生“媽媽喜歡別人”的抵觸情緒。
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孩子現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較合適的目標,千萬不要因為別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么高。
家長要發現自己孩子的特點和長處。人有差異性,要承認差異,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方面更有潛力,更有優勢。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逼著孩子讀書,在壓力下讀書是做不好的。
三好孩子不等于100分
解決辦法:別把孩子當成裝知識的“米袋子”。到底什么樣的孩子是好孩子?是不是只有100分的是好孩子?如果孩子為人很好,動手能力很強,常愛提問題,那也是好孩子。家長要尋找、激發孩子的優勢項目,在這方面多鼓勵孩子。
其實家長要想明白,你是要培養一個裝知識的“米袋子”,還是要培養一個完整的人?或者說,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知識型的還是智慧型的?
如果是要培養智慧型的孩子,就少一些灌輸,鼓勵孩子多問幾個為什么,對孩子的問題千萬不要回避,甚至孩子不問,你還要啟發他問。提早認識ABCD不如讓孩子多問一個為什么。
四沒有合理運用學習時間
解決辦法: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孩子的學習能力發展是有規律的。13歲以前,孩子的形象思維、直覺思維、模仿能力比較強,這個階段學語言最合適。比如小學背古詩就比大學再背要容易。到了高中,抽象思維、邏輯推理能力發展起來了,再學數學等學科會更容易。
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倒過來了,小學學奧數,高中背外語,這就錯過機會了,事倍功半。什么年齡要做什么事。
由于篇幅問題,下篇文章繼續向大家分享,有任何問題的家長可以私下加我的微信與我本人交流。 本文編輯:侍正洋 4321學習法創始人,侍正洋,幫助孩子快樂學習、快速提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