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dǎo)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吳氏先祖,起源黃帝。
帝娶嫘祖,西陵氏女。
生有二子,玄囂昌意。
囂生蟜極,極生帝嚳。
嚳妃姜嫄,又生后稷。
稷又名棄,周祖始立。
傳至公劉,蓬勃興起。
經(jīng)傳九世,古公亶父。
遷居岐山,筑城安邑。
尊周太王,始奠周基。
王有三子:長曰泰伯,
次曰仲雍,幼曰季歷。
歷之子昌,睿智剛毅。
賢名廣布,甚得王喜。
欲傳位歷,昌好承繼。
泰伯仲雍,知王之意。
乃奔荊蠻,讓位于弟。
文身斷發(fā),以示回避。
季歷果立,是為王季。
順傳于昌,不負(fù)祖意。
史稱文王,一代圣帝。
荊蠻泰伯,重賢尚義。
自號句吳,千家歸一。
泰伯公卒,仲雍繼立。
仲雍公卒,子季簡立。
季簡公卒,子叔達立。
叔達公卒,子周章立。
武王克殷,分封吳地。
至十九世,壽夢位繼。
稱為吳王,定都梅里。
有子四人,忠義孝悌:
長子諸樊,次子余祭,
三子余昧,幼子季札。
季札雖幼,明禮重義。
夢欲立幼,季札無意。
禮讓王位,兩次逃避。
后封延陵,號曰季子。
延陵季子,典從此起。
王僚即位,姬光不契。
專諸刺僚,擁位自立。
春秋爭霸,開疆?dāng)U地。
興兵伐楚,入越榫李。
不幸傷趾,中毒而斃。
夫差繼位,父仇牢記。
滅了越國,吐氣揚眉。
差之不善,忘乎所以。
歌舞升平,磨了銳氣。
反遭越覆,失了神器。
列國終結(jié),秦始統(tǒng)一。
吳氏分流,遷徙各地。
繁衍生息,代代相繼。
五湖四海,皆有兄弟。
三讓高風(fēng),族之精髓。
孔子題碑,太史公記。
稱之至德,世家第一。
社會細胞,氏族根基。
民族團結(jié),中華一體。
祖國昌盛,民眾安逸。
為國為民,鞠躬盡瘁。
火遞薪傳,千秋萬歲。
中 華 吳 氏 宗 親 總 會傳播姬吳文化,弘揚泰伯精神。
來自: shuirongye > 《智慧人生》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徽州吳氏祖宗(句吳國帝王)世系
徽州吳氏祖宗(句吳國帝王)世系 商末,陜西岐山周族部落首領(lǐng)古公亶父長子泰伯和次子仲雍讓國南來,到達今天的無錫、常熟一等。周武王得知仲雍后代還在,立即封勾吳國為吳國,列入周朝版圖;吳太祖—...
淺釋《三字經(jīng)》——吳
淺釋《三字經(jīng)》——吳淺釋《三字經(jīng)》——吳。太王的大兒子泰伯和二兒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傳位給季歷,再傳位給姬昌,就決定自動讓賢,便一起南下荊蠻(周人敵視楚國的稱呼)。吳國被越國所滅后...
3200年前的一次禮讓成就了今天的吳文化
“泰伯第二次讓王位前,周太王生病了,又有人提出要讓泰伯繼承王位,這讓泰伯很苦惱。泰伯、仲雍商量,不如去尋找神仙藥,給周太王服用后,周太王就一直可以做王,大家也不用為誰繼承王位苦惱。”毛劍...
梅里古鎮(zhèn)尋根問祖記
古父去世,兄弟二人回周原奔喪,三弟季歷請大哥泰伯為王,泰伯、仲雍乃奔江南蠻荒之地,第二次讓王。季歷為商王所害,侄子姬昌請大伯泰伯為王,泰伯以“斷發(fā)紋身”為由不受,泰伯、仲雍復(fù)回江南梅里,...
02吳氏族考古發(fā)現(xiàn)
西周金文出自西周鈡鼎文有吳盤、《吳盉》、《吳鼎》、吳卣、吳父壺、吳方彝蓋、吳虎鼎、吳豕父簋、吳姬匜,金文可分吳大廟、吳大父、吳林三大列。神天吳與吳氏族表述:1吳氏族祭祀的是天吳神。2吳氏族...
尋和以下資料相符的老譜
【1】泰伯(開氏始祖)---無后。【泰伯第2世】浚,字世通,號石嶺逸民,熒長子,生于宋太祖乾德四年(公元966年)丙寅,卒于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享年65歲,卒葬歙縣疇留莊后山午向。汝陽,克祥次...
【鄉(xiāng)土蘭溪】走進蘭江吳宅口村:吳氏歷史悠久長
【鄉(xiāng)土蘭溪】走進蘭江吳宅口村:吳氏歷史悠久長。然而泰伯察覺父親之意,為成全父親的心愿,避免龍蛇之爭的禍害,遂決定讓位于三弟季歷...
全球70000000吳姓族人都在看??(吳家人頂起!)
全球70000000吳姓族人都在看??(吳家人頂起!)吳氏專場-吳姓解讀吳姓,當(dāng)今中國大陸第九大姓,大陸吳姓人口3300多萬。吳姓,最早起源于...
百家姓:吳氏——三讓兩家天下,開辟江南第一人
百家姓:吳氏——三讓兩家天下,開辟江南第一人。吳氏始祖泰伯非常光明大義,按照當(dāng)時慣例,部落有長子接任首領(lǐng),泰伯共有兄弟三人,另...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